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题目叫《感谢书》。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这个人读书喜欢想自己。我是抱着从书本中寻找智慧、思想和方法的态度读书的。如果读书不与自己、与工作联系起来,学而不用,对我来说,读书就失去了大半的意义。"简单地说,就是读书同时读自己。书是养人的。古人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但是,"医愚"前提是"善读"。所谓"善读"就是必须吸收书中的养分,并融  相似文献   

2.
小时候,我特别听妈妈的话。妈妈让我好好学习,我就特认真地学。妈妈常骄傲地在外人面前夸我:"我家丫头这么小就爱学习,长大一定是个读书的料。"妈妈不知道的是,我一边看书,一边恨恨地想:"等我长大后,我再也不读这些破书了,不信,你就等着瞧吧。"  相似文献   

3.
我的读写情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长大了,成了一名教师,天天与书本打交道,并没有让我厌倦了书,相反,教学之余,我仍然喜欢读书。书读的多了,也拿起笔写读书心得或者生活随笔,渐渐地,我喜欢用读书与写作充实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长大了,成了一名教师,天天与书本打交道,并没有让我厌倦了书,相反,教学之余,我仍然喜欢读书。书读得多了,也拿起笔写读书心得或者生活随笔,渐渐地,我喜欢上了读书与写作,它们充实着我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我爱读书,尤其爱读一些经典著作。最近,我读了一篇名为《别饿坏了那匹马》的文章。文章讲的是一个酷爱读书的少年,因家境贫困读不起书,因此常去一位残疾青年摆的书摊前看书的事。一天,文章中的主人公在书摊前看书,被他父亲发现后狠狠地教训了一顿。父亲为使他能继续看书,便让他卖草料换钱。这一切都  相似文献   

6.
于永正 《青年教师》2009,(11):19-20
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题目叫《感谢书》。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这个人读书喜欢想自己。我是抱着从书本中寻找智慧、思想和方法的态度读书的。如果读书不与自己、与工作联系起来,学而不用,对我来说,读书就失去了大半的意义。”简单地说,就是读书同时读自己。  相似文献   

7.
风儿带给我凉爽,阳光带给我温暖,生活我快乐,读书则让我体会人问的真谛。闻花香是一种幸福,快乐地玩耍是一种幸福,读书更是一种幸福。我坐在海边的岩石上,倾听海风的声音,潮起潮落,我在读书;我躺在小草的旁边,闻着泥土的芳香,我在读书。我沉浸在书的世界里,依偎着书,咀嚼着书,在书香里慢慢长大。书籍就这样伴我成长。——题记  相似文献   

8.
书是甜的     
犹太人是一个爱学习、爱读书的民族,这是世人皆知,无人不晓的。在他们的孩子刚刚生下来不久,他们就在厚厚的书上涂上蜂蜜,让孩子趴在书上去舔。这预示着书是甜的,要让他们的孩子从小就爱读书。说来很渐愧,让我真正感受到"书的甜味"是在参加工作以后。那是在十年前,我带着自信与快乐迫不及待地从师范院校毕业,走向了社会,走向了我不屑一顾的工作岗位--一所农村小学。  相似文献   

9.
钱卫香 《快乐阅读》2013,(30):42-43
作为一位在农村从教十几年的语文教师,去年我有幸看到了特级教师于永正等人合著的《主题阅读三人行》这本书,让我有了拨开云雾见青天的突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这句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话语从没有引起我特别的关注,却在这本书中如雷贯耳般地振醒了我。特级教师于永正很直白地告诉了我们,孩子们的语文综合素养是孩子们读书读来的,并不是依靠老师每天在课堂上讲来  相似文献   

10.
家中窃读记     
正人们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的父母也经常让我读许多"正经书"。但我并不喜欢读这种"无趣"的书,而是喜欢偷偷看一些"闲书",因此,我就有了窃读的经历。有一天,我在屋里如痴如醉地读着一本《冒险小虎队》,我全神贯注地品味着,甚至连妈妈进屋都没注意到。当我还在津津有味地享受这本书的高潮部分时,妈妈一阵轰  相似文献   

11.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这就要求我们让学生在记忆的最佳时期多读一些美文佳句。若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能有效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宋玉 《初中生》2011,(2):40-41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我从小就喜欢读书,是书伴随着我成长。孩童时代的我是在妈妈讲的故事中长大的。那时的我并不识字,却很喜欢"读"妈妈手中的童话书。少年时代的我,最爱的是校  相似文献   

13.
正书籍是我生活中最好的朋友。每当拿起书,我就不想放下,沉浸在读书的乐趣中。读书让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看到有趣的事,我会发自内心地笑;看到感人处,我会情不自禁地留下眼"腹有诗书气自华’’我愿在书香中慢慢长大。  相似文献   

14.
小时候,我特别听妈妈的话。妈妈让我好好学习,我就特认真地学。妈妈常骄傲地在外人面前夸我:“我家丫头这么小就爱学习,长大一定是个读书的料。”妈妈不知道的是,我一边看书,一边恨恨地想:“等我长大后,我再也不读这些破书了,不信,你就等着瞧吧。”  相似文献   

15.
正很荣幸,我出生在一个爱学习、爱读书、爱写作的家庭。我的爸爸、妈妈是记者、作家,让我有很多机会接触到一些文化人,也让我有机会读到许多书,得到一些特别的教育。从小,妈妈就要求我背唐宋诗词,还让我背过《三字经》、《千字文》等。小时候的我还是个十足的"故事迷",经常缠着妈妈要听故事。长大后,我成了一个爱看书的孩子,逛书市、"泡"书店成为我最幸福的时光。每每捧起书,我就像饥饿的人遇到丰盛可口的饭菜,津津有味地品味起来。  相似文献   

16.
成为大作家     
正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我想长大后成为一个作家,可以写出精彩的故事。让我的朋友们都读我写的书,都爱读书。  相似文献   

17.
单眼皮叔叔知道,没有小朋友不喜欢看书的!记得比你们还小一些的时候,单眼皮叔叔最喜欢听童话了,常常缠着隔壁的大哥哥给我讲故事,听得如痴如醉。后来爸爸给我买了第一本童话书,是陈伯吹爷爷写的童话,让我自己读。那时候我最大的感受是,我可以像个大人一样读书啦,我长大啦,真棒!虽然那本童话书的插图很少,而且很多文章我不能完全读懂,但直到现在,我都念念不忘——因为这是我自己阅读的第一本文字书,它陪伴我度过了好多个温暖的夜晚,让我认识了好多字,让我知道了好多以前听都没听说过的事儿。闭上眼睛想想,学会读书真的好幸福啊!有一次,我碰到…  相似文献   

18.
读为所用     
<正>从小读书,长大教书,现在编书,将来著书,可以说一生与书结缘,读书便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看到过许多名人、伟人谈读书的感悟和体会,或惬意而随性,或深邃而专注,令我激动而深思,让我追羡而神往。回顾自己的读书生活,别有一番看法和理解,概括起来不外两个字:实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目的、价值取向,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岗位也会有不同的需求和关注点,读书的内容和方法也应当因时而异,适时调整和转变。  相似文献   

19.
<正>我喜欢那些富于冒险精神的书,它们告诉我的是我未知的而不是我已知的。还有那些孤独的书,它们必须孤独地读,孤独地领会和思考。读这样的书时,我想象我不是与千万人一起读书,那太热闹。读书的主要乐趣,我认为就是安静。不管有多忙,爱书的人总是会读书的。这其实不是"怎么办到"的问题,当一个人为生活所迫,说他没时间  相似文献   

20.
我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我在图书馆里读到了一本使我深受震撼的好书,书名叫《感悟父爱》。书中的这样一段话对我触动最大:“年少时,我们一直希望自己快点长大,能让自己真的可以去承受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