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文言文阅读题型虽有调整,但分值仍是20分。严格地说,古诗词的阅读鉴赏题也属文言文考查的范围,占6分。默写的名句名言一般也出自古代诗文,4分,可见文言文阅读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和地位。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150分)由三部分组成:文言文(42分),现代文阅读(48分)和写作(60分)。从所占的分值来看,作文占40%,现代文阅读要占32%。对于初三学生而言,平时备战中考,一怕写作文,平时测验或月考,学生得分通常为百分之七十五左右,其次就是怕阅读部分,在这部分的得分比值通常仅为百分之六十左右,可见,现代文阅读是中考语文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3.
今年上海春季高考阅读部分占80分,其中现代文阅读部分占38分,文言文(包括古诗词)占42分,可见文言文教学依然占据阅读教学的半壁江山,因此,总结文言文考试中出现的问题,不仅有助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避免发生类似的问题.而且有助于指导文言文教学。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9,(80):27-28
语文考试有其本身的规律,我们应该合理掌握"少教"与"多得"之间的关系,作文技巧少教,注重阅读层面的多得,考试便能得心应手;现代文学作品"少教",力争在文言文层面"多得",便直指考试"七寸";课堂之上答题练习的内容"少教",力争在语文核心素养层面"多得",学生的考试便多了几分保障。"少即是多"是芬兰教育的解码,也是轻松考试的旨归。  相似文献   

5.
关于语文考试,坊间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读不懂的考分高,读得懂的考分低。这说的是现代文阅读比文言文阅读考试得分反而低。现实情况确是如此。在文言文、现代文、作文这  相似文献   

6.
谢灏 《广东教育》2006,(10):45-46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明确要求同学们必须具备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在高考卷中.文言文占着相当大的比例,成为举足轻重的一大板块,故从实用的角度看,同学们有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7.
闵逖 《中文自修》2006,(4):10-11
2006年中考语文有何变化? 分值与考试形式的调整 2006年中考语文在2005年的基础上试题基本保持稳定。所不同的是试卷的分值由原来的120分调整为150分。考试形式为闭卷.采用试卷与答卷分开。试卷的构成、分值及难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有一定的调整。试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阅读;第二部分为写作。所有试题统一排序.用连续的阿拉伯数字表示。试卷的分值;阅读部分总分约为87分左右(其中文言文约38分左右,现代文阅读约49分左右).作文约80分。写字分3分。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明确规定:中学文言文的最终目标是"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考试说明》对"阅读浅易文言文"作了具体说明,其中对文言文翻译作如下表述: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文言文翻译是语文考试中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明确规定,考生能阅读浅显的文言文,且分值为19分。那么,作为考生,如何在短时间内有效地阅读文言文呢?笔者根据多年担任高三语文教师的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朱玲娟 《教学月刊》2006,(12):53-55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文言文阅读是当前初中语文学业考试的必考内容,在整卷150分中约占15%的比分。文言文阅读相对来说题型变化较少,主要从理解和积累的层面去检测,因此通常被认为是中考语文的“抢分题”。又因为文言文阅读检测材料课内外兼有,往往是课内、课外各一段(篇),而即便是来自课外的阅读材料也是与《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推荐篇目“程度相当”.适合学生阅读,而且常常是材料在课外,答案在课内,是考查对课内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举例来说,《2006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业考试(嘉兴卷)》文言文阅读题:  相似文献   

11.
赵国良 《课外阅读》2011,(6):287-287
当今,我们的教学制度在不断改革,但招生制度还是停留在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参考依据的层面上,所以考试成绩对学生来说显得十分重要。在广东省初中升高中的语文考试中,作文分是50分,占了试卷总分的“半壁江山”,比某些科整科成绩权重还要大,故此,作文得分的高低对学生的升学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我们语文教师应重视作文教学,特别是要作好考场作文技巧的指导。对于如何写好考场作文,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二、把握难点文言文翻译、古代诗歌阅读、文学作品的阅读、作文,可以说是高考语文的难点。(一)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3句共计10分,在文言文阅读中的比重很大。可以这样说,翻译得分不理想,文言文阅读  相似文献   

13.
今年上海春季高考阅读部分占80分,其中现代文阅读部分占38分,文言文(包括古诗词)占42分,可见文言文教学依然占据阅读教学的半壁江山,因此,总结文言文考试中出现的问题,不仅有助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避免发生类似的问题,而且有助于指导文言文教学。笔者参与了今年春季高考的语文阅卷  相似文献   

14.
刘学英 《学周刊C版》2011,(6):193-193
文言文阅读占据高考语文阅读部分的半壁江山。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广和不断深入,对文言文的考察力度在逐步加大如2009年新课标山东卷文言文考查总分为22分,比全国卷多了三分。相对于现代文阅读而言,文言文试题平稳,得分相对较易,因此是学生高考得分的一大亮点,也是学生在高考总复习中不可忽视的一大环节。  相似文献   

15.
2009年,南宁市的中考语文试题中,文言文的赋分达30分(其中默写占10分,课内文言文阅读占13分,课外文言文阅读占7分),2010年文言文的赋分为28分,其他省市中考的文言文赋分也在30分左右。可见,文言文在初中阶段占有不少的分量。  相似文献   

16.
为了真实地反映学生的阅读、表达水平,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根据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2002年全国卷文言文试题增加了翻译题,即让考生直接书面翻译文言文句子,分值由5分增至2005年的10分,并在《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相似文献   

17.
2004年《语文考试说明》已经颁布,“三大变化”已广为人知,“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新增两个考点,“古诗文阅读”主要是增加文言文阅读的难度或者是文言文的分值。为了帮助广大考生从容应对《考试说明》的变化,更好地领悟《考试说明》的精神,使语文复习的有效性得到加强,我们特刊发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在近10年的高考中基本稳定.命题形式也渐趋灵活、成熟,2004年高考文言文的赋分高达20分,是整份试卷中仅次于作文的一大板块。纵观历年的高考题.可以归纳出文言文阅读的四种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08年《考试手册》中明确指出:“文言文”占语文总分的比例约为40分。这一表述,考生要注意两点:一是所说的“文言文”概念为泛称,它包括三个部分,即名篇名句填空、古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二是“约占”一词不是“定指”40分,而是大概,从2006年和2007年高考题来看,都是42分。显然它比现代文的比例略大,2008年也将维持这一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20.
阅读理解是语文考试的重要形式,深刻影响全卷的得分。以2012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为例(下同),如果将全卷涉及阅读理解的题目,包括非连续性文本(即材料分析、漫画解读等)、古诗文、文学作品、论说文等部分累加起来,占76分之多,甚至超过了写作70分的分值。但是,学生对此往往束手无策,听天由命。可见,突破阅读理解的瓶颈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