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邮博览》2015年7月号刊登的《包裹单上的各类邮政业务日戳》一文,举例介绍了实寄包裹单上加盖的各类邮政业务日戳,计有包裹日戳、营业日戳、分拣日戳、封发日戳、筒取日戳、转运日戳、投递日戳、平信日戳、挂号日戳、印刷品日戳、快件日戳、汇兑(储蓄)日戳、报刊(发行)日戳、电信日戳共14类,拜读后受益匪浅,深感包裹单的收集、整理与研究确实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集邮课题。除了上述14类,笔者所收藏的包裹单中,还盖有另外两类邮政业务日戳,现补充  相似文献   

2.
邮政总局1987年7月11日(1987)邮政字96号文《关于不准复(仿)制邮电日戳和日戳印模的通知》指出:“最近,发现集邮总公司以非正常渠道索取和复制邮电日戳印模,制作和出售集邮品,使集邮品失真。”1988年7月13日(1988)邮政字98号文《关于调用集邮品所需邮政日戳印模的函》称:“我局同意集邮总公司为制作集邮品调用附表所列日戳印模(戳样),调用的具体事宜可与集邮总公司议定。”从中可见,就在此时,我国邮政出现了“复制日戳”。  相似文献   

3.
正为提高邮政通信质量和业务管理水平,邮电部于1992年6月17日以邮部(1992)397号文下发关于"将多种邮资已付日戳合并为两种邮资已付日戳的通知"。通知规定将当时的五种邮资已付日戳合并为两种,一种为中法文对照的邮资已付日戳,适用于国内、港澳、台湾的各类邮资总付邮件;一种为机要通信邮资已付日戳。并要求各局认真做好邮资已付日戳的更换工作,最迟于1993年6月30日前全部更换完毕。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式邮电日戳的逐步普及使用,1985邮部字第410号文规定使用的邮电日戳将逐步退出邮史舞台。这也意味着日戳的“上月牙”和“下月牙”也将从我们习见的邮戳上消失。为便于大家研究,现将笔者收集到的上月牙刻有文字的日戳介绍给同好。  相似文献   

5.
为展示北京的文化景观和自然风光,北京市邮政局于10月分两批启用张金生先生设计的21枚新风景日戳。新风景日戳每个图案刻制3枚,其中1号戳由风景所属地的邮局使用,2号戳由风景所属地的区邮票公  相似文献   

6.
按邮电部规定,各级邮政局及所属邮电所使用的邮政日戳,下半环只要刻局号(邮政编码),不必在局号后缀“局”、“所”等类别文字。只有代办所使用的日戳,可以在领导局所的局号之后加刻“代”字,并加括弧表  相似文献   

7.
1995年原邮电部下发[1995]422号文件《关于印 发<邮电日戳印模规格与使用管理规定>的通知》(以 下简称《管理规定》),曾对邮政日戳中的文字和数字字 体、日戳戳面刻用文字内容和排列等有着明确的规定。 邮戳中的文字,是指邮戳上部的市县名、下部的分支 机构名称或生产单位及日戳序号、中部的年月日时的  相似文献   

8.
《同号异图的三种风景日戳》一文(参见070542)批评山西三地的风景日戳异图同号。但以邮电部(1995)422号《邮电日戳印模规格与使用管理规定》为依据,则混淆了同图戳顺序号和系列戳编号两种不同的编号。[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同一景观,出现在不同的邮政部门刻制的风景日戳中,笔将这种现象称为“同景异地”。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先让我们看看原邮电部的有关规定,不论是1985年7月27日颁布的410号通知,还是1995年6月16日颁布的422号通知,对风景日戳的刻发范围都作了这样的规定:风景日戳,只刻发给有名风景名胜所在的市,县邮政[电]局,  相似文献   

10.
4月1日启用上地信息产业基地1枚。 7月1日启用3枚,分别是北京游乐园、保利大厦酒店、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为迎接“第33届世界邮政日”,北京市邮政管理局设计刻制了中华民族园等系列风景日戳46枚,于10月9日启用。此次刻发的风景日戳共138枚(每个图案刻1-3号,钢质,直径30毫米)第1号分别发各风景点所属支局所使用。第2号发风景点所属区局邮票公司使用。第3号发市邮票公司使用。其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风景日戳因刻制有误,暂未启用。  相似文献   

11.
1980年1月,邮电部决定在上海、江苏、辽宁三省市试行邮政编码制度两年多的基础上,自当年7月1日起在全国推行邮政编码。在使用邮政编码初期,为增强助记性,采取了在邮政日戳上刻制邮政编码的措施。1985年7月邮电部颁发《关于邮电日戳印模规格标准与使用管理规定》,"普通日戳、邮资已付日戳的下半环、下格规定刻制局号(邮政编码),但  相似文献   

12.
单圈双月牙腰框圆形日戳是新中国最早自行设计的邮政日戳,1956年10月30日邮电部以(56)邮业字第52号通知颁布“邮政日戳戳面规格式样”,规定自1957年1月起在全国使用,其后20多年不断补充完善,直到1995年文件宣布该戳样“退休”。  相似文献   

13.
邮电部1956年10月30日邮业字第(52)号文通知,从1957年1月1日起,全国统一使用新式腰框邮政日戳。新的日戳,其戳面由五部分组成:上半环、上月牙、字钉槽、下月牙、下半环。戳面直径分为25mm与30mm两种:前者为一般邮政局、所使用;后者为少数民族地区刻制双文字日戳的邮政局、所与国际邮件交换局、站使用。日戳的汉字采用长方体仿宋体字:纪年月日时采用阿拉伯数字,汉字"年","月"、"日"以"."代替。新式腰框邮政日戳(以下简  相似文献   

14.
如《两种南极1号邮戳》(参见060541)所述,中国邮票总公司发行的“中国南极考察纪念封”与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集邮出版社共同发行的“中国首次南大洋和南极洲考察纪念封”上所盖“中国南极长城站”1号邮政日戳,的确不是出自同一个戳具。除了日戳的文字笔形、线条粗细有明显不同外,笔者依照两种封上所反映的邮路信息也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常德市邮政局于2002年6月28日启用“中国常德诗墙”和“武陵阁”,7月1日启用“常德抗日会战纪念塔”、“铁经幢”和“德山孤峰塔”,共五枚风景日戳。戳径32毫米。全套日戳都在集邮营业厅使用,没有戳号。  相似文献   

16.
诸葛武侯     
诸葛亮(18l-234)字孔明,号卧龙,今山东沂南县人。三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生前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被谥为忠武侯。我国建有武侯祠(庙)多处。一些邮政局使用“武侯”地名日戳和有关诸葛亮的纪念邮戳和风景日戳。  相似文献   

17.
可可托海     
2021年10月28日,收到邮友8月3日从新疆可可托海寄出的明信片,不知什么原因此片足足走了近3个月(图1)。景区里现在设有主题邮局,使用普通日戳(图2),有"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 "3号矿坑""神钟山" 3种风景日戳供加盖,还出售明信片。但这普通日戳明显不规范,"可可托海"应置在下半环,上半环应置"新疆富蕴"。  相似文献   

18.
1989年7月20日,香港邮政署为配合第7个集邮组在沙田中央邮局开办,开始启用第1枚带图案的风景日戳——沙田车公庙(图1),其截径25毫米,序号为1、2号,使用期至当年9月26日,共计66天。1989年9月27日,沙田中央邮政集邮组重新启用直径为28毫米的大型“沙田车公庙”风景日戳,序号分1.2号(图2)。1号戳销于投筒函件上,凡请求销2号戳  相似文献   

19.
正笔者曾在《集邮博览》2012年第5期的戳趣园栏目介绍过安徽铜陵县"701"日戳。在"介绍"的结尾,我写道:"如今,我国邮戳中这种带数字局名的,可能是很少见了"。现在看来,这个结论下得太草率了。文章发表后,在邮友的帮助下,我陆续收到"二七"、"二八"、"五三"、"五四"、"八一五"、"九一"、"一0七"等数字日戳(图1—7)。最近我又收到与"七0一"几乎是同名的"701厂"日戳片(图8)。明信片由江西弋阳701邮政所寄往安徽铜陵七0一邮局17号信箱,销资日戳(图9)与落地日戳(图10,七0一邮政所的分拣日戳,用于销资、投递)在同一枚片上,颇有趣味。  相似文献   

20.
粒奇 《集邮博览》2001,(11):20-20
巩义启用7枚风景日戳;抚州启用6枚风景日戳;重庆忠县启用1枚风景日戳;梧州启用1枚风景日戳;凤凰县启用8枚风景日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