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一、历史沿革《中央日报》从创刊到今天,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分述如下: 1.南京出报时期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8日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国民政府一俟定都,即有设立机关报的筹议。当时正值上海《商报》停刊,于是《中央日报》接其一切设备,于1928年2月1日在上海创刊。至同年11月1日为止,该报山东路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潘宜之兼任总经  相似文献   

2.
刘文岛,宇尘苏,别号率贞。国民党陆军上将。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党代表兼前敌总指挥部主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总司令行辕总政治部主任,驻德国全权公使,驻意大利全权大使,宣慰使,以及闽台调查团团长等职。  相似文献   

3.
刘文岛,宇尘苏,别号率贞。国民党陆军上将。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党代表兼前敌总指挥部主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总司令行辕总政治部主任,驻德国全权公使,驻意大利全权大使,宣慰使,以及闽台调查团团长等职。  相似文献   

4.
正在中国近代反侵略册上,有两位著名的抗日将领,那便是吉鸿昌和方振武。1933年5月26日,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影响下,吉鸿昌、方振武响应冯玉祥的号召,在张家口组建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6月15日,方振武、吉鸿昌分别就任抗日同盟军前敌总司令,前敌总指挥兼第二军军长。6月21日,方振武、吉鸿昌率部出发,经浴血奋战,先后收复康保、宝昌、沽源、多伦4座县城,将日伪军逐出察哈尔省,是为"九一八"事变以  相似文献   

5.
一、历史沿革《中央日报》从创刊到今天,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分述如下;1.南京出报时期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8日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国民政府一俟定都,即有设立机关报的筹议。当时正值上海《商报》停刊,于是《中央日报》接其一切设备,于1928年2月1日在上海创刊。至同年11月1日为止,该报由东路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潘宜之兼任总经理,彭学沛压总编辑。创刊时,国民党元老吴敬恒曾前往祝词,说:“于右任先生敢说世界最优良之主义为孙文主义,愿贵报主张而实行之,为总理吐气。”在此期间,国民党中央颁  相似文献   

6.
《妇女日报》是由觉悟社的刘清扬、邓颖超、李峙山、谌小岑及周毅等五、六人合股创办的。从1924年1月1日创刊至同年9月29日被直系军阀曹锟查禁,其间只因为春节而于2月1日至7日休刊一周。时隔六十多年,笔者有幸查阅了全部《妇女日报》,  相似文献   

7.
一 1927年8月,蒋介石第一次下野前夕,北伐军第三路前敌总指挥、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军长王天培突被扣押枪杀一事,说者纷纭,莫衷一是。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王妻王吴学粹、王朱竹君1927年9月致国民党政府的辨冤状,记述了王天培自出师至被杀的经过情形。内云:“窃氏夫……自辛亥从事革命工作,……十  相似文献   

8.
邓世昌遗事及有关文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先烈邓公世昌是我的祖父,在邓公直系子孙中至今健在而尚能追忆遗事的,只有我一人了。十年动乱中,由于历史电影《甲午风云》被诬为大毒草,祸连先烈及其后裔,我家被非法抄走邓公遗物,至今查无下落。四凶覆灭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恢复陈列甲午海战中邓公壮烈牺牲的事迹,《甲午风云》也重新放映,这使我非常高兴,相  相似文献   

9.
2003年12月下旬的一天夜里,我又一次拿起了《当代》2003年第6期。此书中的其他作品我都看了,就因为不喜欢农村题材的作品,我一直没兴趣去看占了很大篇幅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农民调查》。但那一个夜晚,因为无书可读,我硬着头皮开始读《中国农民调查》。没有想到,我读它几近读到了清晨。我的心海  相似文献   

10.
《健康报》是一九三一年秋由中央苏区前敌委员会总军医处在江西瑞金创办的。《健康报》初刊时,是一张油印,不定期出版的小报,它承担传达卫生领导部门的政策法令,组织指导红军卫生人员的工作学习和向苏区军民进行卫生宣传教育的  相似文献   

11.
史天经 《青年记者》2007,(13):23-24
时间过得真快,《青年记者》迎来创刊六十五周年了。 编辑部约我写点纪念文字。我想,是应该写,因为我与《青年记者》有一种永难割合、不弃不离的关系。我不仅是《青年记者》的读者,而且还曾为《青年记者》的成长绞过脑汁,付过心血,撒过汗水。  相似文献   

12.
读者来信     
《新闻爱好者》编辑部: 首先感谢贵刊。经过一年的接触,我深感受益匪浅。因为工作需要,经常看到一些报刊,但给我印象深刻,让我置于枕边案头的就只有贵刊和《新闻三昧》了。 我经常仔细研读《业务研究》专栏,这不仅是工作所需,更是因为这个栏目确实像个大课堂。这一年来,近 50篇文章,让我有找到了名师的感觉。我还浏览《通讯员园地》栏目,在这个栏目中,可以看到许多孜孜以求的基层通讯员的酸甜苦辣,许多文章如感同身受。不知贵刊是否聘请山东的通讯员,我愿参与交流。鉴于对贵刊的一些零碎认识,我还想给贵刊提点小建议。我报 20…  相似文献   

13.
史天经 《青年记者》2007,(13):23-24
时间过得真快,《青年记者》迎来创刊六十五周年了。 编辑部约我写点纪念文字。我想,是应该写,因为我与《青年记者》有一种永难割合、不弃不离的关系。我不仅是《青年记者》的读者,而且还曾为《青年记者》的成长绞过脑汁,付过心血,撒过汗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在我十多年的记者工作中,这篇关于全国人大代表周晓光《打广告征求议案聘专家开展调研》的报道,无疑是我最得意的。不是因为它获得了什么大奖,而是因为它在《金华日报》刊登后,引起了全国媒体对周晓光事例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一点感想     
《中国图书评论》的编辑 王先生给我打来电话,说是编辑部收到一篇《错位的对话》的文章,是批评我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西文学与哲学宗教——兼评刘小枫以基督教对中国人的归化》一书的,让我说几句话。我开始谢绝了,因为我感到刘小枫的身后似乎真的  相似文献   

16.
《陕西档案》2005,(3):9-10
1、杨虎城(1893-1949)陕西蒲城人。曾参加辛亥革命。1916年后,历任陕西陆军营长、陕西靖国军第五游击支队司令、第三路第一支队司令和第三路司令、国民军前敌总指挥、第三军第三师师长、国民联军第十军军长、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二十一师师长。1930年任国民党第十七路军总指挥,不久兼任陕西省政府主席。1932年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1936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影响下,和张学良一起发动著名的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逼蒋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被蒋逼令离军出国。抗战爆发后,要求回国抗日,1937年11月在南昌被国民党特务软禁。1949年9月17日重庆解放前夕,被蒋介石指使特务杀害。  相似文献   

17.
38年了,从小兴安岭北坡的新闻干事到《黑龙江日报》记者,再到《黑龙江经济报》总编,再横跨八千里南下深圳,从报人变成杂志人,当《焦点》杂志总编、《鹏程》杂志总编。我走遍全中国,走过十几个国家,但从没走出过北大荒。因为我挚爱一生的职业是兵团给的,我踏破一切磨难的动力是北大荒给的。我走不出北大荒,走不出我自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向勇 《军事记者》2005,(5):21-22
入伍10年,我从在《解放军报》上第一篇“豆腐块”出炉,已有上千篇稿件在军内外报刊面世了,并捧回了20多个不同的奖杯。也因为《解放军报》,使我从一名列兵成长为连职军官,并立过了3次三等功,1次二等功。是《解放军报》给了我进取的信心与力量,是《解放军报》才使我有了今天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李振军  赵梅 《档案天地》2011,(5):14-18,58
有一人为中国现代史上著名人物,他早年参加冯玉祥军队,位列西北军"五虎上将"之一.北京政变后,任京畿卫戍司令兼国民一军一师师长,因驱逐溥仪出宫而名噪一时.中原大战爆发,任前敌总指挥,兵败后隐居天津.后任军事参议院参议,并当选为国民党五届中委,参与张学良案、韩复榘案的审判.曾任河北省政府主席,参与抗日,后因参与搞摩擦而被八...  相似文献   

20.
《党史文汇》1986年第5期,在“纪念朱德诞辰一百周年”专栏中,发表了一篇署名为朱德的《八路军抗战中的经验教训》的文章。此文摘自1938年8月25日《新华日报》“本报记者何云记”的《朱德总指挥谈三期抗战与争取华北抗战的胜利》。该刊发表此文的动机,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从史料学的角度来看,从已经发表的他人著述中,摘录出关于某人的谈话,作为某人的“作品”重新发表,则是值得商榷的。首先,谈话本身并不是作品,因为人们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