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应该是十年前,也是在这里,我参加过一次演讲,身份是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今天还是在这里,身份变了,已是孩子的妈妈.  相似文献   

2.
丁芳 《编辑学刊》2006,(1):20-21
我是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990新闻频率的记者.今天站在这里,我并不认为自己有多少资格去谈什么"自己的新闻体会",今天站在这里,我愿意以一位年轻新闻工作者的身份,再一次认真地解读老一辈新闻人的新闻之路,再一次认真地审视自己.  相似文献   

3.
今天受中国国家图书馆的邀请在这里参加世界图书馆馆长论坛,我感觉非常荣幸.我下面谈的是电子图书馆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4.
我爱这一行     
这里不是琦烟弥漫的战场这里不是机器轰鸣的工矿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这里没有沁人心脾的花香作为档案战线止的普通一兵我深深地爱着这一行这里能使蒙冤者眉开颜笑这里能让钻营者跌落法网这里是历史的古镜台这里为创业扩基指明方向作为档案战线止的普通一兵我深深地爱着这一行莫说这里枯燥无味这里是知识的海洋莫说这里无所作为这里有无数兰花在默联吐香作为档案战线上的普通一兵我深深地爱着这一行在这里我还刚瑙姗学步在这里飞起是我的志向莫说我太呆俊司马迁是我的榜样作为档案战线上的普通一兵因为我深深地爱着这一行我爱这一行@刘玉…  相似文献   

5.
某日,很无意地,我闯进了一个网站.也许是那淡淡的棕黄色网页吸引了我,也许是"真诚、低调、自然、平稳……"、"大视野、宽平台、高境界、多功能"的字眼打动了我,我的"脚步"停留下来了.在这里"漫步"了一圈,进入<档案界>论坛,我就不想离开了.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我爱我的祖国,这里的山水养育了我,山谷回荡着我儿时的吆喝,夜空悬挂着我迷恋的明月,热爱她,那是我生命的根系与她无法分割.  相似文献   

7.
2010年暑假,我从兰州来到北京,在《京华时报》实习一个月,回顾一个月的实习历程,作为在校大学生,从书本到实践的跨越,有失落、有无知、有惶恐,最后都变成了收获,受益匪浅.融入团体需主动2010年7月26日,北京正被高温高湿的"桑拿天"蒸烤着.这天,我来到北京,只身走进京华时报社,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假期实习.实习记者规定上写着,这里没有固定记者带实习生.记者愿意的话,会在采访时叫上你.这里的所有人我都不认识,怎么办?我拿着我的作品集,择机向在座的记者一一自我介绍,希望记者们多多关照.当天下午,记者孙雪梅喊我一起出去采访.在赶往现场的路上,孙老师告诉我,在这里实习要主动与记者交流,如果记者们都不喜欢你的话,就很难学到东西.  相似文献   

8.
心灵的圣殿     
说到旅游,看山看水,满族人来到清东陵的时候,感觉是"别样"而奇特的.这一片皇家陵寝,是历史,也是文化,同时,更是圣殿. 这一片皇家陵寝,使人震撼,也使人疑问,也给人留下了无尽的思考.春天的时候,我随朋友到这里来游览,看见了这里的满族舞蹈,那景象一直在我的脑子里挥之不去.当初的惊奇还在,惊奇是人的天性流露.  相似文献   

9.
这次研讨会我本应参加,只因坐骨神经痛,行动困难,不得不请假.失去一次学习的好机会,我感到很可惜.一个时期以来,我接触过一些同志研究编辑学的论著,受益甚多.这里我谈谈个人的一点想法,或者说是我所赞成的一些同志的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13年8月15日,一次难忘的浙江之行,只因此行的城市和目的皆为我期待已久的向往.身在云端,俯瞰宏伟广袤的长江三角洲,唯有浙江这颗明珠最能灼热我的内心.思绪开始在浙江的情绪里拾贝…… 这里是迄今为止入选《福布斯中国富人榜》人数最多的省份; 这里有被欧洲人称为东方犹太人的温州商人和享誉世界的两大商帮——温州商帮和宁波商帮;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这里有中国第一文人鲁迅、中国富豪邵逸夫、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网易总裁丁磊……  相似文献   

11.
峻青 《档案与史学》2007,(10):18-26
一 这里记述的,是一位我非常钦敬的挚友——屈原研究专家文怀沙教授.他有一件戏剧性的死而复生的故事. 事情发生在1986年10月. 天高气爽.我来到我的故乡胶东半岛,参加烟台艺术节.正当我沉浸在亲切而迷人的艺术享受之中,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文怀沙教授逝世了.  相似文献   

12.
兰台文苑     
兰台放歌●宗朝玺我赞美兰台,我讴歌兰台,因为,这里深埋着历史的脚步,这里刻下了时光的留言。这里是个多彩的世界,这里是座开掘不完的宝山。从结绳记事到甲骨竹简,从缣帛纸张到电子光盘,只要打开兰台的大门,就可幻化出雷鸣闪电。我赞美兰台,我讴歌兰台,因为,这...  相似文献   

13.
卢氏地处豫西伏牛山的西端,而我的家乡双槐树还在县城西南的百里之外.这里可以说是河南省的西部边陲了.  相似文献   

14.
革命战争年代的战斗友情是极为珍贵的,有的相聚的时日相当短暂,却使人终生难忘.这里记述的是60多年前我结识的一位战友.  相似文献   

15.
我站在无锡民族工商业博物馆的展厅里,耳旁仿佛又回响起一个世纪前机器的轰鸣.这里曾经是赫赫有名的茂新面粉厂,产量最高时,每天有5000包面粉从这里产出,行销世界各地.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这里已经成为民族工商业博物馆,一切又都归于平静.我凝视着这些虽已陈旧但厚重的机器,想起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曾有这样一段论述:中国没有宗教,严格意义上中国的儒家、道家都不是宗教,那就是一种学说,中国是一个没有敬畏神的民族,缺乏契约精神,它没有自行发展出一套商业文明是很正常的,所以他们只能向外看,借助外力来发展他们自己的商业文明.  相似文献   

16.
随季节迁徙的"燕子" 作为一家文化传播公司的老总,张文总是随时随地保持着新生文人所特有的激情与善感,"威海是一座候鸟的城市,我喜欢这里的阳光和沙滩,但我讨厌这里冬天的寒风和潮湿,我要离开这里到一个温暖热闹的地方过冬,夏天时再回来."在张文的住所--一所150平米的海景房,从窗口向外望去,就能看到大海和沙滩,冬日午后的阳光悠闲地撒在洁白的海浪上,闪烁着粼粼的光.  相似文献   

17.
雷达 《出版参考》2006,(29):40-41
最近,我到王府大街64号去过一趟. 这其实是老门牌,现在早不这么叫了.这里曾是中国作协和全国文联的旧址,人称"文联大楼",多年前也早改为商务印书馆的办公地点,我去干什么,记不清了.  相似文献   

18.
盛夏,当我第三次来到常州经济广播电台采访的时候.象是回到久别的家,亲切而又陌生。亲切,是因为他们待我象老朋友;陌生,是这里的发展太快,让我几乎认不出了。  相似文献   

19.
我老家在长沙市东北郊安沙镇,离市区60多里.我就读的小学名为时中小学,位于离镇八里地的朱家祖屋——棠坡,这里是朱镕基的老家. 朱家原是大户,从前清时起就有名.棠坡时中小学是长沙县东边乡下有名的小学,由朱家出资兴办.  相似文献   

20.
王先发在《档案管理》2007年第1期发表文章,对"文件与档案双重价值论"提出了"困惑与思考",我认为是必要的,也是有意义的.我这里做几点说明,也可以算作给大家提供点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