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谷晓林 《垂钓》2006,6(6):7-7
通过观察浮标的动作来捕捉有效鱼讯,并及时擒获“肇事”之鱼——这一点“地球人”都知道!不论是浮标的自身语言还是浮标的鱼讯语言,浮标作为“语言”的载体确是证据确凿、毋庸置疑的。因此。浮标如何调钓也就成了钓鱼人关注的焦点。我本人比较倾向于浮标调钓分开的理论。浮标的“调”是一个媒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钓鱼人本身的一种习惯使然。也就是说:浮标的选择与调整最主要的依据是钓鱼人本身的意愿倾向,至于是否合理就要看它是否与实际鱼情相匹配,  相似文献   

2.
汤昕东 《垂钓》2007,7(2):18-19
浮标的话题始终是钓鱼人最津津乐道的,小小的浮标看似简单,但它却是整个钓组系统的重中之重,得与失往往就在于你对它的掌控。选好浮标,合理调钓,你将不会再错过中鱼的机会。[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浮标是钓鱼人的眼睛,可以帮助钓鱼人了解水下鱼儿的一举一动。正确地理解浮标原理,读懂浮标语言并找到对浮标的感觉,是垂钓取胜的关键所在。浮标有多种多样,按材质来区分可分为木质浮标、胶质浮标、芦苇浮标和孔雀翎浮标等;按形态形状来区分可分为直线形浮标、水滴形浮标(急收肩浮标)等,另外还有长标尾浮标、短标尾浮标、竹脚浮标、碳脚浮标、玻璃钢纤维脚浮标等。某些钓鱼人坚信某一支浮标并用一支浮标“打天下”,例如一次垂钓因为使用某一浮标而获得大丰收后,就盲目地相信这支浮标,但本身却弄不明白这支浮标的性能、原理和适用性,换到另一…  相似文献   

4.
从浮子说起     
张炎冰  孙云龙 《垂钓》2003,(1):33-37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钓鱼方式的技术革命,浮标越来越受到钓鱼人的重视,成为“钓鱼人与鱼沟通的工具”,与竿、线、钩、坠、轮、饵并称为钓鱼的“七件武器”。您是否真正了解这种“武器”呢?  相似文献   

5.
三征漕湖     
华健 《钓鱼》2006,(10):12-12
学会悬坠钓法5年了,都是在池塘钓鱼,浮标怎么调怎么钓,拉饵、搓饵不说精通,在我们社区的十几个钓鱼人中是不会落在他人后边的。可是鱼塘里的鱼傻,吃口标准,空心标尖浮标调4钓2,下挫1目、上浮2目;实心标尖浮标调6钓3,有动作就中鱼;拉饵钓底、拉饵钓浮、上钩离底、下钩触底以及一  相似文献   

6.
该文作者是一位精于浮标设计和制作的著名渔具公司的老总,但他同时也是一位走南闯北、驰骋全国赛场非常执着的钓鱼人。由他来“揭开浮标的神秘面纱”是我们始料未及且由衷欢迎的!抛开商业的利益,本着钓鱼人的良心,站在钓鱼人的立场,使他有勇气告知我们浮标真实的一面,实在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7.
吴芜 《垂钓》2005,5(1):44-46
浮标的制作理念是强调个性,兼顾共性,或在共性的基础上凸显个性。但在一般钓鱼人的眼中,浮标只要有三类功能就可以了,这就是击底、打浮、钓动态。鱼的行为受水温、溶解氧、气象因素、水深、底形底质以及生物性环境因素影响而形成的摄食习惯及其行为变化是既定的,人无法在短时间内加以改变,我们能做到的只能是用浮标的共性去迎合鱼类的咬钩习惯、用浮标的个性去破解鱼类的特殊行为。  相似文献   

8.
崔德民 《垂钓》2006,6(10):26-26
每年夏季,所有垂钓水域都会繁殖出大量的小鱼,这些小鱼具有极其强烈的食欲,经常对鱼饵发起最疯狂的进攻。虽然钓鱼人想尽了各种办法,但始终无法避开这些捣蛋鬼。在垂钓过程中,钓者的浮标不断地上下乱窜,还经常出现托标和黑标现象,提竿十回有九回是空竿。在杂乱的标讯中,真正的中鱼信号被淹没,使我们很难掌握抬竿的时机。如果说完全避开小鱼,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减少浮标的假信号,从而提高钓中对象鱼的几率。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一边是浮标理论的“春秋时代”,评说分纭;一边是浮标的品牌大战,制造业进入“战国时代”。在各种科学名词成了标签,到处乱贴以及制造业用不同理念,钓鱼人用不同感受解释浮标而冲突不断的时候,“混乱”在所难免。浮标优劣如何评说?且看2006年问世,出自不同厂家的9款浮标的特点,以及钓鱼人是怎么把握这些特点的。  相似文献   

10.
刘藏之  朱子 《垂钓》2011,(1):67-69
识鱼、知鱼是一个合格钓鱼人的基本素质;但作为一个优秀的钓鱼人,仅仅识鱼、知鱼恐怕是不够的,还要学会爱鱼。所谓“知鱼”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充分了解鱼类的生活习性,以更好地享受钓鱼之乐;  相似文献   

11.
吴延明 《钓鱼》2008,(22):22-23
在利用浮标钓组未钓鱼时,鱼吃饵钩(有时还有碰线)的每一个细小动作,都会及时通过子线、钻坠和直立于水中的水线(母线)传导于浮标上(这是一组有机的整体和载体),这时浮标就变成了钓鱼人忠实的“雷达”和“报警器”,在第一现场、第一时间向“主人”显示了鱼讯。至于这个鱼讯的多样性和不同的内容,那就要靠钓手自己去观察和解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了。  相似文献   

12.
<正>浮漂又叫浮子,南方也叫浮标,它由漂脚、漂身,漂尾三大部分组成,细说起来还有目数、漂肩等小的组成部分。钓鱼人用浮漂钓鱼是把它立于水面上几目,通过它露出的目数,观察鱼吃饵的动作。当浮漂出现下沉、上顶等动作后,马上提竿刺鱼,完成钓鱼的一个步骤,所以说浮漂是钓鱼人的眼睛。  相似文献   

13.
贺建成 《钓鱼》2006,(24):42-43
钓鱼可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打好的窝子发了,鱼星密布。可是,没有预料到,连上几条鱼后,窝里的鱼星没有了,浮标不动。无论怎把钩移来移去,都无济于事。为什么好端端的窝,怎么说没有就没有鱼了昵?实在令人费解,一时也找不出原因。其实,追根到底,排除某些特定因素外,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正是钓鱼人自己。因为自己动作幅度过大引起炸窝,鱼被某些生死险象吓跑了。说白了,就是钓鱼人的手脚太重,没有注意钓鱼的某些细节。那么,钓鱼应该注意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宁沁 《钓鱼》2003,(13)
作者半年内母线两次被切断,损失两支浮标。分析原因,除了钓竿调性太硬使钓竿钓线不匹配以及子母线配置不合理外,是否还有其他因素?经过分析和试验,发现了一个极易被钓手忽视的———悬坠钓友最担心的是垂钓活动中断竿和失标,因为这是二件最为贵重的“武器”。浮标是钓鱼人的另一只眼睛,如果不幸被损或被鱼拖走,不仅给钓者带来经济上的较大损失,也带来垂钓好心情的破坏,如在竞技比赛中,将严重影响比赛成绩。因此钓手都格外留心保护自己心爱的浮标。垂钓中失标最为常见的原因是母线被切,致使浮标被鱼拖走或随风浪漂走。有时也碰到钓位下面有石…  相似文献   

15.
赵峰 《垂钓》2006,6(7):46-49
近年来,随着钓鱼运动的深入发展,钓鱼人对钓鱼各项技术和理论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对浮标理论探讨、争议的文章更是层出不穷。这其中不乏大师、名人的精品之作,给了钓鱼人很多有益的指导,但有些纯理论性的探讨总给人深奥且复杂的感觉,有时会让初学者感到很困惑和无所适从。就此,我想能不能换个思路,把浮标理论上的方方面面具体到钓鱼的实践中去,从而正确地认识浮标、了解浮标,进而破解浮标的奥秘,不再为浮标所累。  相似文献   

16.
任志新 《钓鱼》2011,(6):22-23
钓鱼人所称的小口,也称轻口。本人的理解是指鱼食饵动作幅度小,浮标表现上动作不大,使钓鱼人不易观察到的一种标相。  相似文献   

17.
张凤春 《钓鱼》2010,(20):37-37
诱鱼是指钓鱼人先将鱼饵撤入预定的水中,将水中周围的鱼吸引过来。找鱼是指钓鱼人用钓组装钓饵后,直接投入鱼的栖息地或鱼道。目前,钓鱼人一般先诱鱼,也有边钓边诱的。  相似文献   

18.
管察 《钓鱼》2009,(19):20-21
很难想象,没有拉饵,没有浮标怎么钓快鱼?从1998年第四届“钓王杯”和第十六届全国钓鱼比赛开始,拉饵成为钓快鱼必须掌握的技术。然而拉饵轻,在浮标由桐木、塑料、芦苇和孔雀翎制造而要让它反应饵重变化和准确表达鱼讯,是不能不注意标央和标脚长度的。这也是早期浮标的标夹多6~8目、长9~11厘米;标脚控制在7厘米以内,按调4钓2操作的原因。调4钓2是针对底层鱼的,随着拉饵出现,钓鱼人对线组的运动、饵重与浮标的配合更加重视了。  相似文献   

19.
谭力 《垂钓》2014,(7):58-61
美国人很爱钓鱼,一到周末,威明顿港口的大桥上就挤满了钓鱼人。有拖家带口来钓鱼的,两创儿童摇床摆在钓位旁边;有老夫老妻,他们把鱼竿支得高高的,浮标也懒得看,双双在钓椅上打瞌睡;也有人钓着了鱼,直接在简易的台子上剖洗……好不热闹!  相似文献   

20.
老渔翁 《垂钓》2004,(10):17-18
如果说浮标是钓鱼人的眼睛,那么夜光棒算不算眼睛的眼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