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科大拼盘     
带甜味的金属你听说过有甜味的金属吗?制造飞机和火箭的重要材料铍(pí)就是有甜味的金属。把铍放在水中,就会立即产生甜味。只是这种水是不能喝的,因为铍的化合物有毒。最贵的金属世界上最贵的金属不是黄金,而是锎(kāi)。1克锎价值1000万美元。据说全世界锎的总产量还不到100克。锎是治癌的锐利武器,将含有4微克锎的小铂金植入人体的癌细胞中,可以有效杀死癌细胞,而对周围健康组织细胞却丝毫没有影响。(雨田摘自《少年百科知识报》)英国一家公司研制生产出一种空调袜子。这种袜子的织物上有一种特殊的药剂。穿上这种袜子,药剂能释放出来凉…  相似文献   

2.
甜和甜味剂     
甜和甜味剂上海共和中学(200070)胡一毅食品的甜味,在人们的食品中是必不可缺的,甜、酸、苦、辣、咸构成了各种风味的食物。甜味不仅可以满足食用者的爱好,还能改善食品可口性及提供人体一定量的热能,是大脑最主要的能量来源。食品中的甜味物质分天然与合成两...  相似文献   

3.
漫话甜味剂     
在人们的饮食中,甜昧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人们比较喜欢的。一提到甜味,人们自然会想到蔗糖、葡萄糖、果糖等糖类,这些物质不仅具有甜味,还能供应人体所需的能量,所以这些糖类是人们常用的甜味剂。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几种常见高甜植物的甜味成分、生物功能及开发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5.
提到甜味就会联想到糖,由此可向同学们提出口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穿插在讲课中,以提高同学们的兴趣.一、只有相类化合物有甜味吗?不是的,糖类中只有单糖、二精有较强的甜味,分子量很大的多糖(如淀粉、纤维素)就没有甜味.甜味随糖的分子量变化而变化,如低聚糖是单糖的聚合物,随着聚合度增高,甜度逐渐降低,以致消失.例如,麦芽糖的甜度低于葡萄糖,由三个葡萄糖组成的麦芽二糖的甜度更低,由较多葡萄糖组成的糊精,甜味消失.然而除糖以外还有很多化合物有甜味,如甘油、氯仿、糖精等几种化合物都有甜味,有的比糖还甜.为…  相似文献   

6.
1甜昧的化学本质是怎样的?为什么小分子的糖类大都具有甜味? 甜味属于味觉的一种,主要通过舌尖上的味蕾细胞感知.  相似文献   

7.
提取的甜味素比蔗糖甜2000倍 生长在非洲西部的一种植物已被科学家们证实为又一种甜味植物.从这种植物中分离出的蛋白质,其甜味是蔗糖的2000倍.  相似文献   

8.
甜从何来     
提起甜味物质,人们自然会想到糖,比如我们常吃的葡萄糖、果糖、蔗糖等.这些甜味物质是糖类化合物.其实,糖类化合物并非都有甜味,例如淀粉、纤维素等就无甜味.反之,不是糖类化合物,也不见得不甜,糖精是我们熟悉的物质,它很甜,但不是糖类化合物.有甜味的物质可分50多个类型,糖类化合物只是甜味物的一个类型而已.  相似文献   

9.
蔗糖、葡萄糖、乳糖、果糖、麦芽糖等都是带有甜味的糖,化学家们还把没有甜味的淀粉也归属于糖类,因为人体摄入的淀粉在消化过程中会分解成葡萄糖。糖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糖在人体内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能量。不同的糖具有不同性质,例如果糖的甜味比蔗糖强,而葡萄糖却没蔗糖甜。利用各种糖的不同特性,我们还可以做不少有趣的实验呢!  相似文献   

10.
在讲究饮食健康的今天,无糖食品出现得越来越多——无糖不等于不甜,因为还有很多物质同样会产生甜味,翻看食品的外包装,你就能看到它们的名字:木糖醇、阿斯巴甜、安赛蜜……它们虽甜,却又与糖甜得不一样。  相似文献   

11.
铍的应用     
铍的应用四川省资中县公民中学(641221)罗军一.铍是稀有金属元素的来历铁是法国化学家路易·尼古拉·伏st#于1797年发现的一种轻金属元素.在发现被元素以后,科学家们经过31年艰辛努力,1828年才用金属钾还原氯化销,首次得到了游离态的被.被为何...  相似文献   

12.
《中国高校招生》2009,(2):109-109
三个人走进商店,各自买了果汁,咖啡以及矿泉水,原因是他们分别喜欢甜味,又苦又甜的滋味,以及淡淡的感觉。  相似文献   

13.
吃菜根     
人在幼年,吃惯了什么东西,到老年,还是喜欢吃。这也是一种习性。我在幼年,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是吃蔬菜和野菜长大的。如果说,到了现在,身居高楼,地处繁华,还不忘糠皮野菜,那有些近于矫揉造作;但有些故乡的食物,还是常常想念的,其中包括“甜疙瘩”。甜疙瘩是油菜的根部,黄白色,比手指粗一些,肉质松软.切断,放在粥里煮,有甜味,也有一些苦味,北方农民喜食之。蔓荷的根部,家乡也叫“甜疙瘩”。两种容易相混,其食用价值是一样的。母亲很喜欢吃甜疙瘩,我自幼吃的机会就多了,实际上,农民是把它当作粮食看待,并非佐合材…  相似文献   

14.
人生三境     
《高中生之友》2010,(1):46-46
三个人走进商店.各自买了果汁、咖啡以及矿泉水,原因是他们各自喜欢甜味,又苦又甜的滋味,以及淡淡的感觉。  相似文献   

15.
人生三境     
三个人走进商店,各自买了果汁、咖啡以及矿泉水,原因是他们各自喜欢甜味,又苦又甜的滋味,以及淡淡的感觉.  相似文献   

16.
人能够品尝美食,秘诀在于舌头,暑假游玩环球嘉年华,也教我品尝了它的千滋百味。甜的味蕾分布在舌头。说到甜味,不禁令我想到,当我踏进“环球嘉年华”入口处的那一瞬间,心中的甜蜜真是无以言表:票价为30元,且可以换6个代币,便宜!这超低的价格玩超一流的乐园,简直是超值的享受,正对上了我这无产阶级的胃口。真是可喜可贺!仿佛整个人置身在蜜罐中。现在回味起来,还余留下许多甜味。酸味是甜味的邻居,它的味蕾分布在舌头两侧的后半部。人们总会将甜和酸连在一起,吾尝疑乎是,今以吾之经历,犹信。在环球嘉年华中有一款游戏,称之为“飞天椅”,它的…  相似文献   

17.
《母婴世界》2014,(6):112-112
让食物更美味的两个小秘诀 秘诀一:加一点盐 糖醋类的烹调品味虽然是酸与甜,但是添加少许的盐就能够去除异味;煮好的红豆汤加上一点盐可以解除甜腻感;甜又多汁的水果比如西瓜、菠萝加上一点盐,甜味就会更清爽了。  相似文献   

18.
杨丽 《小读者》2011,(1):67-67
我们通常说的味觉,主要有酸、甜、苦和成(辣可不是味觉,而是一种痛觉的表现)。我们对于苦味最敏感,其次是酸,接下来是成,而对甜味的敏感性最弱。  相似文献   

19.
植物甜蛋白     
一、植物甜蛋白的发现植物变味蛋白的发现导致了植物甜蛋白的发现.早在1852年,Daniell在西非发现Synsepalum dulcificum的浆果有使酸味物质变甜的奇异特性.经研究后发现,这种变味成分是一种糖蛋白,英文名称为miraculin.由于这种糖蛋白本身没有甜味,只起使酸味物质变甜的作用,所以称为变味蛋白.既然自然界存在变味蛋白,是否存在真正的植物甜味蛋白呢?为此,在60年代末,Inglett等受美国国际矿化物公司之托,在非洲作了大量的植物资源调查工作,得知当地人广泛食用的Dioscoreophyllumcumminsii和Thaumatococcus daniellii两种浆  相似文献   

20.
谁最甜     
世界上最甜的物质并不是糖类。糖精要比蔗糖甜500倍,但糖精不是糖而是有机化合物。1970年,科学家在非洲西部的丛林中,发现了一种名叫红果的植物,从中提取出了一种甜味剂——索马丁,它比蔗糖要甜3000倍,然而索马丁还不是世界上最甜的物质,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甜的物质是一种“蛋白质”。它比蔗糖要甜30000倍。在已经发现的二千多种甜味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