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五册怎样理解词语用词要准确读懂每一句话把句子写通顺第六册注意句与句的联系怎么说就怎么写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相似文献   

2.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流程是从具体(语言)——概括(内容),再从概括(内容)——具体(语言),两个过程不断反复的辩证统一。读段,要一句一句地读,把一句一句的话分得清清楚楚,弄懂每个词每句话的意思,要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读到一层意思停下来想一想,一层层意思读下去。读完了,回过头来,想想整个段写什么。这就是从具体到概括的思维流程。这个阶段,既要理解具体词句,读懂每句话,又要重视引导学生概括,概括句意,了解句间联系,概括每一层意思,每一段意思。如人教版第五册<美丽的小  相似文献   

3.
小语大纲对三年级段的训练提出明确要求:第五册要求学生“了解一篇课文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一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整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第六册段的训练重点是:“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而所有这些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是凭借教材,依赖教材来进行的。训练的因素蕴含于一篇篇的课文之中。例如第五册《翠鸟》一课中的第一自然段描述了翠鸟的外形。教学这一段时,要通过让学生分析了解句子的意思,渗透连句成段的阅读能力及逻辑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4.
抓好分段的起步训练龙城镇祖庄小学张凤英五年制教材第五册《李时珍》一课后面的作业中,开始要求学生“按照下面的意思给课文分段”,这标志着在前九组教材着重帮助学生理解自然段内部句与句、句与段联系的基础上,向理解自然段之间的联系过渡。这是三年级段的训练的第二...  相似文献   

5.
《做风车的故事》一课在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安排在第五册的最后一组,这组课文的读写训练重点是段(自然段)的训练,即“读懂课文的每一段话”;“学习把一段话写清楚”。中年级段的训练是以低年级词句训练为基础的,同时又要为高年级连段成篇打基础。因此,段的训练要注意瞻前顾后,加强训练重点之间的过渡与衔接,体现训练的层次性,从而使训练相互联系,扎实有序。 《做风车的故事》一课的教学,要指导学生在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的基础上,了解作者是如何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写清楚的,从而学习阅读自然段的方法,同时初步学习自然段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段的训练层次性勾勒1.“九义”小语教材对段的训练安排有明显的层次性,即训练的循序渐进性。第五册安排为自然段训练作准备性训练,主要解决四点:①全文几段;②段有几句;③每句意思;④全段意思。第六册正式进行自然段训练,主要解决五大问题:①段有几句;②每句意思;③句与句联系;④分层、层意;⑤全段意思。第七册在巩固第六册训练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意义段的训练,主要是训练两点:  相似文献   

7.
(学生读完第三自然段中的第八句。) 师:这句话中的“受益匪浅”是什么意思? 生:受到了很深的教益。 师:对!那么作者受到了哪些教益呢?请同学们再读第九句,想想这句话写了几层意思?强调了哪一层意思?联系课文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其意的?  相似文献   

8.
段是三年级的训练重点。三年级上期段的训练,应放在理清自然段内部的联系上,即一句一句的话是怎样连结成段的?各自然段讲的主要意思是什么?为以后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打下基础。《我的弟弟》(第五册第9课)这一课段的训练,可作如下设计。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组课文由两篇看图学文、龄前一篇讲读课文、一篇阅读课文组成。本组课文要使学生认识自然段中的句与句是有机联系的;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说话、写话的能力。一、教学要点段的训练是三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学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在理解每句话的基础上掌握一些组段方法,读懂自然段的基本结构,为今后学习分段、归纳段意作准备。二、教学方法与步骤本单元的教学要把握课文类型特点,做好整体设计。1、预习课文,提示学法。布置预习时,教师出示的预习提纲要渗透学法,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周总理的睡衣)自学…  相似文献   

10.
《跳水》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四组教材的第二篇讲读课文。本组课文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注意事物的联系”。进行《跳水》这篇课文的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句、段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人...  相似文献   

11.
三年级以段的训练为重点,这是区别于其他年级的主要标志.第五册进行初步的分段训练,侧重自然段的训练,要求学生由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到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由了解每个自然段内句与句之间的逻辑联系到了解每个自然段之间的逻辑联系.第六册则侧重结构段的训练,要求学生不但要了解自然段之间的逻辑联系,还要了解结构段与全篇的联系,向篇过渡.  相似文献   

12.
第一课写事物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指导学生多观察和会观察,并且能够把所观察到的事物真实、具体地写下来。联系课文第八册读写例话《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一要真实,二要具体》以及相关的课文;第八册  相似文献   

13.
小学三年级应以“段”作为训练的重点。进行这项训练,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懂得一句话一句话联起来就是一段话。要求学生将课文一句一句断得开,能从一句话一句话的意思,领会一段话的内容。其次,要让学生将课文一段一段分得开。通过领会一段一段的意思后,再理解一篇文章的内容。第三,要学生懂得在一段话里,意思是一层一层地讲的。一篇文章,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分成几个意义段,每个意义段的内容又是一层一层讲的,可以分为几个小段。这一步训练的要求高一些,要在以上两种训练的基础上进行,这是三年级下期的重点训练,是为以后四、五年级篇的训练作好准备的。进行分段训练是为了理解课文内容,分辨内容的主次,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分段的过程实际是逻辑思维训练的过程。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的内容比较简单,结构也不复杂,而且多数都是记叙文,一般都根据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即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的。教这些课文,可采取下述一些办法来进行段的训练。一、用段落提纲提示的办法进行分段训练。语文第六册部分课文的课后作业题里,有关于段落提纲、段落大意或小标题的段的训练材料。如第16课  相似文献   

14.
语文二册38课《学画》,生动地记叙了古时候王冕刻苦学画的故事,表现了王冕热爱大自然,勤奋好学的精神。假如我教《学画》,打算这样处理: 课文共分三段,即原文的三个自然节。第一段,写王冕家里很穷,但他能一边劳动,一边学习。这段共有四句话:第一句交代人物姓名,第二句写王冕苦难的身世,第三句  相似文献   

15.
全面回顾抓住重点小语第六册第一单元教学建议隆德县教研室仇千记小语第六册第一单元教材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任务,一方面对第五册语文“读懂每一句话,把句子写通顺”的训练重点进行复习与巩固;另一方面为第六册语文“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意思”做了过...  相似文献   

16.
《高大的皂荚树》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四组教材中的一篇讲读课文。对讲读课文的理解,大纲中明确要求:能理解含义较深的词句,能抓住重点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能了解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联系。根据大纲要求,学习《高大的皂荚树》就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深刻理解皂荚树外观的高大和它一年四季给同学们带来的方便、欢乐,从而体会出皂荚树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即皂荚树内在形象的高大,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还要注意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我们常常碰到语文课文后面这样一些题目:“读下面句子,体会它们的含义”“说说下面的句子的意思”。对这“含义”或“意思”,粗粗一想,似乎不难,无非要求说出句段所包含的意思,但细细想来,便会发现这“含义”“意思”的概念比较笼统,而出现的具体句段却各种各类,体会时所要求思考的角度又并不统一。学生往往看到此类题目后,无从入手,不知道如何去想、去体会、去理解。我把语文课文第十二册、十一册中的这类例句集中分类归纳后,总结出了一些常见的理解方法(或称理解的一般角度),介绍如下: 一、把句段与前后文联系起来、与全文内容联系起来考虑、体会,做到“句不离章”,避免孤立地、割裂地对句子进行理解。  相似文献   

18.
《高大的皂荚树》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四组教材中的一篇讲读课文.对讲读课文的理解,大纲中明确要求:能理解含义较深的词句,能抓住重点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能了解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小语第八册第六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是“一边读一边想”。这一训练重点是第二组训练项目“怎样读懂一篇课文”的继续和发展,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文章字面的意思,还要熟读深思,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高大的皂荚树》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四组教材中的一篇讲读课文.对讲读课文的理解,大纲中明确要求:能理解含义较深的词句,能抓住重点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能了解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