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周凌 《考试周刊》2012,(50):45-46
语感训练是语文教学研究中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叶圣陶先生曾说:"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有了这种准备,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可见,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而语感的培养更有利于语文的学习。随着语文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如何使学生具有敏锐的语言感受力,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学界的重视。那么,什么是语感呢?对此众说纷纭,不过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语感,是对语言的敏锐的感受力。这“敏锐”的程度因语文程度而异,哪怕是一首小诗,不同语文程度的人所获得的感受也是不同的。语感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成熟。  相似文献   

2.
语感是学生对语言所产生的最直接的感受和对语言形式及其意义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的能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有了这种准备,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  相似文献   

3.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长期、反复地感知、理解、运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自动处理语言信息的语文综合能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对于治事接物有用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这一论述,阐明了语感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基础地位。如果语感问题解决了,那么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领会、理解、运用能力也就提高了,其语文的整体素质也就相应提高了。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感训练是语文教学研究中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叶圣陶)。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感受语言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5.
蒋雨花 《成才之路》2012,(35):12-I0007
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有了这种准备,才呵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可见,沿感的培养是多么的重要。然丽,语感是要学生自己去品味、体验和感受的,教师不能包办代替。本文就如何住小学语文比较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规定,语文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而无论是理解还是使用,语言文字都和语感素质紧密相关。叶圣陶先生曾说:"一个人即使不准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对于治事接物都有好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可见,语感素质在整个语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我们在语言交际中,一方面要听和读,理解他人语言的情趣意蕴,准确把握他人语言的实际含义;  相似文献   

7.
仝开明 《学语文》2007,(5):46-46
语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学的认知方面的综合素质,在素质培养的过程中语感训练至关重要。叶圣陶先生曾经说:"一个人即使不准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对于待事接物都有好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可见语感训练在整个语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新课标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所以加强语感训练尤显重要。本文拟主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老先生留说过,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他的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而为鉴赏文艺训练语感,尤其是基本的准备。有了这种准备,才可以通过文字桥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这种契合就是指读者能从语句中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这种敏锐的感觉就是语感。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语感,  相似文献   

9.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规定语文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无论是理解还是使用,都和语感素质紧密相关。叶圣陶先生曾说:“一个人即使不准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对于治事接物都有好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可见,语感素  相似文献   

10.
语感素质摭谈●江西俞新华语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无论是理解还是使用,都和语感素质紧紧相关。叶圣陶先生曾说:“一个人即使不准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对于治事接物都有好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可...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先生说:"一个人即使不准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对于治事接物都有好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可见语感在整个语文教育中的地位。那么怎样培养语感  相似文献   

12.
语感就是语言传达的信息的感受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明确规定: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郭沫若说:"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对言语的敏感。这个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语感的培养,对于课堂教学很重要,叶圣陶先生曾说:“一个人即使不准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对于治事按物都有好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可见语感素质在整个语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叶圣陶先生也说:“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艺术,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对于培养小学生待人处事接物都有用处。为了鉴赏文章表达艺术,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有了这种准备,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灵相契合。”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而朗读训练是语感培养的重要手段,它对语感培养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可见,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加强朗读训练和语感培养。然而,如何深入理解朗读训练和语感培养并付诸实践,是语文教学研究工作的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本文就朗读训练对语感培养的主要作用、两者相互关系及实践的教学方法简述以下看法。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其主旨是培养学生文字语言的运用能力。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从哪方面着手,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吕叔湘老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叶圣陶老先生也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可见语感素质的培养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语感是什么 ?语感,是对文字语言的一种悟性,或说是一种文字语言的领会、理解能力,它是在长期规范的文字语言运用、训练的过程中,养成的带有强烈经验色彩的一种能力。   语感是通过文字语言直接作用于人的大脑,所产生的…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曾经说过,对于语言文字的训练,语感训练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可以不具备鉴赏文艺的能力,但是要加强语感的训练,因为这对于治事接物百益而无一害。所谓语感是一种能力,表现在对语言文字有个迅速、直接的感悟,是语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语感,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学生通过规范自己的语言表达从而培养的对文字意会的能力,语感并非先天形成,它是感性与理性的综合与统一。小学生的语感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语感及语感的训练,历来为语文专家们所倡导,当前,亦为愈来愈多的人所重视了。叶圣陶先生曾说:“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他的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好处。因为鉴赏文艺.训练语感尤其是基本的准备,有了这种准备.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叶老这话说得好极了,寥寥数语就把语感的作用以及语感训练的意义阐发透辟了。至于说语感的具体妙处,著名教育家夏丐尊是这样阐释的:“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中应当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如何整体把握文章的语感。众所周知,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于对学生文字语言的训练,而文字语言的训练的重点是对学生语感的训练。它们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中应当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如何整体把握文章的语感。众所周知,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于对学生文字语言的训练,而文字语言的训练的重点是对学生语感的训练。它们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9.
金加玉 《成才之路》2010,(36):I0011-I0011
语感是一切文字的基础,文字语言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通过我自身的语文教学,感到提高学生语感对语文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必须抓好语言学习,而无论是语言的理解还是运用都和语感能力密切相关。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