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以2003-2011年间我国30个省市高校科研的投入产出数据为基础,采用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法测算了我国30个省市高校科研创新效率,结果表明:我国高校科技创新效率处于效率前沿面上,平均增长为9.7%,技术进步对高校科研创新效率的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东部地区高校科研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17.2%,超过了中部地区的7%和西部地区的6%,规模效率是造成东中西部高校科研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为了有效的提高我国各省市的科研创新效率,以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为标准对我国30个省市进行了聚类分析,并根据不同类别的省市高校科研创新效率的优劣势,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我国31个省市为技术转移研究对象,采用DEA方法,首次对比分析以高校为主体的省市技术转移效率和以企业为主体的省市技术转移效率,并对我国省市高校、企业技术转移效率的有效性和非有效单元投影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整体技术转移效率低下,高校情况更不乐观;高校处于规模效率递增阶段,而企业处于规模效率递减阶段;高校和企业普遍存在着投入冗余情况。针对比较发现,因地制宜提出提高我国不同省市不同主体技术转移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校企技术转移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对企业的技术转移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工作之一.采用SFE方法测算了我国27个省市高校从2000-2006年以来对企业的技术转移效率,并分析了非效率因素.分析发现,我国总体上校企技术转移效率比较低,各省市差异大;校企技术转移受到了诸如专利、地区人均研发投入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大.分别从政府、高校和企业三个方面给出了提高校企技术转移效率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31个省份技术转移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比分析以高校为主体和以企业为主体的省份技术转移效率,并对省份高校、企业技术转移效率的有效性和非有效单元投影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整体技术转移效率低下,高校情况更不乐观,处于规模效率递增阶段,而企业处于规模效率递减阶段;高校和企业普遍存在着投入冗余情况。针对研究发现,因地制宜地提出提高我国不同省份不同主体技术转移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DEA的我国地区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DEA方法评价了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得到了各地区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状况,以及各地区高校科研投入产出非DEA有效的产出不足量和投入冗余量,并据此得出我国西部地区的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相对较低,且大多处于规模效率递增阶段的结论,因而加大对西部地区高校科研资源的投入规模和提高投入资源较多地区的科研产出是当前国家和各地区政府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了促进高校科技创新系统的高效运行,提出应该逐步建立基于效率的高校科研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①为了提高我国知识生产的效率,应该继续加大对高校科研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强化高校在我国知识生产中的中心地位;②为了使有限的公共高等教育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在配置公共高等教育资源时应从高校科研的投入产出效率出发,建立基于效率的拨款新机制;③依据高校科研的特点,目前提高高校科研效率应以扩大高校科学研究规模为主,以改善高校科学研究生产力及其管理水平为辅;④应进一步加强高校与其他部门尤其是产业部门之间的合作,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的角色转换依赖于组织和社会对技能人员的管理机制.为实现高校人力资本的最优产出,应该研究与试验对高校投资主体、高校人力资本产权制度、财政拨款和高校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使得各高校的投入与产出发生强烈的正相关性,从而达到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从我国处在转轨时期的市场不确定性背景出发,文章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市场不确定性对高校知识转移效率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市场不确定性对企事业单位资金投入与高校知识转移效率之间的关系起着负向调节作用.给出了提高知识转移效率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有利于我国高校创新整体水平的提高、创新效率的增强、创新合作与竞争的协调.传统观念的错位理解、诸多主义思潮与内蕴精神的缺失等是严重制约我国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的认识误区.通过对这些不利因素分析,为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31个省市高校科研绩效实证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国高校科研发展迅速,为更好地服务于地区经济,有必要深入探索不同地区高校科研资源配置效率,以充分发挥各地区高校的科学技术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的作用.基于2004~2008年五年中国高校科技统计资料,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评价了这些地区高校的科研绩效,并运用Malmquist指数分析了科研绩效的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高校科研绩效存在差异但引起差异的原因不同,我国大部分地区高校科研绩效呈增长趋势,这主要归因于技术进步而不是技术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科学、有效地配置高等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需要对高校的办学效率进行评价。将AHP(层次分析法)与DEA(数据包络分析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了高校办学效率评价的AHP与DEA组合模型。该模型既能体现决策者的偏好,又能对评价对象进行客观地评价。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实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李康  范跃进 《科研管理》2022,43(9):41-47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安排,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双一流”建设之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领头雁”,研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科研创新效率,加快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以一流大学高校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突出科研产出质量和服务的综合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在传统DEA模型基础上运用随机前沿分析理论,通过三阶段DEA模型方法测度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科研效率,并进一步分析环境因素对科研效率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是影响一流大学科研效率的重要因素,我国一流大学整体科研效率存在虚高现象,剔除环境因素后样本高校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均值都明显下降。(2)地区经济水平、居民受教育程度和政府扶持力度对各个高校科研效率存在差异性影响,并据此将高校分为稳定型、发展型和改进型三类。(3)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科研效率存在分化倾向,规模收益递减现象突出,其科研效率提升的关键是缩减规模、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持续深化科研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13.
谭术魁  周蔓 《资源科学》2012,34(1):143-149
2004年以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土地集约利用政策,要求控制增量用地、盘活存量用地,而高校用地的急剧增加和粗放浪费现象依旧突出,因此,研究高校对土地集约利用政策的响应情况势在必行。基于高校用地的特殊性,本文侧重从用地方式和用地结构的集约化角度,建立高校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武汉38所高校的实地调查表明,武汉高校对土地集约利用政策的认知程度偏低。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和MATLAB软件分析法检验武汉高校对土地集约利用政策的响应效率:34.21%的高校对土地集约利用政策的响应为积极响应型,响应效率较高;34.21%为弱响应型,对土地集约利用政策的响应效率较低;31.58%对土地集约利用政策没有响应;校园容积率较高的高校对土地集约利用政策的响应效率相对较高。中央和地方政府需要加强对土地集约利用政策的宣传,提高高校对土地集约利用政策的重视程度和响应效率,从而保证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以及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研究型大学的管理体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力行 《中国软科学》2003,(12):147-149,160
研究型大学的内涵决定了其必然规定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在中国建立和发展研究型大学,必须遵从研究型大学的一般发展规律,紧密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通过建立科学的研究型大学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保证研究型大学目标的实现。本文在上述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研究型大学的管理体系,分析了该管理体系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5.
服务学习作为美国高校普遍运用的一种教育方式或是服务形式,将学校课程与社区服务相结合,以实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与效果、加强学生公民责任感、促进社会发展等目标。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重技能培养的实践教育、项目化管理的志愿服务、组织建设推动下的服务学习和法律规范下的服务学习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具体特征。梳理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发展历程,为我国高校服务学习的起航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管理在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体现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及优势,还可以凸显管理效率。信息化技术在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则可以对目前存在的管理缺陷进行弥补,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增强教育管理的实效性。该文主要通过分析高等院校教育管理存在的弊端以及信息技术的作用,探讨信息技术对高等院校教育管理的影响,提出高等院校教育管理的优化措施,从而强化高等院校教育管理的根本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组织结构视角下我国高校绩效管理框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薛桐  郑毅  刘文斌 《科研管理》2016,37(9):145-151
近年来,伴随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投入的增长、规模的扩大、改革的深入,社会各界对高校运营、发展过程中绩效相关因素的关注愈发密切。但由于高校使命复杂、属性多重、权益人交错,在高校绩效管理领域中尚无高共识度的理论框架。本研究意欲从组织结构视角出发,结合决定组织运营形态和管理特征的"分工-协调"因素,在对我国高校分工模式和运行特征进行梳理的前提下,提出一个体现我国高校组织结构特征的高校绩效管理框架。该框架明确了我国高校绩效管理实践中"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这三个要素,因而对高校绩效管理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凯华  官建成 《科研管理》2012,33(1):103-111
本文借助"曼奎斯特指数"理论,在考虑规模效应的影响下,基于非定向且非径向的"增强型罗素测量"模型,从绩效的动态性角度构建了纯技术效率变化、生产技术变化、规模效率变化、组织管理绩效变化以及综合效率变化等五个绩效指数,以从多角度来考查中国重点理工科高校科学创新的动态绩效水平,即绩效变动的程度与趋势。以12所具有代表性的"985"工程重点建设的理工科高校为研究对象,基于它们在两个考查期(2002-2003年与2004-2005年)内的科学创新投入产出数据展开实证分析。比较前后两期的测度结果发现,各理工高校的五个绩效指数的变动趋势几乎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衰退(状态值<1)"变为"增长(状态值>1)";生产技术变化与综合效率变化之间存在稳定的显著相关关系;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和组织管理绩效变化等软性动态绩效指数与综合绩效变化之间相关关系增强。  相似文献   

19.
以一流的科研支撑一流的教学是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诉求.为此,从将科研带入教学、将学生带入科研两个维度出发构建科研育人效率的投入指标,从培养质量、创新能力、科研志趣3个维度出发构建产出指标,借助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2014-2018年我国68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科研育人效率展开测量,为高校优化资源配置提供参考.研究发现:总体而言,高校科研育人的全要素生产率呈先减后增趋势,但存在创新薄弱、规模无效的外延式表征,且校际差距较大,其中2015-2016年、2017-2018年呈现收敛特征;分地区而言,西部与东北部高校科研育人效率仍待进一步提高;分类型而言,不同类型高校科研育人效率差距不大,专业类高校仍有进步空间.由此,对高校科研育人内涵式发展提出建议:创新科教资源的利用方式,注重科研育人体制机制创新;加强顶层设计,为科研育人营造良好环境;此外要注意因校制宜,展开错位竞争.  相似文献   

20.
高校内涵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在办学规模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以调整结构、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效益为主导的发展。我国教研型理工类高校要以文化建设为先导、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本科教学为重点、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条件建设为抓手,抓住机遇,尽快形成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