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股发行的再度提速,让一些业内人士看到了解决IPO堰塞湖的希望.有市场人士推算,按目前速度消化IPO排队企业大约需要一年半时间. 至于能不能在一年半的时间内消除IPO堰塞湖,恐怕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毕竟在这一年半的时间内还会有大量的企业加入到IPO排队的行业中来.更重要的,正如投资者所担心的一样,还要股市能够承受得了新股的加速发行.实际上,对于新股发行的再度提速,不少投资者并不是乐观地来预计IPO堰塞湖何时能够消化完毕,而是对新股发行再度提速表现出种种担心.概括说来,主要有这样四种担心.  相似文献   

2.
以创业板IPO为代表的新股大比例超募现象受到了监管层的关注。其实,显而易见,由于相当一段时期来新股发行大比例超募现象的存在,不仅对二级市场股价波动造成不利影响,而且如此现象的出现也不符合资本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化要求。  相似文献   

3.
市场气氛假说认为市场状态和二级市场投资者的投机是造成新股抑价的重要因素,且新股上市首日抑价率与市场气氛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以市场气氛假说对全流通时期A股206支IPO新股抑价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市场指数上涨期间,上市首日换手率、上市首日股指收益率、上市当周股指收益率为影响IPO抑价的显著变量,且具有与假设相符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市场气氛假说可以说明A股全流通时期的IPO首日抑价现象。  相似文献   

4.
IPO开闸后,采用了"市场化"的发行方式。这种发行新股的方法促使了一级发行市场和二级交易市场的接轨,从理论上可以减少一级市场的获利空间,鼓励更多的资金参与二级市场,避免大量闲散资金申购新股的情况,对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金配置的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党的十六大召开后对我国与国外新股发行理论及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概括和分析,阐明了有关IPO发行价格合理的含义及相关理论观点,以及新股抑价产生的相关理论,以期为我国证券市场的新股上市提供有效监管的经验借鉴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党的十六大召开后对我国IPO定价机制的选择进行了全面的概括和分析,阐明了有关我国IPO理论价值计算方法的选择,以及我国新股发行模式的探索相关理论,以期为我国证券市场的新股上市提供有效监管的经验借鉴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虽然A+H同步IPO模式目前尚不具备常态化操作的条件,但相对于早期的先H后A,对于尚未在香港上市的中央企业而言至少具备7大优点:一是两地同时上市,有利于扩大新股发行影响,提高资金募集效率;二是可以避开其中某一个市场出现不稳定市况的影响,降低首次公开发行的风险;三是能够使企业获得更优的发行价,而此前香港市场的发行市盈率和二级市场市盈率都要低于内地市场,同时以A+H同步IPO,企业投资者基础更加广泛,这会有利于公司价值得到深入挖掘;四是可以使上市公司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资本市场的优势,尤其是利用香港市场监管国际化的优势提升企业市场化和规范化经营;五是同步发行A股、H股将发行影响扩大到全球范围,能极大地提升公司的市场形象和国际知名度;六是对于企业再融资也带来便利条件;七是上市前期工作也可以相互利用,募集资金到位更加及时。此外,中央企业A+H同步整体上市对于资本市场而言,也具有许多优点。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伊始,IPO正式开闸,此前积压了几百家过会的企业排队上市,开闸后每日申购新股数量均多于2家,甚至一天5家同时发行募资,发行进度比以往要快的多,新股的密集发行,让市场热点与资金都将聚焦在新股上,快速的发行导致市场存量资金有相当一部分因为打新而被冻结,场内资金的减少导致股指一路下泄,今年以来短短一周多时间,上证指数已经下跌近5%。过去的三年,A股市场一季度都有不错的表现,投资者已经习惯了春节行情,但2014年马上有钱有  相似文献   

9.
上市之前业绩亮丽,上市之后迅速“变脸”,A股市场的这一“症状”一直被投资者所诟病,却一直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2015年IPO重启以来,监管层推出了不少“新玩法”,但新规之下,仍有超过两成的新股出现业绩“变脸”.  相似文献   

10.
近个时期以来,A股市场新股发行与上市可谓出现了双高现象,即发行PE高企后,二级市场上市后再次出现炒高,目前创业板平均PE已过110倍。在近期创业板股票总体发行PE高达57倍后,主板股票也开始水涨船高式发行,招商证券以56倍的发行PE直逼中国建筑58倍的发行PE;而11  相似文献   

11.
专业服务机构德勤中国最新分析显示,今年上半年A股新股发行全速推进,总共有252家企业新上市,募集资金达到1276亿元.这一数量和金额均为2011年同期以来的较高位.德勤同时预计,下半年A股IPO发行会稍为放缓,全年约有420-480只新股将上市,融资金额至少达到2600亿,约为2600亿-2900亿元.  相似文献   

12.
正由于IPO重启后新股的持续发行,A股承受抽血的阵痛,随着IPO高峰期的到来和过去,大盘在2000点附近盘底和企稳可能性加大,由于二月份新股发行压力大幅减少,春节前大盘出现企稳及小幅反弹的可能性加大。创业板指数离前高1423.96就一步之遥,从市场热点看,市场对科技小盘股偏好仍是市场主流,美国  相似文献   

13.
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日前正式发布并施行。伴随着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的在新股发行改革的文件正式发布后,恢复新股发行将会很快启动。重启IPO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相似文献   

14.
微博广场     
高超募既对市场资金面产生压力,高超募背后的高价发行,也会放大市场的投资风险。因此,对于询价新规,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至少不应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闹剧重演。基于此,个人以为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应对:一是建议上市公司在满足上市条件的情形下,将50%的超募资金用于回购股份并予以注销,客观上这也是超募资金回流市场的一种方式;二是机构询价需要理性,切忌盲目报高价;三是加大新股发行与上市的力度,倒逼新股发行价格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金融去杠杆年,防范风险年.股市最大的风险就是滥发新股.2016年新股上市数量达245只,是中国A股市场历史上第三多年份,2010年发行347只,2011年发行277只.德勤中国认为600家排队上市的公司将会在最快18个月内完成过会并上市,同时2017年全年中国大陆新股数量将达380至420只,融资额约2500至2800亿元.中金甚至表示2017年新股发行500家,募集资金约3000亿.  相似文献   

16.
从A股市场来看,新股不败为中国证券市场多个阶段所证明。研究历史来看,多年来,中国A股市场始终存在着新股不败的运行模式,而尽管前些年市场较差,一些品种破发,但由于政策IPO停止,政府救市等引发市场上涨再行IPO时,新股总是大阶段内难以出现破发  相似文献   

17.
太平洋证券上市过程中的三处不合法因素:第一,没有经过IPO的必经程序;第二,太平洋证券未经核准上市,"批复"的性质不是批准;第三,违反上市中关于新股发行比例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在内外一致维稳的强烈预期下,节前市场依然持续向淡和疲弱不振。笔者以为,近期新股IPO、尤其是创业板的超高价发行,正在成为拖累A股中期走弱的祸首元凶,成为制约大盘向好的重要因素。为了抑制新股被恶炒,在市场化发行的口号之下,新股  相似文献   

19.
IPO全景图     
正自4月18日证监会启动上市公司IPO预披露和预披露更新以来,截至5月12日,更新IPO预披露的拟上市公司已有319家。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二级市场的恐慌。而在"新国九条"的刺激下,市场心态有所企稳。拟上市公司预披露更新的快速增加表明IPO重启已经箭在弦上。《股市动态分析》研究部对这些公司进行全面梳理,以期帮助广大投资者备战接下来的新股行情。  相似文献   

20.
始于2015年6月的股灾,破坏了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使新股发行(IPO)被迫中止。为了振奋股市信心、重聚人气,证监会提出了新股IPO的修改意见稿,以海纳百川的姿态,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