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混凝土的结构比较复杂,通常可视为由骨料相、水泥浆基体、界面相所组成。其中界面过渡区尤为复杂,各种说法不一,本文针对混凝土界面过渡区,论述改善和提高混凝土性能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2.
界面过渡区是混凝土中最为薄弱的部位,也是所有破坏产生的源头,是近些年国内外科学家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界面过渡区对混凝土宏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风侵下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行准确分析,利用万能实验机模拟风侵条件,通过实验分析了再生混凝土试件在不同再生粗骨料替换率和不同水灰比下的弹性模量以及应力-应变曲线的变化趋势,并利用最小二乘函数对曲线进行拟合。实验结果表明:(1)随着粗骨料替换率的不断增加,再生混凝土试件的抗风侵强度略有增加,与普通混凝土试件相比,再生混凝土试件的弹性模量要更小一些,其变小的程度随着再生粗骨料替换率的不同而不同;(2)再生混凝土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的发展趋势与普通混凝土试件相似,都可分为弹力有效阶段、产生缝隙阶段、缝隙扩大阶段和损毁阶段。在达到应力极大值之前,再生混凝土的变形能力要强于普通混凝土试件。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的强度对于混凝土构件的安全性、稳定性具有很大的影响,水泥混凝土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就骨料级配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而言,其影响是离不开骨料的强度、骨料的粒径以及粒形的,故结合骨料的强度、粒径以及粒形谈谈混凝土骨料级配对混凝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骨料是混凝土材料的重要承载组分,其体积分数、级配等参数对混凝土材料的承载能力及损伤演化影响显著.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以控制骨料体积分数、级配、粒径尺寸的三维骨料模型建模方法,相比于传统的随机投放方法和"分割-填充"方法,具有运算简便的优势.该方法基于对Voronoi图形胞腔的缩放和偏移,可以快速、有效地生成满足不同骨料参数设计要求的三维细观混凝土模型.用该方法生成的混凝土细观模型进行劈裂抗拉数值模拟,通过分析骨料体积分数、级配对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和试件内的应力分布情况,进一步分析了骨料对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依据该方法建立的混凝土细观模型,可用于各类力学响应实验的研究,并深入探究骨料参数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加细致地描述钢筋混凝土梁在高温状态下的热传导过程,文章考虑混凝土材料的非均质特性,建立了由骨料颗粒、砂浆及两者之间的界面过渡期组成的钢筋混凝土梁模型,并且为各组分赋予不同的热工参数,获得了混凝土梁在高温下的温度场分布。研究表明,由于混凝土材料导热率较低,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到高温后表面温度升高较快,内部混凝土温度增长较慢。细观模拟结果与宏观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表明非均质模型获得的温度梯度曲线在边界处是非光滑的,反映了混凝土材料的非均质特性。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由于混凝土施工和本身变形.约束等一系列问题.硬化成型的混凝土中存在着众多的微孔隙、气穴和微裂缝.正是由于这些初始缺陷的存在才使混凝土呈现出一些非均质的特性。微裂缝通常是一种无害裂缝,对混凝土的承重、防渗及其他一些使用功能不产生危害。但是在混凝土受到荷载、温差等作用之后,微裂缝就会不断的扩展和连通.最终形成我们肉眼可见的宏观裂缝,也就是混凝土工程中常说的裂缝。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是一种非均匀的、各向异性的材料,其力学性能十分复杂。对其力学性能的研究,长期以来,人们在宏观上将其视为均质各向同性材料,对其压缩、拉伸和弯曲等力学性能进行实验设计。这种方法虽然容易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混凝土的宏观力学性能,但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所得到的试验成果又受试验条件、环境条件等的变化及材料本身的复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针对界面裂缝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的不利影响,从材料和工艺提出改善混凝土中粗集料表面过渡区性能的措施,对比分析,提出较经济的适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界面裂缝改善工艺。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实践证明,在混凝土工程中裂缝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同时也要尽量避免有害裂缝的出现,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1.
12.
混凝土的施工技术,阐述了混凝土操作性较强的质量控制要点,确保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常熟市黄河路旧混凝土路面拓宽加铺Superpave(高性能沥青混凝土:简称Sup)路萄工程,论述了sbs改性沥青的生产,摊铺、碾压等施工工艺,并结合城市主干道道路改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阐述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SuP的各阶段质量控制措施及要点。  相似文献   

14.
15.
对混凝土弹性模量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程实际应用中,混凝土的控制指标除了强度和坍落度外,经常还要对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进行规定,特别是在张拉C50以上等级高强度预应力钢筋混凝的土梁时,更需要限定所使用的混凝土在张拉时应该达到何种弹性模量值.此外,在对钢筋混凝土在大体积下的温度应力以及裂缝扩展、变形进行计算时,均需要确定其对应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诸如粗骨料品质、水胶比、砂率、粉煤灰掺量、纤维和养护龄期等很多因素都会对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产生影响,本文在这些领域做了一些试验研究,得出一些有利于工程应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裂缝是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问题。混凝土裂缝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因而对于混凝土裂缝的防治也需要有多种措施。  相似文献   

17.
陶桦铭 《科技通报》2013,29(2):115-11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发展日益增长,预应力技术在混凝土结构工程中使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简单分析了预应力混凝土的主要特点,并从施工方案、材料的检验、张拉设备的校核、板的安装及混凝土浇筑等几个方面,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19.
详细分析了商品混凝土的特点、优越性及其施工方面缺陷,进而给出了混凝土干燥和化学收缩机理及塑性、自生、温度、干燥和碳化收缩类型,为进一步研究混凝土裂缝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回弹仪特点及工作原理,阐述回弹仪使用和检定方法,分析故障产生原因,提出处理对策,对检定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