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思纯 《学前教育》2022,(17):57-58
在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当老师问桃桃想不想去堆雪人、打雪仗时,桃桃说:“我不去,我今天的衣服是妈妈新洗的,女孩子就要干干净净的。”通过孩子的回答,我们感受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妈妈肯定引导过幼儿要“爱干净”。其实这样的教育在家庭中非常常见。比如,刚下过雨,孩子踩水坑踩得正开心,妈妈大声制止孩子:“不要玩水,鞋子都弄湿了!”再比如,孩子们聚在一起趴在沙子上挖洞,父母认为沙子不干净,手弄脏了,衣服也弄脏了,不让孩子玩;孩子们总是把石头当成宝石,悄悄地放在口袋里,家长见了,边说太脏了,边把孩子精心挑选的石头扔掉。  相似文献   

2.
董淑君 《成才之路》2012,(21):82-82
孙浦沅老师在他的《班主任之歌》中这样说:"老师在与孩子的交往中,对孩子亲切真诚、充满信任感,孩子就会加倍信任老师,有什么话都想跟老师说,师生关系也就格外融洽;老师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和谐宽松愉快的氛围,孩子有问题就敢向老师问,课堂气氛也就会格外活跃。老师对孩子的信任,能激发起学生为集体做事的积极性,能使学生情绪高涨地投入到学校知识的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3.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对每一位老师来说都不难,难的是爱有"问题"的"、特别"的学生。在对待"问  相似文献   

4.
也谈怪小孩     
《父母必读》2012,(11):124-125
过度的注意、管理、关爱和教育,会使孩子的情绪因为持续紧张而濒于崩溃。这个时候,聪明的孩子反而可能会成为怪小孩,用自己想到的怪办法来舒缓压力。 暑假,在哈尔滨时见到一对夫妻,他们愁眉不展地求教我:为什么孩子的举止怪异,是个怪孩子?!我好奇地问什么是怪异,怎么怪异?爸爸耐心地描述事情:“小铭现在上初一,开学升初二。在家里没有什么问题。老师说期末开始前几天,他在学校里就突然不见了。后来体育老师偶然在4楼的一个废弃水房里发现了他,他正在里面怪叫。考试后快放假的时候,他又一次不见了,老师又去4楼找,发现他从头到脚湿淋淋地站在水中,手里拿着一个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塑料盆。老师问他怎么了,他很平静地说:“没有什么,我就是想平静一下。”老师追问他到底是遇到了什么事情,他说:“真的什么也没发生。老师请放心!”  相似文献   

5.
案例“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我一边和孩子们读着,一边习惯性地扫视着。咦,似乎有一张小脸皱着眉且没有参与朗读定睛一看,是万泽霖。他怎么了?他可是爱朗读、爱思考的孩子啊我走过去轻声问:“怎么了?”他说:“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乌鸦找了好多地方才找到水,它一定很想喝了,可是这句话说乌鸦一个一个地放石子,让人觉得慢吞吞的,乌鸦好像很舍不得把石子放进去,一点也看不出它很想喝。我觉得这样写不好。老师,你说呢?”“哦,你觉得怎样好?”“我想这样写‘乌鸦赶紧把小石子一个个地放进瓶…  相似文献   

6.
刘跃宏 《教师》2011,(22):9-9
教育家说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宽容。古人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天底下没有不犯错误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是获得教育成功的关键,就像这知时的好雨,能够在无声无息中滋润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乌鸦也惊艳     
一位年轻老师教学《狐狸和乌鸦》时问学生:"如果你是那只乌鸦,听到狐狸的夸奖后,你会怎么想,怎么办呢?"这个问题并不难,孩子们大都说自己不会上当受骗。可是,有一个小男孩站起来,小声地说:  相似文献   

8.
乌鸦也惊艳     
一位年轻老师教学《狐狸和乌鸦》时问学生:"如果你是那只乌鸦,听到狐狸的夸奖后,你会怎么想,怎么办呢?"这个问题并不难,孩子们大都说自己不会上当受骗。可是,有一个小男孩站起来,小声地说:  相似文献   

9.
爱的力学     
他是一个研究力学的专家,在学术界成就斐然。他曾经再三提醒自己的学生:“在力学里,物体是没有大小之分的,主要看它飞行的距离和速度。一个玻璃跳棋弹子,如果从十万米的高空中自由落体掉下来,也足以把一块厚一米的钢板砸穿一个小孔;如果一只乌鸦与一架正高速飞行的飞机相撞,那么乌鸦的肉体一定会把钢铁的飞机瞬问穿出一个孔来。”  相似文献   

10.
一个时期以来,不知是受了哪股文化风的影响,在许多家长、幼儿园老师中,教孩子朗诵唐诗宋词之风盛行。孩子背诵十首八首诗词不在话下,可当问他诗词的内容时,他却全然不知。古诗词大都文字深奥,又很讲究韵律、格式,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严格的要求。即便是成年人,如果没有一定的语文基础知  相似文献   

11.
梦想是什么     
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问我:"你的梦想是什么?"我抿着嘴,想了一会儿,说:"我要当医生,我要救死扶伤!"后来,在幼儿园毕业那天,老师又问我:"你的梦想是什么?"这回,我坚定地说:"我要当大老板,赚好多钱,给爸爸妈妈买大别墅。"小学时的作文课上,老师又让我们逐个谈梦想,有人说:"我要当宇航员!"有人说:"我要当警察!"有人说:"我要当老师。"老师笑了笑,说:"还有没有其他答案?"有一个孩子举手了,那是个很安静的小姑娘.  相似文献   

12.
说日记     
从幼儿成为小学生,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重要转变: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手段都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如何帮助孩子度过这个“转折期”,是学校和家长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作为家长,我想出了一个帮助孩子“说日记”的办法,使家长在了解孩子学习的同时.让孩子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为了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刚开始的几天,他一放学,我们就问他:老师是怎么上课的?今天学了些什么呀渐懂了吗?等等。天天的询问把孩子问烦了,不再愿意回答了。不了解孩子就无法教育他。于是,有一天晚上,当孩子写完作业想玩一会的时候,我说:“咱们…  相似文献   

13.
案例: 我是他的任课老师。此时,高三的他耷拉着脑袋,站在我的办公桌前。 "你的处分撤销了吗?"我看着他,和颜悦色地问。 "老师,处分还没撤销。" "如果没有撤销,作为语文老师,这个字我不能签。我认为入团的前提应该是先撤销处分,你认为呢?"我一边说,一边观察着他的反应。"坦率地和你说,其他老师肯定和我的想法也是一致的。不信,你到其他老师那里去试试看?"  相似文献   

14.
美国诗人惠特曼说过:"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如果是早开的紫丁香,那么它就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如果是杂乱的野草,那么它也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同样是长大,那会多么不一样!"作为低年级的老师,担负着孩子的启蒙工作,  相似文献   

15.
张学梅 《考试周刊》2009,(52):208-208
2009年10月的一天早上,有位家长急匆匆地敲开我的宿舍门,说道:"老师你快给我这孩子说一说吧,跟他好好讲一讲读书的好处!"原来这名学生不想念书了,如果父母让他继续上学的话他就自杀,父母亲没有办法只好硬拽着孩子来到了学校,经过一番劝说,这名学生终于答应我会好好学习.事后我统计了一下就10月份而言,我校有五个学生逃学,其中有个学生根本没有到学校,而是躲在草堆里睡觉,等放学的时候和同学们一起回家.  相似文献   

16.
许多弱智儿童家长说:“我们可以为孩子买各种各样的训练器械、玩具.带孩子到远处的训练中心去接受教育,但是我们没有办法要他专心学习。”同时,许多弱智幼儿教养机构的老师也反映:“我用了各种办法,他就是不坐下来学习。”的确,弱智儿童由于智力障碍,不仅不懂得为什么要学习,而区总会觉得学习的内容偏难,他学不会。如果没有表场,他会越来越不想学习。要培养弱智儿童的学习意识,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从孩子的“强项”开始,让他学有成效。比如一个弱智儿童喜欢跑跳,不喜欢学说话,就先领着他跑,纠正他的姿势,加长跑的距…  相似文献   

17.
爆笑超市     
行之有效 王老师问李老师:“昨天,你班一个学生进课堂时手脏得很,被你轰回家去了,这个办法行之有效吗?“不行!今天有一半孩子都没有洗手。”  相似文献   

18.
开心岛     
《初中生必读》2010,(4):28-28
行之有“效” 王老师问李老师:“昨天你班上一个学生手很脏,被你轰回家去了,这办法有效吗?” “不行!今天有一半孩子没有洗手。”  相似文献   

19.
喻秋萍 《师道》2003,(7):4-5
到现在我依然记得第一次见到他的情景。那是开学的第一天,他是我接待的第一个新生。办完所有的手续后,他母亲欲言又止,我想她大概有什么难言之隐,于是我问:“你是不是还有什么要求?”“我……老师,我和你说实话,这孩子耳朵不太好使,也说不清楚话。老师能不能照顾一下把他排在前面坐?我知道他太高了,可我们实在是没有办法,老师能不能让他坐在旁边?”一口气说完这些,她长长的吐了一口气,仿佛鼓足了勇气才说出来。我一下愣住了:聋哑人?我这才想起在报名的整个过程中,这孩子只是安静的呆在一旁,不像其他孩子一样问个不停。正…  相似文献   

20.
著名特级教师曾宝俊说过:"当前,‘建立’类型的课比较多,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帮助孩子建立科学概念、建立科学信念、建立科学情感、建立科学技能,等等。孩子们也沉浸在老师为他们建立的一个个‘科学世界’里,并且从不怀疑。"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当今的孩子质疑意识是淡薄的,他们的质疑素质有待提高。我们都知道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