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耿锐 《考试周刊》2011,(21):187-189
每个人在一生当中都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青少年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生理、心理都没有完全发展成熟,心理问题更加突出。对于缺乏心理准备的新生来说,进入大学后要面临一段艰难的心理适应期。在这个心理转型与重塑的过程中,能否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出现的问题,直接影响到青少年今后能否顺利完成学业,掌握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因此,加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并进行有效的疏导和调适,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人生发展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等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加强对新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和适应性训练,是帮助新大学生尽快成长成才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
杨伟 《考试周刊》2010,(9):192-193
大学新生从高中生活直接向大学生活过渡。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学习方式等都将发生重大变化。部分学生会出现适应不良的心理,本文从社会环境的影响、学习生活环境的变化、大学生所处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4.
卢秉繁 《教书育人》2002,(12):38-39
刚刚步入大学生活的一年级学生们,由于学习环境、人际交往、学习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其心理也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很多大学生由于缺乏对这些心理变化的思想准备,一时有些不知所措,而陷入一种孤独、苦闷、压抑的矛盾之中,进而引发其它问题。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认识了解并掌握这一情况,对引导教育刚刚迈入大学校门的学生更好的成长成才、健康发展及顺利完成大学四年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一、大学生入校后的不适表现1.理想与现实存在差距易形成失望心理进入大学学习是每一名高中生的崇高追求。早在升入大学前就对理想中…  相似文献   

5.
处于青年中期阶段的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剧烈变化,学习的紧张,竞争的激烈,生活的单调,人际交往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以及就业形势的严峻都给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巨大压力。他们的心理自卑、脆弱、敏感。文章通过自卑调查问卷极力找出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以及针对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一系列的对策。帮助大学生重塑自信心,早日走出自卑的阴影。  相似文献   

6.
对当前高校大学生租房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高校学生的生活方式也随之悄然改变,学生放弃寝室而去租房住的现象屡见不鲜。学生为什么去租房而不在寝室住呢?对大学生租房的利弊应如何分析?对此高校应采取哪些相应的对策?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长期的调查研究和深入的思考。 一、对租房大学生的心理类型分析 针对大学生的实际特点,分析租房大学生的心理,按心理原因,将租房的大学生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心理不适型。由于上大学以前,许多学生一直和父母或亲人生活在一起,为了让孩子能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文化课,父母几乎包…  相似文献   

7.
重视闲暇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会休闲,是培养学生生活和活动等诸项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相比,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和心理上都有其特殊性,我们不仅要重视他们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生活,要重视闲暇教育,使学生“休”而不“闲”,“休”而有节制,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学习质量,进而培养能适应社会要求的、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犯罪是很多人都十分关注的社会问题。从残忍地杀戮同学的马加爵,到用弹钢琴的手杀害无辜的药家鑫,从大学生盗窃到青少年团伙抢劫,人们在震惊、  相似文献   

9.
社会发展使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的时代。青少年作为社会生活中最活跃最敏感的群体,时代的变化和冲击在他们的心灵中引起的激荡是最为明显、最为强烈的。过高的精神需求与实际得到的相对不足,紧张的心理压力与心理缓冲能力的不足,集中的心理刺激和转移空间的不足,都使青少年首当其冲地成为人格问题的“重灾群体”。当前青少年的人格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信息专递     
据新华社报道,目前我国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的17岁以下青少年人群有3000万。相当一部分教师的心理问题也不容忽视。而杀害4名同学的马加爵一案更是引发我们重新审视心理健康教育。有关部门将启动“心理阳光工程”,呼吁公众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问题。今年秋季,教育部将在直属高校试点,测试入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并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相似文献   

11.
当大学生进入大学,就从一定层面上意味着独立生活的开始,这是我们大学生所必须面对的,也是相当重要的。如果从大学开始就有意识的从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培养自身的独立性,将会为我们以后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大学生应激应对问卷,对1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生活事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生活事件压力源的前两位是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一类学生在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和其他因子上得分均高于三类学生;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大部分首选是解决问题和幻想,并且心理状态越好,则更少地使用退避和自责等消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心理浅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心理浅谈张培明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一般特征群体是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而相互依赖并发生相互作用的人群集合体①。少数民族大学生离开父母和亲人,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走到一起,在共同的学习和生活中,互相依赖,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在心理上彼此认...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违纪行为的心理矫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违纪行为的心理矫治东北师大高丽华当代大学生正处于18-22岁的年龄段,正是人的生理、心理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容易产生违纪行为的时期。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些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思想变化或思想矛盾,引起心理失...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学习道德的功能及其对成才之影响华中师范大学刘欣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求知和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中,学习道德具有重要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大学生的学习道德是贯穿其学习活动始终的一种调节学习行为使之健康有效的心理意识和行为规范。学习道...  相似文献   

16.
一.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近年来,部分青少年面对学习、生活、就业以及情感等方面的压力,由于自身欠缺经验和抵御挫折的能力,便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轻则怨天尤人;重则采取报复、毁灭他人的极端方式。由此产生的青少年自残或杀害他人的案例也与日俱增,并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17.
浅谈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新生进入大学后,内外界刺激因素将会发生剧烈而复杂的变化,因而在心理上会产生新的矛盾,因此,大学新生必须正确处理好这些矛盾,调节心理适应大学生活,加强自我学习,正确评价自我,完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18.
论高校体育教学对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数大学生离开了家长而独自生活和学习,其中有来自日常生活的苦恼,有与同学交往过程中发生的关系矛盾,有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以及即将毕业进入社会而产生的就业压力,可以说,大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大的时期.同时,大学生还要应付生理变化带来的心理问题,从而常常处于错综复杂的心理矛盾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多种多样的心理卫生问题.体育教学对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有独到之处,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高校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调控,可以达到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经过激烈的高考,苦读多年的学生进入大学,远离了家长的约束,没有了学习的压力,面对陌生的学习和生活,许多大学生在心理上感到无所适从,于是从众心理产生了。辅导员、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领导者,要想管理好学生,就必须细心观察大学生从众心理的表现形式,弄清大学生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充分认识大学生从众心理的二重性,并找出矫正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王敬 《天津教育》2009,(4):35-35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青少年出现烦恼和压抑心理的占40.3%”,一些中小学生因遇到学习或生活中的挫折而离家出走,轻生自杀,甚至杀害同学或亲人的恶性案件经常见诸报端,这些充分说明了学生的耐挫能力较差,缺乏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对学生进行耐挫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代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学生耐挫能力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师生“双主体”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