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沈杠云 《广东教育》2011,(10):68-69
“绘本”一词来源于日本,英文称“picturebook”,是一种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甚至完全没有文字而全是图画的书籍。绘本主要以儿童为读者群体,属于一种特殊的儿童文学样式,是绘画和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其基本特点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文字大都简短、浅近。  相似文献   

2.
颜朝霞 《小学语文》2009,(11):31-33
绘本,英文称“picture book”,日本称“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我们称之为“图画书”。它是由图画和文字共同来叙述故事的,图画和文字呈现出一种互补的关系,缺一不可。文字可以讲故事,图画也可以讲故事。  相似文献   

3.
“插图”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定义为“插在文字中间帮助说明内容的图画,包括科学性和艺术性的”.一般是指依附在以文字为主的书刊中的图画.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成果主要是依靠文字与图画资料的形式传承至今.文字与图画是我们后人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汉字的基本构造单位是由图画抽象而成的象形单位。汉字源于图画,由原始的图画演变而成。原始的“实物记事”、“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只是文字产生以前的孕育方式,不能演变成文字。从岩画到示意图到象形文字,表意较清晰的文字慢慢出现。中国的三种文字形式:象形文字、象意文字和形声文字,受到图画巨大且根本的影响。中国汉字的四个演变阶段:古文、篆书、隶书、楷书,也与图画有着十分密切而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英文称“picture book”,日本称“绘本”,我们称“图画书”。它是由图画和文字共同来叙述故事的,图画和文字呈现出一种互补的关系,缺一不可。文字可以讲故事,图画也可以讲故事,即图文合奏。如同戴维·刘易斯在《阅读当代图画书:图绘文本》一书的导论中所归纳的一样长久以来,对于绘本这种形式的基本特征取得了一个广泛的共识,  相似文献   

6.
一、第一把金钥匙:“画字成图”巧记汉字
  汉字有六种造字方法,即象形、指示、会意转注、假借和形声。文字学家唐兰先生曾指出:“文字本于图画,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在绳结记事的劳动过程中发明了用图画记事的方法,当时的图画就是汉字的雏形,并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象形字。由于刀刻的需要,图画演变成了横平竖直、整体呈方块形状的汉字。如:人教版小语第一册识字“日耳目”一课:“口”“耳”“目”“日”“月”“火”等,这些字到现在仍保留着图画的痕迹。  相似文献   

7.
绘本,也称图画书,是孩子们十分喜爱的一种儿童读物。加拿大学者佩里·诺德曼认为:“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着三个故事:一个是文字讲述的故事,一个是图画暗示的故事,还有一个是文字与图画相结合而产生的故事。”显然,诺德曼所说的“第三个故事”,  相似文献   

8.
一、定义 绘本。英文称“PictureBook”,日文称“绘本”。指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甚至完全没有文字而全是图画的书籍。一般每个故事30页左右,每一页都以图画为主,文字大,形式有趣,符合儿童认知的特点,深受儿童喜爱。绘本不同于其他图画书。  相似文献   

9.
中国汉字的基本构造单位是由图画抽象而成的象形单位。汉字源于图画,由原始的图画演变而成。原始的“实物记事”、“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只是文字产生以前的孕育方式,不能演变成文字。从岩画到示意图到象形文字,表意较清晰的文字慢慢出现。中国的三种文字形式:象形文字、象意文字和形声文字,受到图画巨大且根本的影响。中国汉字的四个演变阶段:古文、篆书、隶书、楷书,也与图画有着十分密切而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车晓义 《文教资料》2005,(16):185-186
“图文转换”是近年来各地中考较为热衷的一种题型。“图文转换”一般分为图表与文字、图画与文字转换两种。即把图表或图画中的内容按一定的要求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此类题型综合性较强,能考查到学生的阅读图表(漫画)、理解、分析、比较、归纳、文字表达及联想、想象等能力,因而较为流行。下面仅以几个例子略谈这种题型的解答方法。  相似文献   

11.
图画书,也叫“绘本.”是指一种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主要或全部用图画讲故事的一种书籍.绘本作为幼儿人生中的第一本书,它本身具有的独特魅力——精美的画面、简练的文字,以生动、有趣吸引着孩子的好奇心,为幼儿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  相似文献   

12.
“女书”是一种在“性别”概念上代表性非常强的文字形式,是只有女人能看懂、专为女人而创造的文字。以“女书”为元素,将“女书”的“形式、载体和语言应用”与现代汉语文字进行比较,同时在特征上与外国文字进行对比,通过文字和文字之间的比较,从他们的共同和不同点看到文字和图形一样有着“外放”因素的存在。从“女书”的传承探讨文字是“内敛”和“外放”的综合体,它并不仅仅是内在含义的载体,同时也拥有着外在的表现,外在的表现附加上深厚的文化基石,使得文字不仅拥有图画一样的表现潜力,并且能更加立体和深刻的表现主题。并根据现代设计中的文字和图形,从文字的形式的转变以及文字和图画的相互配合和转换等方面,提出了怎样将文字的“外放”放大,让人们更加关注文字。  相似文献   

13.
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是人类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人类都曾经过一段无文字时代,口耳相传。到后来有了传说中的结绳、契刻或图画符号来帮助记忆,被认为是早期的图像文字。各种文字的开始,都可溯源于图画,即从“象形”开始,但大多数国家的文字走向表音文字的道路,虽然古代埃及、苏美尔、克里特等文字也是表词文字,但早已不复存在,而中国的汉字却沿着“表词”的道路发展下来,全世界也就只有汉字一种了。  相似文献   

14.
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读本,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日本儿童文学出版专家松居直作了非常形象的注解:"文字+图画=带插图的书,文字×图画=图画书"。顾名思义,绘本是一种适合低幼儿童阅读的,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甚至完全没有文字而全是图画的书籍。它具有贴近性、艺术性、文学性、文字  相似文献   

15.
“写话”是学生学习书面表达初级阶段的“内容”和“方式”。低年级学生口语表达尚且有待提高,写话更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畏难怕写的负面情绪更会影响写话表达。因此,教师需要从儿童兴趣出发,提供大量可供儿童“留心观察的事物”,如精心选取的绘本图画,加上有效指导,让他们乐于表达,喜欢写话。绘本是我们平时看到以图画为主的故事书,主要以图画给学生展示故事内容,画面形象生动,色彩鲜明,在图画的旁边配有文字。绘本既是图画与文字的结合物,也是从图画到文字的过渡,它最能启迪学生的想象力,绘本中不仅仅文字是故事,图画也是故事,文字和图画用不同的方式来讲同一个故事。借助绘本,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进行“读写绘”相融合的教学形态(读——读书,写——写话,绘——绘画涂鸦),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力、想象力和表达力,让儿童享受读书的智慧,写作的精彩,涂鸦的乐趣!  相似文献   

16.
绘本是一种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甚至完全没有文字,全是图画的书籍。心理学研究认为,4岁左右是图形认知的关键期,孩子从绘本中获取故事的能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孩子在有效阅读中,逐渐熟悉并理解画家的艺术语言——“视觉文字”。这对幼儿来说,特别具有学习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严娟 《辽宁教育》2014,(9):35-37
一、关于绘本的理解 1.什么是绘本? 百科名片中对绘本的解释是:绘本,英文称Picture Book,日文称“爱好恩”,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即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兼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但绘本不是简单等同于“有画的书”,它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特别强调文与图的内在关系.文字与图画共同担当讲故事的重要角色,图画不再仅仅是辅助和诠释文字的作用.彭懿教授著的《绘本——阅读与经典》一书中对绘本的定义是: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的.在绘本里,图画是图书的生命,甚至有很多绘本是一个字也没有的无字书.此外,绘本还强调画面的连贯,在规定的几十页中,画面要形成一个连续的视觉映像.  相似文献   

18.
[引导文]一提到“看图作文”,同学们一定都不陌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我们经常会遇到。“看图作文”是一种常见的综合性的作文训练。顾名思义,看图作文就是要根据图画中所表现的内容来完成一篇作文。换句话说,就是把图画变成文字。经常做看图作文训练,可以使我们的观察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9.
“书画同源”是文字学界和书画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命题,但是对于这一概念,文字学界和书画界却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文字学家眼中的“书画同源”是一个与文字发生问题密切相关的概念,它道出了文字与图画之间的渊源关系,同时也使得文字和图画之间的模糊性必然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20.
文字发生的研究对于人类文明发生以及文字符号的真正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明确文字发生的符号基础是探索文字发生的首要任务。原始的视觉符号包括实物符号、结绳符号、八卦符号、原始记号、原始图画和原始雕塑;文字在由“渐致”而到“突发”的发生过程中,吸取了原始图画和原始记号,包括八卦符号的部分符号及表现方式;在其发展的历程中,由图画占主导地位而渐进为记号性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