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表面上看,悬坠浮钓同底钓的钓组配置都是竿、线、钩、标、坠、八字环、太空豆等元件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的整体,二者没有什么区别,但细节上的细微差别对钓获量的影响却是毋庸质疑的,浮钓同底钓在钓组上的差异正好体现了应对不同鱼情的变化思路。(一)钓竿相对与底钓时的用竿,浮钓快鱼时,无论是对付大鲫鱼的战斗竿还是对付小鲫鱼的鲫竿,在调性的选择上都应该比较偏向于稍硬些,比如底钓时采用三七调,浮钓时就可以采用二八调。理由是浮钓快鱼时由于我们主要抓的是浮标下行过程中的异动信号,浮标在运动过程中的信号持续时间非常短暂,稍纵即逝,…  相似文献   

2.
马建华 《钓鱼》2006,(9):26-28
前面我介绍过悬坠浮钓的两大关键.其中之一就是饵料。这说明饵料在这种钓法方面的地位。相对于悬坠底钓.饵料状态的好坏对浮钓的影响更加明显。它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将鱼引来并稳定在一定的水层。那么浮钓的饵料要注意哪些因素呢?  相似文献   

3.
魏玉林 《中国钓鱼》2001,(11):14-14
鲫鱼是底栖鱼类,原本在一般情况下不上浮觅食,尤其是鱼源稀薄的野钓水域更是如此,所以在野钓鲫鱼时,钓者大多采用底钓法。但是在一些特定环境和情况下,底钓往往可能收效甚微,浮钓却可大放异彩。下面是我几年野外浮钓鲫鱼的粗浅体会,愿同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4.
随着竞技钓鱼活动的普及和提高,浮约已成为约手们普遍采用的钓法。悬坠底约法的规律是“调的目数越多越灵敏,约的目数越少越灵敏”。浮钓时钓组的灵敏与迟钝的规律是什么呢?调的目数越多越灵敏是在钓的目数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比较的,研究对象是悬坠底钓法。而且是同一钓...  相似文献   

5.
马建华 《钓鱼》2006,(10):26-27
大家知道,底钓时,鱼吃的是沉在水底的“死”饵,浮标调整首先要考虑的是让钩饵在水下呈现适合鱼情的合理状态,同时使钓组保持较高的体现鱼讯的能力。与此不同的是,浮钓时鱼主要是在饵的下落过程中吃饵,吃的是动态的“活”饵,因此在浮标的调钓理念上用不着考虑钩饵在水下呈现的状  相似文献   

6.
吴芜 《钓鱼》2009,(24):12-13
竞技钓鱼的技术流派很多,但总体分为两派:浮标派和钓饵派。前者以精选浮标、精确调标为特点,信奉“钓不上鱼换支标”,故而有“打浮标”、“击底标”、’“三等分”、“软身软尾”、“硬身硬尾”等名目;后者强调以饵谋鱼,视钓饵的状态、味型、比重、雾化和持钩性为第一要务。创造了“拉饵打浮”、“搓饵钓底”以及“拉饵钓底、钓过程”等不同钓法。然而钓鱼不是玩浮标,也不是拼钓饵,必须综合浮标、钓饵、线组和针对不同鱼情在似口非口,以及真假难辨的信号把握中钓机遇,不然总是与冠军擦肩而过。  相似文献   

7.
《钓鱼》2005,(22):50-50
钓鱼时被使用的重坠有咬铅、椭圆型咬铅、圆型重坠、板铅以及水中浮标等各种各样的道具。在浮钓中咬铅或水中浮是重坠的主体.圆型的咬铅不容易受到潮水的影响.也很少发生团团转的现象。浮标漂流式的钓法最好是不要使用重坠.利用挂饵跟撒饵同步的方法.演出自然状态的流动钓法.为了提高钓组的操作性.确保投准瞄好的鱼层是很有必要使用咬铅的。  相似文献   

8.
马建华 《钓鱼》2006,(11):17-18
同悬坠底钓通用的“后拉前送式”压水和“前推上扬式”扬竿等动作相比,悬坠浮钓的一些基本动作更具特色,其所有动作的目的都是为了追求便捷快速,继而使垂钓的过程更富有节奏感。(一)抛竿动作底钓时抛竿多数抛满线,线组的第一“钟摆式”下行的幅度比较大,当浮标站直后再后拉前送  相似文献   

9.
崔戈 《中国钓鱼》2003,(8):21-21
一般钓友认为鲢鱼是不好钓的,主要是受饵料、水温、气温、就饵方式、泳层等限制。但饵料对路,方法得当,掌握好水温、天气,用浮钓法钓鲢鱼是很好钓的。下面介绍一种浮钓法及自制饵料。  相似文献   

10.
宋军辉 《垂钓》2005,5(3):32-32
钓鱼变化无常。在特定环境下,底层鱼会离底上浮,寻找适宜的水温层、富氧层和饵料丰富的下风口的中上水层,此时底钓效果不理想。为此,我设计了这种底钓兼浮钓的移动构,供钓友在休闲钧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汤昕东 《垂钓》2009,(6):34-35
问:很多人说浮钓时要用比底钓稍大的钩。这是什么道理?按我理解,浮钓时鱼更多的是吃运动中的饵,如果钩大了它们岂不是不容易吞进嘴?答:不能一概而论。钓食欲强、有抢食习惯的生口浮,钩稍大一点可以,这样可以造成它不易吐钩。钓滑口浮,则钩不易过大,钩大不易使鱼吞钩入口。  相似文献   

12.
前面我介绍过悬坠浮钓的两大关键,其中之一就是饵料,这说明饵料在这种钓法方面的地位。相对于悬坠底钓,饵料状态的好坏对浮钓的影响更加明显,它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将鱼引来并稳定在一定的水层。那么浮钓的饵料要注意哪些因素呢?(一)饵料应该具备适合当时鱼情的比重我们知道,饵料的比重是由饵料中各种不同成分的不同比例决定的,为了便于分析,我简单的将饵料中比重不同的成份分为比重轻和比重重的两大类。其中,饵料中呈细颗粒状态的成份比重大,饵料中呈片状成份的比重轻(如雪花粉、轻麸类物质等)。钓鱼时,随着钩饵的下沉,比重大的成份逐渐脱离饵…  相似文献   

13.
荣荣 《钓鱼》2006,(10):31-31
浮钓草鱼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全浮,另一种是半浮,无论采用那一种钓法都必须在温度达到25~35℃,水温达到15℃~20℃的时段,因此每年的春未夏初才是浮钓草鱼的最佳时期。由于春末夏初早晚存在着一定的温差,草鱼受到温度的制约,早晨贴底,中午水体表面温度升高时,草鱼才可能趋温上浮在水域之中上层活动觅食,如果温度过高时,它会浮在水面上,当温度不足以使它浮在水面上时,它便会浮在半水中,针对草鱼的这种习性,有经验的钓手会选择钓半水或是钓全浮。钓全浮即在水面以下20~30厘米处,钓半浮在水下40~60厘米处。因为有钓半浮和钓全浮这两个不同的钓法,所以,在制作草把做窝诱鱼上,有两个深浅不同的水深。  相似文献   

14.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5,(21):28-29
悬、浮钓鲫鱼:是悬坠钓法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这项技术的产生源于人们长期垂钓实践对鱼情的认识。近年来各类大型钓鱼比赛都把钓鲫鱼列入单项比赛成绩,这就更促进了钓鲫鱼技术的提高。随着一大批年青人纷纷加入竞技钓鱼的行列,以尾数论胜负的单项比赛“速钓鲫鱼”技术自然成了人们钻研的课题。而在这项技术发展和完善的同时也催生了拉饵技巧的诞生到成熟,这两者完美的结合及磁性拉饵盘的相助,无疑把悬坠钓法的速度提高到了极致。“悬坠浮钓”技术在调标上也突破了“调4钓2”约束,可以说是“悬坠底钓”的“升级版”。作为初学悬坠钓者,当你掌握了”悬坠浮钓”技术的同时,也等于踏上垂钓其它几种中上层鱼类(鲢鱼、鳙鱼、草鱼、鳊鱼等鱼)技术的新台阶。  相似文献   

15.
一般来说,浮标的规格只要不是太大,用它钓什么鱼都可以。但竞技钓鱼和个性化钓鱼就不同了,钓底用标身瘦长的碳脚浮标,还要看鱼的大小、离底情况和标尖反映饵重变化的能力来选择相应的规格;打浮用宽肩短身的竹脚浮标,要区别鱼的吃口和泳层变化特点在溜肩、坡肩和平肩的不同造型中精挑细拣。于是就有了浮标的套和号。浮标的套和号套,有大套和小套之分,大套是指同一注册商标中不同款式、不同功能的多支浮标的总称。如“钓鱼郎”商标下的“醉仙”包含3个款式,共22支浮标就称为大套。竞技钓手既要打浮又要钓底,还要在经常走水的大水面环境中钓混…  相似文献   

16.
提起海竿浮钓鲢鳙这个话题,可以说是门派各异,技法多多。正如电影“地道战”里的一句台词说的那样,“各家都有各家的高招儿”。本人在贵刊曾介绍过“倒挂金钟钓鲢鳙”和“一式两用的子母坠”,都是海竿定点钓浮的方法。今天再介绍一款钓法——海竿拴“副线”浮钓鲢鳙鱼。  相似文献   

17.
刘定龙 《钓鱼》2010,(12):22-23
夏天手竿钓鲢鳙很容易。不论是台钓还是传统钓、浮钓还是底钓,只要你用了略有雾化的饵,哪怕是大比重的喂鱼颗粒饲料、颗粒状鲤鱼商品饵、粗片状的超诱和麸类的饵料,只需保持一定的抛竿频率,在单位时间里保持一定的用饵量,要想不钓鲢鳙都难。  相似文献   

18.
“放长线,钓大鱼”,这是众所周知的钓谚。浮钓草鱼线要长,并非仅仅因为草鱼大,而是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一是浮钓草鱼多半在草鱼食欲旺,活动频繁的夏秋季节,在这个季节里,草鱼吃得好,长得快,精力特别旺盛,一旦被鱼钩刺中,它们反抗能力最强,冲刺的劲头特大;倘若线不长,就很有可能由于它的一下猛冲把线扯断。二是浮钓是钓饵悬浮于水的上层之钓,也就是水线短于风线之钓。这时,草鱼一旦被钩住,它的逃窜方向就比底钓时多出一个。底钓除了向纵向逃跑外就是向横向逃跑,而浮钓还可向深处逃,横向逃窜有时钓者还可跟着跑,线短一点还有办法可想,而纵深逃…  相似文献   

19.
草鱼食性杂,喜欢在中上层水域觅食,偏爱素食。特别爱吃水草、青草、芦苇叶等。根据它的食性,我琢磨一种特殊的钓法,这种钓法和传统的底钓结合运用效果相当好。尤其在经常喂草塘内。此钓法采取立漂浮钓,因考虑底钓浮钓同时进行,我采用五粒鹅毛散漂上面加立漂。这样就解决了底钓浮钓交替时换钓线的麻烦。  相似文献   

20.
宿含雨 《钓鱼》2012,(18):12-13
钓快鱼用枣核标是因为浮力集中,兼容性强,能在静水或缓流条件下实现钓底、钓离底、打浮的技术转换。可是钓底,特别是遭遇走水时许多人喜欢用中长身的流线型浮标。其实,用哪种造型的浮标是一种习惯,但流线型浮标有3点优势:1.标身长,稳定性强;2.浮力大,吃铅重,可抵御走水;3.假动作少,反映鱼讯真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