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人以字相呼本有尊敬之意,然而这种风气在宋代却有了显著的变化,以两宋为分水岭,北宋与古无异,南宋却作为尊长避讳的一种而不可轻易触及了。  相似文献   

2.
上梁文不仅大盛于宋代,且文章体制规模亦定型于宋代。但两宋上梁文有区别。北宋多应制、范式之作,使用范围十分固定;由于社会政治的巨变,南宋上梁文开始走向个性与抒情。如大词人辛弃疾的《新居上梁文》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他为南宋后期文人提供了一个范式,使上梁文更向着审美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国维以“境界”说和“体演进论”的基本观点来审视两宋词,形成他重视五代、北宋词而轻视、基本上否定南宋词的艺术偏见。从总体上看,尽管两宋均届词体发展的辉煌时代,但是词在北宋,由小令向长调演变,艺术上为南宋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典范;而南宋词在吸收北宋词艺术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人化、典雅化,风格趋向多元化,词境更深邃,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从两宋词的词作数量、代表作家及对后世的影响、为词史提供“新的东西”等方面综合考察.南宋词高于北宋词。  相似文献   

4.
韶州岑水场为宋代著名矿产地,盛产铜、铅、矾等矿产,其中尤以铜产量最为瞩目,是国家坑冶业、铸钱业的重要原料基地。两宋时期岑水场的发展存在两个较为明显的变化,其一为劳动力主体的转变,由北宋时期的自由坑户转变为南宋时期的配隶犯人及厢兵;其二为生产技术的转变,胆铜法自北宋中后期引进后逐渐在南宋成为岑水场的主要生产技术。这两个变化,即与两宋时期韶州地方社会的发展相关,同时也受到全国坑冶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宋代学在我国学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而宋代学的辉煌及其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风貌,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紧密相连的。本把宋代学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北宋初期、北宋中叶、南宋初期及南宋末年)就这四个时期的社会环境以及在其特定的环境下涌现出的杰出作家做了初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户帖是两宋朝廷编制税租簿与差役簿进而控制地方社会的重要制度之一。在北宋时期,户帖所登记的财产种类不断增加,所记载的财产信息逐渐明晰,在税役负担与财产证明方面起到比较明显的作用。但是,由于两宋时期不同阶段财政制度改革的需要,以及户帖自身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户帖在南宋前期逐渐被砧基簿所取代。从这个制度的变迁可以看出,户帖是官府与百姓之间互动的一个纽带,促进了百姓税役负担的明确化,也保障了宋代产权的明晰化,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当时的国家财政。  相似文献   

7.
在宋代崇杜、学杜的背景下,南宋诗人作诗喜用杜诗典故。南宋前期诗人普遍使用杜诗典故较多,陆游是两宋使用杜诗典故最多的诗人。南宋末年诗人使用杜诗典故较少。南宋对杜诗典故的使用,反映出宋代诗坛的崇杜、学杜风气。  相似文献   

8.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特有的、主要的一种教育组织和教育场所。从南唐的庐山国学到清末的诂经精舍、学海堂,经历了近一千年的漫长的发展过程。对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学术文化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是很大的。书院的建置,始于五代,至两宋进入全盛时期。北宋初,书院已有很多,著名的有四处: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及应天府书院。南宋亦有四大书院,除白鹿洞、岳麓以外,还有丽泽书院和象山书院。两宋时期的书院在教学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9.
家族文化是中国文化史中非常值得重视的现象.宋代晁氏则是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贡献的家族.两宋三百余年,晁氏诗书传家,俊才辈出,在文学和文献学方面为中国文化做出了杰出贡献.尤其是北宋的晁补之和南宋的晁公武,作为晁氏家族的佼佼者,其文学和文献学成就堪称家族文化的代表.  相似文献   

10.
刘美新 《天中学刊》2002,17(3):63-65
《铁围山丛谈》是宋代蔡Xu的一部有名的笔记体史料书籍。书中具体记载了北宋至南宋初,尤其是北宋后期的典章制度、 掌故等,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万羽 《天中学刊》2023,(6):101-108
梅花被视为宋代的国花,但就象征意义而言,南宋梅花的“君子之喻”和北宋松木的“君子之喻”一脉相承。松木自先秦起就是国家栋梁的代表符号,贴合北宋文人的审美意识,有“君子树”之称。随着宋室向南方地域的转移、南宋文人审美标准的变化,梅花在文人创作中逐渐取代松木,成为“君子”的代表。松木的“栋梁之才”与梅实的“和羹之用”对应,于实用价值上衍生出“治世”的文化寓意,对它们的君子内涵提供了支撑。梅花与松木“君子之喻”的差异,体现了两宋文人社会生活环境的差异,“君子之喻”从松木向梅花的过渡,是时代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2.
三明宋代书院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明境辖在南宋以前没有书院,南宋期间共建有六所书院,龟山书院、南溪书院都得到皇帝的赐额,两宋期间,福建仅有九所书院得到皇帝的赐额,可见,三明宋代书院建设成就斐然。三明宋代书院北多南少,书院选址上有靠拢或进入城镇的特点。宋代三明辖境中进士者达到高峰,科举的成就与书院的建设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宋代时,中原地区与广大南方地区的饮食文化交流相当频繁。其中,中原地区对南方饮食文化的吸收主要发生在北宋时期。宋代南方饮食文化向中原地区的输入,官方因素淡化,更多的是受商业利益的驱动,体现出宋代商品经济活跃的特点。而北宋时期中原饮食文化对南方的影响较小。两宋之际,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使宋代中原饮食文化对南方广大地区(特别是江浙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两宋之交的战争为切入点,考察岳州北宋末年战争之下的经济状况,通过对南宋岳州战后重建工作的归纳,认为尽管战争带来的创伤影响甚大,由于南宋坚持经济建设,所以较北宋仍然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到目前为止,研究宋代书院问题的学者很多,但是探讨的焦点多集中在宋代书院的官学化,四大书院研究或者同一地域之内书院的研究等方面,而对北宋与南宋之间书院对比分析的研究还相对较少.论文从兴办书院的目的、书院发展的过程以及书院的授课内容三方面分析白鹿洞书院在北宋和南宋不同的历史环境中的不同特点.以便通过书院这个切入点窥见南北宋在文化上的不同之处,对研究宋代教育史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经义”考     
“经义”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种重要文体,它萌芽于汉唐,形成于北宋。经义与选举制度的变革和学术风习的变化有密切的联系。在北宋熙宁贡举改革中,王安石利用经义作为统一士大夫思想的工具,对北宋后期的学风和士风产生了诸多影响。在古代文体史上,宋代经义文是明清八股文的雏形,它形成了一定的程式,在题型、结构等方面已经具备了八股文的一些特征。考察宋代以前经义与选举制度的结合情况、经义在北宋科举改革中演变和成形、传世宋代经义文体的形态和以经义试进士对北宋后期学风、士风的影响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可以大体明了经义的流变轨迹,以及它与选举制度和学术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宋代理学家的骈文观是宋代文学研究中一个被忽略的重要课题。大多数北宋理学家对骈文持批判态度,并与宋代古文正宗地位确立和骈文风格转变有直接关系。南宋时期理学家的骈文观出现了分化,并在骈文的创作态度、审美风貌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宋词之分期,既不同于政治史之分期,也不同于宋诗之分期。整个宋词的发展分两大阶段,即北宋词与南宋词:一、从与音乐的关系看,北宋词绝大多数是用于演唱的,南宋词的主要功用已由应歌而转变为新体抒情诗;二、从题材与内容看,北宋词基本上未脱离“词为艳科”的传统,南宋词则彻底摆脱了这种束缚;三、从表现形式看,北宋词尚未完全脱离俗调,南宋词则以骚雅为归宿。而北宋词又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自宋太祖开国至仁宗朝,为沿袭期,但沿袭中有变化;后期自英宗至北宋灭亡,为变革期。南宋词也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起自高宗建炎,止于宁宗嘉定元年,为以辛弃疾为代表的爱国词大放光芒的时期,但也有姜夔起而与之抗衡;后期自嘉定止于宋亡,为学辛与宗姜两大派并立的时期,但后者已转居上风。  相似文献   

19.
两宋赈灾救荒措施的市场化与社会化进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两宋时期的赈灾救荒措施从性质上看,可分为三类:纯行政性措施、市场性措施与社会性措施。其中,纯行政性措施多行于北宋时期,南宋以后渐趋减少;市场性措施从熙丰年间以后逐渐增多,南宋以后一直沿用,但不及北宋中后期典型;社会性措施作为纯行政性措施的补充形式,早在北宋中前期即已开始实行,但大规模的应用却是南宋以后的事。这一变化过程,反映出宋朝赈灾救荒措施的市场化与社会化趋势,即国家职能从独揽社会事务向调动市场、组织社会、参与经营的方向转变,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古代传统荒政的一次重要转型。  相似文献   

20.
书院记是以书院为题材,以"记"这种体裁为形式载体撰写的文章.起源于北宋初期,南宋时出现第一次兴盛局面.宋代书院记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即议论化倾向,表现手法多样,文学性增强."记"展现了当时书院教育的发展状况和学术思想的兴盛,反映了宋代"记"体文的创新与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