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新华社(前身是红色中华通讯社)走过了整整60年的历程。它从1931年11月7日诞生在中华大地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所在地江西瑞金的一座茅屋里,经过长征,到革命圣地延安的“窑洞通讯社”,到今天发展成为具备相当规模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世界性通讯社,阔步走向世界;它从第一次、第二次反“围剿”战斗中以缴获国民党军队的发报机、收报机装备自己,向沉沉的中华大地发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声音,到  相似文献   

2.
关于我国最早的通讯社,半个多世纪来,我国报学界大都认为是邵飘萍于民国五年在北京创办的“新闻编译社”。这是错误的。这种错误的说法首先出自戈公振二十年代写的《中国报学史》一书,书中说:“我国人自办之通讯社,起源于北京,即民国五年七月邵振青(飘萍)所创立之新闻编译社是也。”我查阅了一九三五年十二月出版的广州年鉴。其中“广州通讯社登记一览表”里就载有四个在民国五年以前创办的通讯社。现照录如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今昔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吴小如 《图书馆》2002,(1):91-92
《中华读书报》的一位读者因贾兰坡先生靠坐图书馆而自学成材 ,从而感慨今天到公共图书馆看书的诸多不便。他的结论是 :如果贾先生活在今天 ,只怕在图书馆里读书就没有那么方便了 ,然则能自学成才便要打个问号。这一看法我深有同感。我虽不是在图书馆里自学成才的 ,却由于坐图书馆而曾深深受益。以北图为例 ,我在那儿有两次较长时间阅读的机会。一次是 1935年至 1936年 ,我在私立育英中学(今第二十五中 )读书阶段 ;另一次是 1939年天津闹水灾 ,我侍先祖母避居北京 ,从暑期住到深秋水退返回天津 ,前后有三个多月。特别是 1939年 ,我因住在西…  相似文献   

4.
新华通讯社     
《新闻采编》2007,(4):33-34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召开。同一天,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即后来的新华通讯社)以“CSR”(“中华苏维埃无线电台”的英文Chinese Soviet Radio缩写)为呼号,开始播发新闻。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第一个以无线电通讯手段收发新闻的通讯社。这一时期,红中社与1931年12月创办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报是一个组织机构、两块牌子。红中社发布新闻的内容,主要是党中央和临时中央政府发布的重要宣言、声明、通告、法令等,以及革命根据地建设情况和红军战报、…  相似文献   

5.
新华社历史上第一次文字广播,可以追溯到1931年11月7日.这天,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开幕,新华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色中华社或红中社)成立,并首次对外播发新闻.红中社播发的第一批新闻,就是关于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消息及文件.  相似文献   

6.
1931年12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在江西瑞金创刊.它与之前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成立的红色中华通讯社(新华社的前身)是一个组织机构,一套人马,一般称红色中华社,简称红中社.  相似文献   

7.
我国最早的戏剧杂志,是1904年在上海出版的《二十世纪大舞台》,主编陈去病。我国改良派狄楚青1904年在上海出版的《时报》,首创分版编辑,掺用大小字排印“时评”。我国第一家通讯社——中兴通讯社,1904年在广州创办。美商经营的天津美烟公司1906年出版的《北清烟报》(月刊),是我国最早的企业报。我国最早在国外创办的通讯社,是1908年李盛(钅圣)、王慕陶在比利时创办的“远东通讯社”。  相似文献   

8.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开幕。当晚,新华通讯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成立,并首次播发新闻,报道了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消息及有关文件。红色中华通讯社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创建的第一个用无线电台播发新闻的通讯社,它与同年12月11日创办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是一个组织机构,一套人马,对外一般称红色中华社或红中社,也曾用过红中通讯社等名称。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文字广播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叶坪开幕.当晚,新华通讯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色中华社或红中社)成立并发布新闻(见图1).红中社隶属于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她播发的第一批新闻,就是关于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消息及文件.红中社播发新闻的呼号为CSR("中华苏维埃无线电台"的英文名CHINESE SOVIET RADIO的缩写).这个呼号一直被新华社沿用到1956年9月改用汉字模写机发布新闻.  相似文献   

10.
日前,山东省高唐县档案馆在清理库房内“沉淀”档案时,共整理出2个全宗9卷30件民国36、37、38年的革命历史档案。 这部分档案主要包括高唐县中华民国36年(1947年)所辖10区中除四、七、十区之外其他7个区村庄的被斗户情况表(统计表、调查表)、献田献物产调查统计表、在覆(复)查运动中逃跑人员统计表;永智县(1949年改为清平县,今属高唐县)一区(今清平镇)中华民国37年的各村庄《公负登记总结表》即麦季征收负担册,中华民国38年的各阶层斗争抽动总结调查表、区公所工作报告、人代会总结材料、人民公审倒算地主大会记录、党员登记表、中农土地名…  相似文献   

11.
瞿秋白在《红色中华》报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在瑞金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选举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会议开幕的当晚,新华通讯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成立并发布新闻。 同月,中央苏区还召开了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关于提高党内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12.
新华社的前身是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创建的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红中社与当时的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报(1931年12月11日创刊)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相似文献   

13.
宁夏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和沿海、内地省份相比,严重滞后。直到1926年,在当地编辑出版的第一家报纸才和读者见面。但这张报纸并非地方报纸,而是在我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高潮中由国民军(冯玉祥部)总政治部主办的《中山日报》。此后,又先后出现了《宁夏醒报》、《宁夏民国日报》、《扫荡简报》、《贺兰报》、《固原日报》、合计6种报纸(《额济纳旗简报》未计入,因此地今属内蒙古自治区)。 期刊的创办始于1935年的《贺兰》半月刊,此后还创办过《宁夏画报》(抗日周刊)等近二十种刊物。 这期间,宁夏还先后设立过三家通讯社(中央通讯社宁夏分社、西夏通讯社、贺兰通讯社)和宁夏省广播电台  相似文献   

14.
信息窗     
我国的通讯社简况   中国人自办的通讯社起始于 1904年,到 1947年,全国共有各类通讯社 647家,除了国民党办的中央通讯社和共产党办的红色中华通讯社 (新华通讯社的前身 )外,多数通讯社的规模都很小。特别是其中的不少民营的通讯社,往往一块钢板两三个人就能办起来。新中国成立后,通讯社一律由国家经营,保留下来的只有新华社和中国新闻社两家。在 50年代以来的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两家通讯社只有国内 6个总分社, 28个分社,外加香港分社和志愿军分社,工作人员仅 2000来人。经过 50年的努力,现在的新华社已经拥有 32个国内分社,…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一些新闻刊物上有文章或资料提到: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个通讯社是邵飘萍1918年在北京创办的新闻编辑社.而据方汉奇的《中国近代报刊史》载,已知的最早的国人办的通讯社,是1904年在广州创办的"中兴通讯社"(见1934年《广州年鉴》).这个通讯社比新闻编辑社时间上要早十四年.其实,在邵飘萍创办新闻编辑社前八、九年中,我国国人自办的通讯社已先后创立不下二十家.如1909年李盛铎、王侃叔等在比利时创办的远东通讯社,1912年1月创办于广州的公民通讯社,同年九月于上海创办的民国第一通讯社,同年11月于广州创办的展民通  相似文献   

16.
1984年10月10日,南京中华民国史研究会在南京中山陵园正式宣告成立。 南京中华民国史研究会是由南京地区民国史研究工作者组成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它的宗旨是,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和百家争鸣的方针从事民国史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的通讯社10年来有所增加,现在有90个主权国家有通讯社,但是还有40国(其中25国人口在100万以上)没有通讯社。所有的通讯社都不仅向报刊,还向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供应国际新闻和国内新闻。在50国中,通讯社是由国家控有或指挥的,在另外40国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通讯社是由一些报纸(有的是广播电台、电视台)共同控有的或津贴的组织,或是独立的公司(有的是由国家创设的)。各地区的通讯社之间,  相似文献   

18.
2010年10月,江苏省档案局开展第三次省级珍贵档案文献的评选工作,全省范围内共有17件档案文献入选,其中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上报的张炽烈士家书引人注目。张炽,字子昌,化名童阿昌,云南路南(今石林县)人,云南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1924年考入北京民国大学,1925年加入中国其产党,历任民国大学支部书记、北京地委西区委员、大连地委宣传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又是新华社创办80周年。在捧读刚刚问世的《新华通讯社史》第一卷(1931~1949)的同时,又翻阅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19~1949)。两书互相参阅,发现凡党史中的重大事件在《社史》的相应章节中几乎均有不同程度的反映,真乃一部社史,半部党史也。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革命根据地,新华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以CSR(即Chinese Soviet Radio之缩写,意即中华苏维埃无线电台)为呼号开始播发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天胜利召开的消息。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家日报的编辑,每天晚上都必翻阅通讯社播发的新闻稿件,每次都看到那么几篇在题头注明“供晚报”字样的消息或通讯。对于后者,几年来总是见题即止,置之一旁;既然与日报无关,何苦消耗时间。日报和晚报,在内容上和风格上本应有所区别,对于通讯社周到的服务,从心底里表示感激。然而,事实却又叫人将甚浓的感激之情冲淡,甚至猛生着一些疑问来。最近的一个多月,为从通讯社的“供晚报”稿中汲取一些信息,增长一些见识,也对它们一一认真拜读。于是发现,它们与通讯社统发给全国各家日报的东西,往往是无甚区别的,心想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不妨试举几例: 1990年12月5日晚上,我信手从通讯社发来的一厚叠稿件中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