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工作的教师,是学生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指挥者”。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在影响班级教育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中.学生居于首要位置.班主任要善于把自己的管理思想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创造积极健康的班级氛围,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关心学生,采用科学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正确的激励手段适时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古语有云:“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也。  相似文献   

2.
<正>"班主任"概念在《辞海》中有明确定义,即"在中国,主要指中小学中负责一个班级的思想教育和组织工作的教师。在各科教师协助下,对本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和开展班级活动,形成班集体,指导学生课外生活,进行家长联系,评定学生的思想道德等"。由此可见,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教育者和引路者;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是联系各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广大教师要充分研究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尤其是在中高年级段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更要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指导和要求学生开展自主模式管理,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之中,使其从中受到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笔者多年从事小学班主任工作,注重引导学生开展自主管理、自主教育,以自主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思想教育和班级管理工作成效,本文将做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4.
班主任是负责班级学生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相比其他任课教师而言,班主任的工作任务更加繁重,而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三观"的基础阶段和关键阶段,这一时期作为班级管理者和组织者的班主任对学生的成长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基于此,小学班主任要从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考虑,设计良好的班级管理策略,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学生积极配合管理工作,从而充分提高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做好引导、点拨、调控工作,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及对班级的责任感、荣誉感,尽情表达他们的意愿,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使之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因此,作为班主任要变被动为主动,要让孩子们来折腾,不要成为孩子的保姆,不要成为孩子身边的警察。  相似文献   

6.
王燕 《湖南教育》2009,(5):42-42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班主任直接对学生全面负责,在教书育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班主任工作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创造一种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为学生的成人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班主任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要把思想教育渗透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今天的中专生整体素质普遍较差,学生管理存在诸多问题。班主任是班级的第一管理者,其工作方法和经验直接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探讨中专学校的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关建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9,(93):12-13
现在班级管理情境中,班主任经常扮演着权威的角色,对学生往往是高高在上,说一不二,甚至存在着训斥、责备,更有甚者还出现了打骂与侮辱学生的现象,学生迫于权威被动地顺从,但内心却愤愤不平,致使班级管理失去了民主的意味。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采用一贯独裁者的身份来管理班级,要俯下身子走进学生,教育和指导学生自主管理班级,教师是班级管理的主导者,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让每个学生在班主任的启发、引导、合作探索下,激发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对自己的思想表现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提高,进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习惯。因而,班级管理只有摒弃班主任的权威,由权威趋向民主,才能最终实现班级管理的高效、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9.
秦建双 《考试周刊》2008,(47):206-207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在班级体中,班主任是导演,学生才是主角。在班级的组织和活动建设上,要把重点放在"把班级还给学生"上,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的管理活动。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提高自尊心、自信心,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以及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通过班主任的导演,为学生创造一个自我管理的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呢?  相似文献   

10.
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艺术性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从思想上充分重视,其次是要工作方法得当。班主任既是班级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又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一个班级,学生思想觉悟的高低、组织能力的好坏、学习成绩的优劣、学生素质的高低,多半与班主任的工作态度、教育的艺术水平、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自身修养有关。在这里,谈点个人的体会和做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班主任班级管理"尊重与信任"的基本思路、内容、要求、做法以及注意的几个问题等方面展开论述。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个性各异的每一个班级成员;信任学生是一股自我教育的巨大力量,班主任在平时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尊重和信任学生,这是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关键和前提。  相似文献   

12.
问题学生的思想教育及转化是班主任班级工作的重难点。历来班主任都采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但在新形势下,却收效甚微。基于心理学的角度,就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信任关系和怎样学会倾听两个方面,探索问题的根源,就如何打开学生的心扉,走进学生内心,探索班级工作中学生的思想教育及转化工作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胡轶 《成才之路》2012,(22):93-93
正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现在教育的大环境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进行民主的班级管理已是一种趋势。民主其实是一种意识,既空洞又现实。作为班主任,要真正实行班级的民主管理,就是要将空洞的思想和形式具体化,让它具有可操作性,从而获得实效性。一、民主的前提: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教育就是爱,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尊重,希望得到班主任的关爱,愿意生活在一个民主的班集体中。在班级管理中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班主任要注意自己教育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韩林  顾鹏 《班主任》2001,(6):24-25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许多有利的条件,班主任通过日常的班级管理,能比较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表现、情感波动,这就为班主任有的放矢进行教育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五化"管理是笔者对班级管理工作的一点见解.  相似文献   

15.
班级的常规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要艺术地处理班级事务,应做到全面了解学生,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对症下药处理不同学生的思想问题;转化后进生既要有爱心又要有耐心;正确看待班级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韩春梅 《教书育人》2012,(19):65-66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这是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理念中对班级建设提出的核心要求。新课程理念的核心也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由于学生在学校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班级管理方式的支撑和保障,因此班主任要创建一个优秀班级,除了具备强烈的敬业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外,还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保姆型班主任精神固然令人敬佩,但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班主任,应清醒地转变观念,把重点放在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展  相似文献   

17.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一个积极向上、风气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改要求在教学工作与班级建设中都要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规律,这就要求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学生本位的思想理念,从学习氛围、班级文化、成长档案及网络平台四个方面对小学班主任进行班级建设和管理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6,(80):183-184
五年制学生由于年龄小,自制力差,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何做好五年制学生班级管理工作是班主任应思考的问题。作者结合班主任工作实践认为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状况和需求,加强班级建设和学生思想工作才能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工作的教师,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班主任要善于把自己的思想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创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怎样才能管理好班级呢?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育家陶行知非常信赖学生,他说,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发现小孩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对于那些不自信的学生来说,当他意识到自己在某一方面比别人强时,自信和勇  相似文献   

20.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是核心,班主任应融入到学生当中,成为学生信服、尊敬的"领袖",在工作中语言要有艺术性,要有真感情,同时好的班级还需要科学的管理和良好的文化氛围,只有这样,高中班主任才能游刃有余,学生才能自觉、积极、主动地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