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生物教学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生物学习中“弱势群体”的存在,这类学生对生物学习毫无兴趣,分数极低,基本游离于教学之外.教师对这类学生先“望而生畏”,后“知难而退”,最终使这些学生不得不退出生物学习的舞台.从一个年级段来看,这类学生不占少数,影响整体成绩,应该引起生物教师的关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导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在生物实验过程中,其本身就包容着“研究性学习”,生物实验最易与“研究性学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能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变学生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探究。实验教学是“研究性学习”最好的舞台。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可以使课堂实验教学主要由“巩固型实验”、“验证型实验”衍生出一些新的类型,如“问题型实验”、“探究型实验”、“设计型实验”等。现结合几个实验来分别加以说明。1问题型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由教师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3.
人的心理结构是由智商和情商构成.智商直接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人智慧高低的重要表现,是学习活动的“硬件”.情商是人在活动时除智商之外的一切心理活动因素.主要是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他不直接介入学习过程.但能引导和激发智商,发挥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着的作用,推动着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是“软件”.  相似文献   

4.
刘宗慧 《科学教育》2007,13(4):73-74
新的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新课程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新课程正在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生活,新课程也在改变着教师的教学生活,教师应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让自己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在这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尤其像生物这种不属于中考学科的课堂,学生的“插嘴”现象更容易出现。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如何把学生的“插嘴”作为一种资源,让生物课堂更加精彩呢?  相似文献   

5.
“饭前开胃菜”的特点是菜肴数量少.具有开胃作用,能提高食欲.课堂导入就如一道“饭前开胃菜”.是一节课的起始环节.是将学生由非学习状态转入本堂课学习的准备阶段,也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整节课的教学效果。一个死板、落入俗套的课堂导入则好.比一道难吃的“饭前开胃莱”.不但不能增加食欲.反而败了胃口,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大减。本文从课堂导入的方法和原则入手.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生物》(七年级上册)《生物》(七年级下册)《生物》(八年级上册)《生物》(八年级下册),对初中课堂导入技能加以详细地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6.
生物虽然离我们生活较近,但是上课时往往感到比较抽象,学起来容易产生“厌腻”情绪,面对这种情况.教师有责任把它与学生拉近.让学生直接观看到各种各样生物的发展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愿意去学:去探索。去求知。有效的做法是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把抽象的生物知识兴趣化。直观化就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媒体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不断推进,新的生物课程改革已进入实验阶段。高中生物新课程受求评价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评价学生对生物技能的形成和运用,评价学生掌握生物科学方法及进行探究活动的质量,评价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就是说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评价不再拘泥于生物学习中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也注重生物学习中的“过程和方法”,更关注生物学习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些改革的重点与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完全符合。  相似文献   

8.
朱国兵 《考试周刊》2013,(80):166-166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与“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就是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尤其是在当前,部分地区中考暂不考生物,不少学生把它当做负担。在此情况下。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积极思维、主动学习.就变得异常重要.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使其在生物教学中产生兴趣.  相似文献   

9.
虞松勤 《考试周刊》2011,(64):172-172
探究性学习,不仅是学习方式的简单转变.而且包含着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深意和期待。以往的教学,偏重于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机械记忆,以及解题的技能技巧:忽视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出现了所谓的“高分低能”和书呆子现象。本文分析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周剑 《中学理科》2005,(7):60-61
一、引言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些教学新理念,其核心无疑是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学生得从“接”、“受”、“听”的被动学习者转变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另一方面,教师要创设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智力和交往环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结合我十几年的教学体验,我觉得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适当引入学导式教学法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体现新课标的新理念是有很大益处的.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学生探究性学习.”在分析生物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面临四大困难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师培训提高、创造探究条件、设置生物学史作为探究素材、自主探究的五大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们的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教学实践中学生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学习方式是本次教学改革要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社会要求人们必须“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和“学会创造”。因此.为了使学生学会“生存”、“关心”、“学习”和“创造”之法.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改变我们老一套的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方式,采取主动“辞旧迎新”的态度,在我们的教学中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把学生培养成学习的真正主体。  相似文献   

13.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的课业负担十分繁重.数学作业是连接“教”与“学”的重要桥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挥着“温故而知新”的作用.为了让学生回归本真,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保障学生的全面、健康、持续发展,国家颁布了“双减”政策.“双减”政策要求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设计作业,在作业“减量”的过程中实现“提质”.然而从当前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的小学数学教师主要布置大量机械的、重复性的、不符合学生学习能力的数学作业,忽略了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设计创新型的作业,从而加重其心理负担,导致减负增效未能落到实处.基于此,文章立足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了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问题的成因,提出了“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程精神的指导下,现在的课堂教学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以人为本”、“终身学习”、“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学的生动有趣,学的更具有现实意义,真正做一个学习活动的主人,“活动化”教学的意识和模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物新教材学生课堂探究实验很多,这充分体现了生物教学大纲指出的“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努力创造实验条件,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完成大纲、教材规定的课堂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素质和生物教学质量,是我们生物教师的责任。我经过多年的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张海英 《学语文》2010,(1):54-54
“一支粉笔打天下”,教师“一言堂”、“满堂灌”,这是传统的课堂:纵观当今的语文敦学,课堂已悄然改变,学生自主思考着,学生合作探究着,一起走向语言,一起走近文字,一起享受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需要探索一种能够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以促进学生形成一种真正的语文能力.帮助学生学习其他科学,使学生发展个性,健全人格.并形成一种继续学习能力。阅读教学担负着构筑学生“精神家园”、重塑学生“个体人格”、净化学生“灵魂世界”的重大使命,这深刻地揭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重视埘生物学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倡导学生在动手和动脑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全面达成课程目标。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措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开展生物观察、生物实验、生物涮查、生物探究,生物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以活动促发展。“活动元”教学模式恰恰与这一要求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荣海 《中学理科》2005,(8):62-62,68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强调:“改变(过去)课程实施过于慢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是实现这个要求的实践性课程.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且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这种学习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意识.笔者结合当前生物教学的现状,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理论,有一定的收获.下面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20.
马弘 《广东教育》2003,(2):26-26
编制“档案”的目的是真实地记录学生学习全过程和成果的有关信息,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物档案袋”主要是逐步收集伴随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各种收获。以生物科为例,比如:1.关于生物学在生活科技中的应用方面的资料收集。包括生物的最新科技信息、图片和照片、剪报等;2.对生物学某个领域的探究报告或如何设计实验探究某一知识,如“污染与植被的变化”“昆虫的触角的作用”“青蛙的发育”“动物条件反射的建立”等;3.关于“爱护环境,保护共同家园”“鱼类的新型养殖”等的小文章、小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