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白灵菇菌株的亲缘关系及培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外引进10个白灵菇菌株进行拮抗试验、生长速度测定、生长势观察和出菇试验,初步鉴定了它们的亲缘关系,比较了它们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白灵菇菌株间存在同种异名现象。Pn 1、Pn2和Pn11为性状优良的菌株。  相似文献   

2.
通过不同比例培养料配方对白灵菇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产量试验,白灵菇培养料配方①和⑦表现较好,菌丝生长速度较快,子实体平均产量较高,生物学效率高。  相似文献   

3.
激素对白灵菇菌丝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的激素及其组合对白灵菇茁丝生长的影响不同。利用激素提高白灵菇茁丝胞外酶的活力,促进其生长发育。激素处理能明显缩短白灵菇的发菌时间。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皮对几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PDA培养基为对照,探讨了分别用不去皮马铃薯、50%马铃薯皮和100%马铃薯皮代替PDA培养基中的去皮马铃薯对平菇、香菇、毛木耳、茶新菇、杏鲍菇和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不去皮马铃薯培养的六种食用菌菌丝生长势与对照均无明显差异;50%马铃薯皮和100%马铃薯皮对茶新菇、白灵菇和杏鲍菇菌丝生长均无明显影响,只有香菇菌丝生长势减弱;毛木耳以50%马铃薯皮培养较好;以100%马铃薯皮培养平菇,菌丝生长速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在YMA平板上对14株大豆根瘤菌进行Fe、Co、B、Mo、Zn及p H的耐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柠檬酸铁浓度为0.05%时,64%的供试菌株能生长,当浓度增至0.25%时,所有菌株均不生长;在氯化钴浓度为0.005%时,57%的供试菌株能正常生长,当浓度增至0.025%时,所有菌株均不生长;在硼酸浓度为0.04%时64%供试菌株能正常生长,当浓度上升到0.10%时,所有菌株生长均受抑制或不生长;在钼酸钠浓度为0.4%时供试菌株均能生长,当浓度增至0.6%时,有36%的菌株能正常生长;在硫酸锌浓度为0.025%时有36%的菌株能正常生长,当浓度增至0.075%时,所有菌株受抑制或不生长。表明供试菌株对钼、硼的耐性较强,而对锌、铁、钴的耐性较弱;不同根瘤菌株对同一微量元素的耐性差异较大,同一根瘤菌对不同微量元素的耐性也有差异。多数菌株在p H6.0~8.0范围内生长正常,耐碱能力比耐酸能力强。其中AWCS13-4菌株耐受微量元素和酸碱度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个云杉八齿小蠹伴生蓝变真菌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个蓝变菌菌株适宜生长温度均为25℃;对酸碱度的适应能力强,在pH4.0~9.0范围内均能生长,在酸性环境下发育较好;以葡萄糖和果糖为最佳碳源,最佳氮源为甘氨酸,此外菌株Ophiostoma penicillatum 1也可很好利用酵母粉.甲基托布津、扑海因对2个试验菌株的生长有极强的抑制效果,百菌清和中生菌素仅对Ophiostoma penicillatum 2有很强的抑制效果,可杀得和硫酸链霉素对所有菌株的抑制作用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滁州学院学报》2019,(2):10-14
为评估风沙灾害对策勒棉区棉花生长的影响,以新陆中21号为供试品种,2011年-2012年在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农民常规栽培模式田内对四个发育时段的棉花进行不同防风沙措施的对比观测试验。结果表明:四个发育时段,不同防风沙处理下生长的棉花净光合速率日变化都呈现双峰曲线型,有较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不仅全天各时次Pn值大小表现为:网内>水洗>CK;而且在固定光强下测得的Pn值大小依次也为:网内>水洗>CK,计算其差值后发现越到后期防护网内的和自然状况下水洗的Pn值与自然状况的Pn值间的差值越大。表明该地区风沙通过挟沙风沙粒击打棉株,及附着于叶片上的降尘共同作用导致其外部形态和内部生理结构都受到损伤使棉株长势偏弱。  相似文献   

8.
大棚栽培白灵菇,已研究成功的营养基质主要有阔叶树木屑、棉籽壳、玉米芯、蔗渣、稻草等。其原料配比要符合白灵菇菌丝生长所需营养;栽配料含水量为60-65%,进行3—4天的半发酵处理后,常压灭菌8-10小时,再闷一夜;接种箱内接种,弱光发菌10-15天,进行第一次翻堆检查,挑出污染袋回锅处理。接种后的料袋4—5层码放于大棚内,弱光培养35—40天,白灵菇菌丝可长满袋。再培养30—40天,菌丝浓白,菌袋坚实,达到生理成熟阶段,及时进行变温、增光、增湿刺激催菇;冬季低温季节白灵菇从现蕾到采收大约10-15天,子实体成熟要及时采收出售。  相似文献   

9.
采用稀释涂布法和平板划线法从酸奶中分离出嗜热链球菌,对其茵落和细胞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进行糖发酵、生长、耐盐、明胶液化、过氧化氢酶等生理生化鉴定试验.确定其为嗜热链球菌后,以凝固试验和产酸试验相结合研究其性能,从而挑选出性能优良的菌株.共分离出6株菌株,经观察、鉴定,确定其全部为嗜热链球菌,其中优良菌株1株,合格菌株3株,不合格菌株2株.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培养基袋栽同一金针菇菌株试验和木屑袋栽三个不同金针菇菌株品比试验,发现三明一号菌株能适应阔叶树木屑培养基和稻草培养基袋栽,构44菌菌株也能适应阔叶树木属培养基袋栽且产量较高,品质较高,它们还能适应本市气候特点,为充分利用廉价的木屑和稻草原料发展金针菇生产提供一定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从怀化市及沅陵、中方、麻阳等县采集野生香菇子实体,通过分离、初筛、复筛和栽培试验,选育出一株较好的菌株香菇9907.香菇菌株9907属于低温结实型,菌丝体生长速度快,花菇率及生物学效率均较高,适合代料栽培.  相似文献   

12.
从黑龙江东部山区的柞栎木上分离纯化采集到61株黑木耳野生菌株,按照常规育种程序,通过对各菌株的种性(桔抗、菌丝生长速度、培养基的PH、稳定性、纤维素酶活力、酯酶同工酶、栽培试验、担子果多糖含量、产量和生物效率等)的测定选育出6株产量和质量均优良的菌株.对这些菌株的性状进一步进行研究比较,结果表明:N56号菌株的纤维素酶活力为4633U/g,生物学效率为93.7,产量为42±5g/袋,菌丝生长速率为5.4mm/d,其各方面性状皆优于对照菌株(当地普遍推广使用的)黑微29,可作为产业化开发的母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3.
以不含任何氮素营养的基本培养基和以1%蛋白胨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为对照,测试了平菇、杏鲍菇、灵芝、黑木耳、毛木耳、金针菇、茶树菇、香菇、白灵菇、灰树花等10种常见木腐性食用菌在以不同浓度抽滤除菌和高压蒸汽灭菌尿素为惟一氮源的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相对于蛋白胨而言,尿素不是食用菌菌丝生长的良好氮源;尿素经高温灭菌后,产生了对食用菌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的成分;不同食用菌对尿素的同化利用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14.
采用苯酚-硫酸法,用精制白灵菇、杏鲍菇多糖对葡萄糖的换算因子,对白灵菇和杏鲍菇多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白灵菇多糖的平均回收率为9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6%;杏鲍菇多糖的平均回收率为96.0%,相对标准偏差RSD=4.56%.白灵菇中多糖含量为7.58%,杏鲍菇多糖含量为6.00%.  相似文献   

15.
尿素在食用菌熟料栽培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不含任何氮素营养的基本培养基和以1%蛋白胨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为对照,测试了平菇、杏鲍菇、灵芝、黑木耳、毛木耳、金针菇、茶树菇、香菇、白灵菇、灰树花等10种常见木腐性食用菌在以不同浓度抽滤除菌和高压蒸汽灭菌尿素为惟一氮源的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相对于蛋白胨而言,尿素不是食用菌菌丝生长的良好氮源;尿素经高温灭菌后,产生了对食用菌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的成分;不同食用菌对尿素的同化利用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图的r(2)点染色的概念,研究了路Pn、环Cn、星Sn的r(2)点染色问题,并得到了它们的r(2)点色数.  相似文献   

17.
以2种基因型的黄瓜(Cucumis sativus)为材料,研究光合菌(PSB)的喷施对植物生物量、净光合速率(Pn)、叶片PSII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及抗氧化同工酶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PSB均能诱导2种基因型黄瓜的生物量显著增加,并伴随Pn的显著提高.但是,2种基因型黄瓜的Fv/Fm并不受PSB喷施的影响:PSB能使总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酶(APX)活性提高,并使它们的多数同工酶的活性上调,这些同工酶活性的增加在叶绿体中表现更为明显(如Cu/Zn-SOD、Fe-SOD和SAPX).研究结果表明,PSB能通过增强黄瓜抗氧化酶体系的活性改善植株的抗氧化能力,从而在植株的生长和光合作用方面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液体培养基摇床培养根瘤菌,研究了Cd处理对根瘤菌生长的影响.依时间进程测定培养液在600nm吸光度并绘制根瘤菌生长曲线.筛选到一株耐Cd根瘤菌菌株X.5和10 μmol/L Cd处理48h对苜蓿根瘤菌标准菌株USDA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8%和58%,而此浓度Cd处理对X菌株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BTB反应鉴定结果表明,菌株USDA和X均为快生型根瘤菌.  相似文献   

19.
温度和pH值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的温度和pH值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供试菌株在5-35℃范围内菌丝都可以生长,但不同温度条件下菌丝生长速率不同,最适生长温度为25℃.菌株在培养基pH5-pH11范围内都可以生长,大部分菌株最适生长pH值为7.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10个不同来源的白灵菇品种亲缘关系,采用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技术,系统分析了不同地区白灵菇ITS的多态性.用ClustalX、MEGA4等软件分析结果显示,10个不同来源的白灵菇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其中有9个品种的同源性高达98.5%,其可能来自同一品系,而另一个品种与其他9个差异较大,此可能来自其他品系或是一株突变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