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治家 《青年记者》2010,(18):17-18
近年来,由新闻报道引发的纠纷增多,记者需避免新闻造成侵权,但采访报道中记者不经意给他人造成误伤,甚至把自己卷进侵权案件,伤害媒体公信力的事件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新闻报道引发的纠纷增多,记者需避免新闻造成侵权,但采访报道中记者不经意给他人造成误伤,甚至把自己卷进侵权案件,伤害媒体公信力的事件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3.
王天定 《青年记者》2010,(17):10-11
最近,中国青年报记者刘万永在微博上说:“做记者几年,无力感越来越强烈。梳理自己报道过的人和事,可以说受到伤害的人无一得到公平和正义,甚至遭到更猛烈的报复。”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1994,(1)
防止“新闻伤害”在经济报道中,由于种种因素的作用,新闻媒介有时会成为“新闻杀手”,对一些产品合格、经营行为正当的企业造成“新闻伤害。”酿成“新闻伤害”的原因多种多样。诸如在企业之间因相互竞争而出现的褒贬中偏听偏信,因管理标准不同的争论中选择某一部门的...  相似文献   

5.
现在什么能让地方党政官员畏若猛虎?答,突发事件中的记者,因为突发事件往往伴有失职渎职责任,怕被记者曝光。常驻地方记者站的缘由,笔者经常接触党政和宣传部门的官员,对他们的喜怒哀乐了然于胸。有关批评性报道,最好是有闻不报,最怕的是新闻炒作带来过度伤害,还怕“只监督不报道”,因为近似敲诈,需要“灭火”。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不少人士似乎都有这种感觉:工业报道难搞!难在何处?依笔者之见,难在“两难”:一方面是工业企业处在脱胎换骨式的“转换期”,新旧管理体制、经营方式、思想观念之间或缓或急、或浅或深、或明或暗、或软或硬的碰撞、摩擦甚至冲突,给企业带来了一连串前所未有的矛盾与难题;另一方面是不少新闻编采人员不适应企业的这种“转换期”,面对企业错踪复杂的态势,有些人深感“力不从心”,即使是专门从事工业报道的记者,也有一种“老虎吃刺猬,无从下口”或者是“抓不住缰绳”的为难之感.如何解决这个难题,打开工业报道的突破口,已成为新闻界亟待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宜昌日报》比较早地策划并实施的“本报记者驻厂日记”(以下简称“记者驻厂”)系列报道,则在工业报道方面摸索了一条较为成功的路子.调集兵力打“集团战”“记者驻厂”系列报道策划实施于1991年7月.在此之前,宜昌日报也抓过颇有深度的单篇报道,但就总体而言,过去的工业报道基本上是以记者“单枪匹马”式的“游击战”为主.这种“小打小闹”的报道方式缺乏事前的总体策划,采写稿件往往很难“打到点子上”.还由于在报道力量上“单兵作战”,难于集思广益,无法形成“合力”,在报  相似文献   

7.
孙殿仙 《青年记者》2011,(33):53-54
自从党中央号召记者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以来,各级媒体的记者都积极响应,纷纷深入农村、企业、兵营、学校,与群众同呼吸同劳动,写出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好报道,受到干群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扬.我是一个生活在农村的“土记者”(81岁的退休教师,老通讯员).一生钟爱通讯报道,屈指算来,已当65年的“土记者”了.  相似文献   

8.
从事经济报道20多年,饱尝了酸甜苦辣。近两年来,我觉得经济报道难度较大,与同仁交换意见,多有同感。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写出可读性强、有感染力的经济报道来,成为许多从事经济宣传的记者共同关心并苦苦思索的一个问题。寻找“闪光点”前一阵,记者下去采访,头一个难题是:不少企业效益下降,一些企业领导情绪低落。这种困难状况和精神状态,也或多或少地“感染”了记者,觉得经济宣传无从下手,出现  相似文献   

9.
陆高峰 《青年记者》2004,(11):13-14
“记者险”的推出,虽然能够使人身受到伤害的记者获得一定的金钱保障,但毕竟不能有效改变记者成为“高危人群”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华罗庚热心推广统筹法,毛泽东亲笔复信表示支持; 1946年华罗庚应邀到美国伊利诺大学讲学,是国民党政府所属的中央社记者赵浩生写了《中国天才数学家华罗庚访问记》,但华罗庚却全然不知; 事隔36年,时任新华社新疆分社记者的本文作者采访华罗庚时,华罗庚才知道第一个向国人报道自己的原来是赵浩生。 华罗庚甘当人梯,为中国数学家摘取“哥德马赫猜想”的皇冠,做出了自己的努力;陈景润刻苦努力,后来居上。不想,“四人帮”的爪牙迟群捏造耸人听闻的“老师剽窃学生”的事件,造成华、陈之间的误解。在这个事件中,记者的不慎报道又遗憾地伤害了华罗庚。  相似文献   

11.
眼下一提起经济报道,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报道,往往令许多记者“噤若寒蝉”,认为企业报道“枯燥无味”,“有做广告嫌疑”,因而对企业报道“避而远之”。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如何做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新闻的报道,笔者想把自己感受到的一些粗浅体会与各位同仁进行商榷。自身角色的转变经济新闻报道的角色,指的是经济新闻报道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的  相似文献   

12.
最近,河南省信阳制药厂厂长、党委书记李庆勋向新闻界呼吁:震惊全国的“贵州印江县中小学生服药中毒事件”(以下简称“印江事件”)早已真相大白。新闻媒介应停止对这一事件的失实报道和转载失实报道,不要再使我们厂受到伤害了。李庆勋指出,“印江事件”已经过去快一年了,可是至今一些报纸中还出现关于这一事件的失实报道。他无奈地说,记者先生,请饶了我们厂吧! 事情大致是这样的: 1991年12月10日贵州印江县有关部门对该县  相似文献   

13.
媒体具有集合功能,太多刺激煽情的负面宣传和报道,很容易为受众提供一个灰色失意、动荡不安的媒介环境,使人产生错觉,形成逆反,带来伤害。作为社会镜鉴的媒体和记者既要维“真”更要向“善”。在进行“负面新闻”报道时既要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考虑大众的接受心理,更要坚持新闻的平衡原则,做到全面、客观、内敛,还真相以公正。  相似文献   

14.
“摄影记者”与“记者”的关系 “摄影记者”是以摄影为报道手段的记者。也就是说,“摄影记者”的角色首先是记者,然后才是摄影。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都是记者,他们各有不同,前者以摄影为报道手段,后者以文字为报道手段。现在的问题是,相当多的摄影记者对“摄影”角色的意识很强烈,而对“记者”角色的意识比较薄弱。  相似文献   

15.
自从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了重视发展外向型经济后,在我们的报刊特别是一些地市县小报中,不断出现某某县、某某乡“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到目前为止,已有多少多少个……”的报道,真是令人眼花缭乱。外行人看了这些报道,懵懵懂懂,似是而非,甚至以讹传讹;内行人看了哈哈一笑,说我们报纸是“胡登”,严重影响了报纸的声誉。究其原因,并非我们的记者和通讯员写了失实的假报道,而是对“外向型经济”一词没有真正地理解所致。这些同志错把有出口创汇的企业当成“外向型经济”的企业,故某某县、某某乡有多少出口创汇的企业,就想当然地把某某县、某某乡说成有多少个“外向型经济”的企业,甚至有的县、乡领导在向记者和通讯员介绍情况时也是如此说,难怪我们一些年轻记者和通讯员如此写。那么,究竟什么是外向型经济?据笔者所知,  相似文献   

16.
我是企业报的记者,几年来我遵命从事给中央各大新闻单位的“对外报道”工作。由于有此优越条件,于是各媒体上便常露“峥嵘”,小名不断。故而有人和我开玩笑并廉价送我一顶“名”记者的桂冠。当然,我深  相似文献   

17.
张伟 《军事记者》2006,(11):11-11
对亲历报道,不同媒体的记者或同一媒体的不同记者,采写出来的报道都是不一样的。这个“不一样”,就是其独特性。对于电视记者来说,几乎所有的报道都是“亲历”。下面结合我自己报道“神六”发射的经过,谈点这方面的体会。2005年“十一”长假还没有过完,我们中央电视台担负“神六”发射采访报道任务的记者便打起行李,前往大漠戈壁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前往酒泉采访的各媒体记者,大多是从事军事报道的资深记者。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参与了“神一”到“神五”的宣传报道,可谓是对酒泉、对“神舟”了如指掌,但毕竟“神六”不是“神五”的…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记者报道企业文化问题正在成为上海企业界、理论界和许多企业报关注的一个“热点”。在中共上海市委公开进行“上海市企业文化交流研讨会”的前一天,11月12日,上海数十家企业报的总编辑和一些专家学者在上海铁路局联合举行“企业报和企业文化研讨会”。  相似文献   

19.
张健 《新闻窗》2008,(6):28-29
在2005年普利策新闻奖获奖的众多作品中,大家明显看到一个共同现象,那就是以关注人的命运和人性的作品陡然增加。像美联社记者迪恩·菲茨莫里斯以反映伊拉克战争带给伊拉克人民和儿童伤害的几幅摄影作品和《芝加哥论坛报》记者朱莉娅·凯勒采写的飓风场面特写报道,都从不同程度说明“人本”意识已在新闻报道中觉醒。  相似文献   

20.
全国“两会”期间新闻媒体如何报道重大新闻,一直是新闻界关注的对象。今年的“两会”,传统媒体各施解数报道新闻自不待言,网络媒体的大量介入更是为“两会”报道增添了不少热闹气氛。人民日报网络版的一则新闻中曾经对网络媒体记者介入“两会”报道的情况作过这样的描述:“网络版记者从会议现场向报社传输图片和稿件时,经常被众记者围观,成为‘两会’期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