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王德明 《师道》2015,(4):17-18
人生是短暂的,但每个人一生所产生的影响与他的生命长度并不能完全同步。诗云: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有的人把名字刻在石头上想不朽,可他的名字比人死得更快。我深信: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心想事成的人生,都希望自己能够在短暂的人生中与美丽风景有约,都希望自己的人生都有不曾错过的美景。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可以预设,也可以制定自己的生涯规划,但人生的精彩只能来自于生成。我们从生到死都只是一次性消  相似文献   

2.
《小读者》2009,(1)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都希望别人友好地对待自己.尊重自己。因此.尊重他人是人与人接近的必要且首要的态度。一个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当然也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下面的这个故事很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3.
每个人来到世上都希望自己的境遇是春风徐徐,都希望鲜花和掌声能够如影随形。但是,作为一个凡夫俗子,或许大多数人只能在背后喃喃低语,而无法在流光溢彩的舞台上慷慨陈词。这时,许多人报怨命运的不  相似文献   

4.
争上游,是每一个正常人的天性,谁都希望自己高人一筹.赛跑时希望跑在前面,考试是希望考出高分数;谁都希望受到表扬,不希望受到批评;谁受到表扬时就高兴,受到批评时就难过.可是,人群中总有先进落后之分,每一个人不会时刻都在前面,不会一切都在前面.请问,当我处在落后状态产生嫉妒心理的时候,应该怎样对待自己、对待别人?又应该怎样改变自己的嫉妒心理?……  相似文献   

5.
许崇麒 《辅导员》2011,(9):41-42
"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每个人都希望对自己疑惑的事情有更透彻的了解,每个人都渴望揭开未知世界的面纱。而人的这一天生"气质"体现到思维的活动上便是:不断提出问题(即质疑)——论证论据——得出结论——检验与应用的过程。提出问题的目的是解决问题,人类正是在解决一个个问题中不断创新、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6.
争上游,是每一个正常人的天性,谁都希望自己高人一筹.赛跑时希望跑在前面,考试是希望考出高分数;谁都希望受到表扬,不希望受到批评;谁受到表扬时就高兴,受到批评时就难过.可是,人群中总有先进落后之分,每一个人不会时刻都在前面,不会一切都在前面.请问,当我处在落后状态产生嫉妒心理的时候,应该怎样对待自己、对待别人?又应该怎样改变自己的嫉妒心理?  相似文献   

7.
林瑛 《中华家教》2011,(12):32-33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会与人分享,养成慷慨大方的美德。然而,任何事情都要讲一个度。如果孩子在与别人相处的过程中,总是担心伤害别人,不敢拒绝别人,这样的结果很可能是让自己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8.
同学们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坚强的孩子,你是这样的人吗?请回答下列提问并给自己计分,答案就在分教中。  相似文献   

9.
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舞台上的主角,学生也不例外,他们略带稚嫩的心中更是有一种渴望: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优秀,让别人肯定自己的才华。  相似文献   

10.
"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每个人都希望对自己疑惑的事情有更透彻的了解,每个人都渴望揭开未知世界的面纱.而人的这一天生"气质"体现到思维的活动上便是:不断提出问题(即质疑)-论证论据-得出结论-检验与应用的过程.提出问题的目的是解决问题,人类正是在解决一个个问题中不断创新、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1.
自信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获得成功。读书的希望成绩优秀,演戏的希望观众喝彩,做工的希望超额完成任务,经商的希望挣钱,从政的希望政绩显赫……成功要具备诸多因素,自信就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所以爱迪生在认真总结了自己的一生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自信,是成功第一秘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其实自信就是一个人建筑在他对自己前途充满必胜信念基础上的最优秀的心理素质,它不是盲目自大,乱拍胸脯,而是一个人走向成功所具备的智慧与才能的结晶。固然,盲目的自信是自大,要不得;而妄自菲薄,过度自卑也要不得。试想,每当去做…  相似文献   

12.
为自己鼓掌     
每个人来到世上,都希望自己有辉煌的成就,希望自己的风度学识、动人歌喉或是翩翩身影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和掌声,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站在灯火闪烁的舞台上的。作为一个平凡的个体,大多数人只能在镁光灯的背后呢喃自己的独白,没有人关注,没有人在意,没有人给予簇拥的鲜花和热烈的掌声。此时,有些人往往感叹自己的渺小与平凡,妒羡别人的优秀与成功。其实这又何必呢?鲜花诚然美丽,掌声固然醉人,但他们只能肯定某些人的成就,却无法决定多数人的价值。只要你真真实实地生活,活出一个真真正正的自我,那么即使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他处,你还拥有最后一个…  相似文献   

13.
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舞台上的主角,学生也不例外,他们略带稚嫩的心中更是有一种渴望: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优秀,让别人肯定自己的才华.  相似文献   

14.
博览书屋     
《火狐狸智慧丛书·指缝漏光》编著:左夫/出版:金城出版社/定价:20.00元 我们都没有目睹过真理的面孔。许多哲人为探讨真理二字穷其一生而无怨无悔。真理究竟是什么样子?无数的人都在挥舞着手想去触摸这眼睛无法看见的东西,或者是在欣赏自己的手挥舞得多么有力,人人几乎都是在用自己的手去抗争与获取,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着很大的手掌能在他人的头上撑起一片蓝天,可人人几乎都忘了一个事实——人与植物一样有着极强的趋光性,无论他人的手掌多么硕大,眼睛会追随着光,哪怕只有一点点光也能成为自己生存的希望。  相似文献   

15.
年迈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希望他们在父母身体不适的时候能够表达关切,能够感受到父母的寂寞及对儿女的思念之情,经常回家看看。这样的要求,一个冷血的人是做不到的,一个能够感受到他人内心的人,必须是一个有温度的人。  相似文献   

16.
所有的教育者都希望受教育者成长为一个有能力的人,所有的家长都盼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有用有能力的人,那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能力呢?应该说是自立。  相似文献   

17.
<正>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希望与那些有高尚品质的人接触,希望自己进入一个美好的心灵世界。而学生的可塑性又是最强的。每位教师每天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张张学生的脸,而应当是学生的心灵,我们应该让学生原本美丽的心灵世界变得更加美好。首先,培养学生要有健康的情绪。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不难发现他们会因为一些小事而烦  相似文献   

18.
学习心得     
每一个人成功的背后都有他自己的秘诀。每一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学习方法。我的学习方法虽然普通,但是对我来说十分有用。在这里我把它介绍给你们,希望你们从中可以受到启发,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方法,走出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19.
肖川 《师道》2007,(11):15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这包括宗教信仰、政治倾向、处世风格。民主社会的基本原则就是尊重每一个人的自主判断、自主选择和自主承担。但教育是一项价值引导的工作,每一个老师,不管他称职还是不称职,都希望他的学生成为他所希望成为的人。我希望我的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20.
<正>从容有很多种解释,有关于心态的,有关于举动的,有关于情绪的,有关于智慧与勇气的,但其含义都是指向宽裕、舒缓。职业生涯发展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有这样的从容状态,希望自己能拿得起、放得下,希望自己能够游刃有余,希望自己不为生活、职业、外界压力所迫,希望自己可以明辨哪些是自己可以做的,哪些是自己不能做的,希望自己可以在关键时候抓住机遇,希望自己可以青年敢为,中年成熟,老年智慧。总之,希望自己更好地掌控生涯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