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海滨  荣鹏鹏 《今日科苑》2007,(12):157-157
作为一种独特的地域或民族特征的形式存在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具有呈现并张扬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价值。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只有站在哲学的高度思考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才能在深层次上把握与创新传统。  相似文献   

2.
空间,是人类一切文化活动的最基本要素之一。不同民族的空间观念,反映了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即哲学本源的不同。中国寺庙与西方教堂建筑空间的重要区别,在于两者各自空间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文化内涵不同,因而造成了不同的空间形成和造型特征。同时,在建筑空间士进行了布局、尺度和“神韵”的探究比较,试图探寻到中西方建筑空间存在的差异,并揭示中国建筑艺术深层的哲学及美学根源,以期对当代中国建筑实践起到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建筑材料、建筑的空间布局等方面为载体,简要简介了东西方建筑文化发展,从世界观、臆念化与精神性、追求意境与追求形式完美、政治色彩与世俗色彩等角度分析了东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得到东方与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就是哲学观念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空间,是人类一切文化活动的最基本要素之一.不同民族的空间观念,反映了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即哲学本源的不同.中国寺庙与西方教堂建筑空间的重要区别,在于两者各自空间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文化内涵不同,因而造成了不同的空间形成和造型特征.同时,在建筑空间上进行了布局、尺度和"神韵"的探究比较,试图探寻到中西方建筑空间存在的差异,并揭示中国建筑艺术深层的哲学及美学根源,以期对当代中国建筑实践起到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一个时代有着那个时代鲜明的特点,不仅仅在文化上面,更是在建筑上面可以说建筑额风格是对于文化的一种外在的表现。而阙作为汉代建筑中最为典型的建筑风格之一,经常被用来装饰宫殿、陵墓还有祠庙,以此来表达一种尊严的特点。在某一种程度上来说,汉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代表之一,汉阙所向我们传达出来的文化特性不仅仅是当时文化的一种衍生,对于当代的文化以及建筑风格也是具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的,为当代的建筑回归自然,达到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建筑风格还是有极大的参考价值的。  相似文献   

6.
城市建筑是一座城市文化风貌与生活气息的体现。每个城市的建筑都与其本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近年来,中国大多城市建筑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千城一面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建筑要与本土文化相契合。  相似文献   

7.
城市建筑是一座城市文化风貌与生活气息的体现。每个城市的建筑都与其本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近年来,中国大多城市建筑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千城一面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建筑要与本土文化相契合。  相似文献   

8.
王续琨 《科学学研究》2003,21(Z1):60-64
建筑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介于数学、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门类———建筑科学。建筑科学现在依然存在着分化发展和通过交叉融合的方式建立边缘分支学科的开阔空间。为推进建筑科学的持续、加速发展,建议采取"一个基点、两条主线、三位一体"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建筑流派,地域文化特征极为鲜明,尤其是作为徽州人生存文化最直观载体的古民居建筑.徽派建筑作为中国古代最经典的建筑文化代表之一,在建造、选址、规划、装饰等方面不但融合了传统哲学思维、地域风俗文化,更完美地遵循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生态思想,其科学的环境意识、精湛的建筑工艺、精巧的构思设计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高度和谐统一的典范,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10.
“建筑基本上是全人类文献中最伟大的记录,也是时代、地域和人的最忠实的记录。“建筑不仅是一项物质生产活动,更是人类文化内容的体现。本文通过建筑所独有的特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建筑基本上是全人类文献中最伟大的记录,也是时代、地域和人的最忠实的记录。"建筑不仅是一项物质生产活动,更是人类文化内容的体现。本文通过建筑所独有的特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一直以来,关于中国建筑文化的争论不绝于耳,欧陆风狂吹、洋设计进军、大多标志性建筑与中国建筑师无缘,因此有很多人担忧:我们正在失落自己的城市文化、建筑文化。最近,在一次“关注中国建筑现状”研讨会上,来自建筑、艺术高等学府的专家学者,以及具有实践经验的建筑师就“中国建筑现状”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建筑的存在,可以说是城市文化之魂生动的表达方式之一。一座城市的面积、平面、地理环境、或其人文景观,均包括在城市形态之中,但最重要的还是城市建筑。不过,一个良好的城市形态环境,最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城市整体的设计。尽管如此,建筑在城市设计中却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读建筑     
刘静 《中国科技信息》2007,(11):210-211
建筑是文化的沉淀,建筑默默地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每座建筑都有一个或几个故事,也蕴涵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感;每座建筑都是一段凝固了的历史,体现了城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足迹和生活的履历。人们通过城市的历史建筑可确切地认知历史,回顾历史,从中认知这座城市、国家乃至世界。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发明与专利》2010,(10):109-109
<正>本技术为一种建筑方法,主要原理是将模具原理创新应用到建筑和建筑构件上。可用于多高层、别墅、新农村建筑,社会、经济效益显著。该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既是一次性免拆模具,又是自保温墙体材料的建筑解决方案。一改传统的先期构筑框架、后填充墙体的安装模式。采用的是侧面设有凹形槽携有模具功能的建筑板块。  相似文献   

16.
哥特式建筑是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哥特式建筑总体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高耸、尖峭。尖峭的形式,尖券、尖拱技术的结晶;高耸的墙体,则包含着斜撑技术、扶壁技术的功绩,体现了创造者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学习和借鉴传统文化,也要创新传统文化,让它更灿烂辉煌。  相似文献   

17.
建筑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之间存在的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南 《今日科苑》2009,(18):171-17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必然会希望建筑的物质属性更符合其基本需要,更富有人情味,更有文化气息。于是有了行为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格式塔理论等的发展。使建筑师们研究探索了这些新的需求,从而出现了建筑环境学,建筑心理学等新的学科理论和更科学更合理的建筑设计规范,设计出更具有时代精神,更为人们欣赏和接纳的现代化建筑。本文从建筑文化的内涵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建筑装饰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的种种关系。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别阐述了文化与建筑文化,地域文化与地域建筑的关系等,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建筑的文化性。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古希腊和古罗马不仅在文学、艺术、科学、哲学等方面贡献卓越,而且在建筑学领域中亦闪烁着灿烂光辉。人们将古希腊、古罗马建筑视为欧洲建筑的根源和摇篮,它们对于后世建筑学发展的影响则遍及世界。古希腊及爱琴海周边地区气候温和,人们从事航海、商业和手工业,特有的城邦生活和地域环境孕  相似文献   

20.
建筑是时代的一个产物,是社会的一个重要反映。建筑设计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建筑物质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作为人与自然中介的建筑设计,同样要受到各种地域文化的制约,为适应不同的地域气候,必须针对气候进行建筑设计,于是产生了热带雨林建筑及其建筑文化,温带建筑及其建筑文化,高寒、荒漠、极地等不同气候环境的建筑及其建筑文化。因此,为了适应不同地域文化的要求,在建筑设计中,自然就必须考虑地域文化的要求,将各种地域文化因素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并最终形成了建筑文化的地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