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市报人手少,记者更少,必须以少胜多、以一当十、以弱胜强。一名优秀的地市报记者,应该是“高产记者”、“全能记者”、“全天候记者”、“读者信任记者”。当记者难,当地市报记者更难,当一名优秀的地市报记者尤其难。  相似文献   

2.
“办企业报难,办好一张企业报更难。当企业报总编难,当一名称职的企业报总编更难。”我在《仪征化纤报》担任总编辑六个春秋,深深体会到这一点。特别是在各种关系没有理顺的情况下,要把企业报办出自己的特色来,谈何容易。工作到处受制约,每前进一步,都要作出很大的努力。小报和大报  相似文献   

3.
张祥 《军事记者》2013,(12):64-64
“抓活鱼”,新闻界的流行语,比喻稿件的时效性、生动性和指导性。“活鱼”难抓,“做鱼”更难。煎、炒、烹、炸,各有滋味。但一种口味食之日久必索然无味。作为新闻从业人员。要写好稿、出精品.不光要有发现“活鱼”的火眼金睛、抓“活鱼”的过硬本领,更要具备把“活鱼”做鲜美的技巧手段。  相似文献   

4.
记者“写稿”,编辑“把关”,这是新闻从业人员最为平常的工作。但是,就像我们通常所说的那样,记者写稿容易,写“好稿”难;同样,编辑编稿容易,“把好关”却难。编辑稿件远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只是简单的勾勾抹抹、删删改改,而是编辑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的综合体现。作为一名广播新闻编辑不仅要把好有形的“文字、音响”关,更要把好无形的“政治”关。  相似文献   

5.
当一名称职的科技编辑不容易,当一名合格的广播科技编辑更难。究其原因,难处有三:一是广播科技编辑既需要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又需要有较广博的科学知识。二者好比鸟之两翼,缺一不可。二是广播科技宣传的本质特征,对广播科技编辑提出了与报刊科技编辑所不同的“苛刻”要求;因为科技知识的表达要摆脱抽象的概念、枯燥的数据、乏味的符号的干扰,提高科技广播节目的可听性,需要编辑进行大量的创造性劳动。三是广播自身存在“一听即逝、不留痕迹”的弱点,加上听众收听  相似文献   

6.
任晓玲 《大观周刊》2012,(52):284-285
我经过几年课堂教学的锻炼,作为一名一线小学语文教师,虽说是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很精通,却应义不容辞地、认真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好此项语文活动。通过自己的学习及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薛锦 《大观周刊》2011,(52):115-115
“以教师为主导”,对语文教师来说,首先就在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尤其是当学生处于消极状态的时候,教师更应把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首要任务.其次才是具体的课堂教学实施。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谈不上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语文学习》杂志出满一百期了。回顾一下这一百期是怎么走过来的,有哪些宝贵的经验,有哪些优良的传统,是十分必要的。这里,我分五个方面来讲一下《语文学习》的好经验与好传统: 一、中学语文教师与语文爱好者自己的刊物。《语文学习》不是某个系统、某个单位的机关刊物,它是中学语文教师与语文爱好者自己的园地,是代表“民间”的,不是代表“官方”的。所谓不代表“官方”,并不是不要领导,而是站在读者的角度更深入具体地反映领导部门的指示和有关教育文件的精  相似文献   

9.
经常被报道的单位难报道,经常有记者出入的地方难写稿,难就难在新闻要出“新”。当我读到新华社播发的《石河子的年轻人好精神》一稿时,不觉眼前一亮,妙!一个人人都在写,却又写不出来的石河子,被彭红和蓝学毅写出来了。  相似文献   

10.
徐小莉 《大观周刊》2013,(9):204-204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的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语文教学中,“阅读”环节是“听说读写”的核心部分,它是进行“把握语言技能、增加语言积累、培养语言感受、进行语言创造”等训练的关键。因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将阅读与技能、积累、感受、创造在教学中渗透结合,才能使语文教学达到完美。  相似文献   

11.
当一名通讯员难,当一名战士通讯员更难。有一次,我到一个团里采访一名干部,一见面我就说明来意,他态度生硬地说:“没什么好写的”,掉头就走了。第一次,我又去找他,他推说有事,又一次拒绝了采访。我不死心,第」轰前去找他,他正和同事甩老K,旁边的一位同志见我来过几次,觉得过意不去,悄悄对我说:如果你是记者就好了。战士通讯员就不能采访吗?我真想不通。但我没有因碰钉子而泄气,一种强烈的责任感驱使我第四次去采访他。经不住我再三的软缠硬磨,他终于接受了我的采访。不久,这篇稿件见了报。后来他见到我时不仅夸我?还直…  相似文献   

12.
刘雪玲 《大观周刊》2013,(3):121-121
在语文教学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作文”都是一个比较难把握的知识点。很多学生往往谈“文”色变,很多教师也常常感叹作文难教,在新课标的推行过程中,作文教学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要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指导学生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起学生创作的热情。  相似文献   

13.
知识林     
“名记者”、“好记者”、“红记者”指什么? 徐熊谈到——范长江赞成大家立志争取当一个“名记者”,但他更希望大家当一个受人民欢迎的“好记者”,一个不是为了出风头而是思想作风和才能都强的“好记者”。他说“作为人民记者,要有革命责任感,要为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而自豪,不要辜负党的信  相似文献   

14.
落笔难,落笔之前的酝酿更难,记者同行大多有此同感。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要学会广泛选材、迅速出手,准确、客观地报道社会上发生的有新闻价值的事情。新闻事件通过记者转手成为稿件,这个过程宜短不宜长。唯其需要“广、快、准”,就更有必要做好落笔前的工作。西人言:“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古训云:“预则立,不预则废。”都是同样的道理。  相似文献   

15.
有人常这样认为:要想当记者,学习摄影最容易,“咔嚓”一下就行啦!其实不然,它也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初步学会摄影比较容易,但要认真做好它却比较难。要当好一名称职的摄影记者,不仅仅要熟练地掌握摄影技巧,善于抓拍具有新闻价值的一瞬间,还要有好的思想和作风,强健的身体,充沛的精力,广泛的兴趣爱好,丰富的知识面,敏捷的思维和观察能力,迅速而准确的动作,还要具备扎实的文字  相似文献   

16.
韩岫 《大观周刊》2012,(29):211-211
一位教育学家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教育是一种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一种艺术,艺术的价值在于创新。”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有创造性地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具备较高的教学基本能力、教学创新能力、心理领导能力、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操作能力……对教师的要求是比较多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责任重大,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学生学的问题,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一名教师,本身素质再高,学生不买账,也是不行的,那么怎样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听老师的话,自觉地学起来呢?我认为关键在教师的教学方法,要使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刘俊 《大观周刊》2012,(45):324-324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什么有的教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而有些老师则不然,学生死气沉沉,甚至有时气氛很紧张呢?原因有很多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语文老师的课堂语言问题。语文教师要想讲好一堂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具有较好的课堂语言技能。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上的智力劳动效率。”  相似文献   

18.
田晓丹 《大观周刊》2011,(37):229-229
语文教学难,高一语文教学更难,文科成绩提高慢,而语文成绩提高尤其慢,这是我多年从事语文教学的切身体会。《语文新课标》指出:“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其中的前提就是语文基础,如果没有“基础”这个前提,那么“提高”便成为空中楼阁,要搞好高一语文教学,就必须做好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面临着课程结构变化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生理上、心理上的转折和变化的挑战,其间是平稳顺畅过渡,这就是高中教师应把握的“切入点”问题。正确把握高一语文教学的切入点,是学好高中语文乃至其它学科的“金钥匙”。怎样把握初中学断向高中学断顺利过渡的“切入点”呢?  相似文献   

19.
丁晓娟 《大观周刊》2012,(30):207-207
“纯净水”“达人” “灌水” “槑” “菜鸟” “”等网络词语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中学生的口语和作文中,这些求新猎异、天马行空的词语让许多家长和老师感到费解。有人认为,网络语言的出现是社会的一种进步,是汉语有生命力的表现。还有人认为网络语言是对传统汉语语法、语义的一种颠覆。此外,网络语言大多也不符合语法规范,还对正规汉语语法的传播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那么,中学语文教师当如何应对网络语言对语文教学的冲击呢?是一棍子打死,还是全盘接收?笔者以为,中学语文教师不仅要了解、熟悉网络语言,更应该掌握中学生心理,从而对网络语言采取正确的态度和积极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20.
当演员,主角难投;担任报纸的总编辑,“第一角色”难演。主角难扮.演员还得粉好;“第一角色”难演,总编辑也要演好。总编辑的“第一角色”,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总编辑应是首席记者,总编辑应是首席评论员,总编辑还要当好第一读者。总编辑应是首席记者报纸的总编辑首先应该是首席记者,只有当好首席记者,总编辑才有号召力、凝聚力和权威性。总编辑应努力从三个方面扮演好首席记者角色。第一,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生活调查研究,多出精品。作为总编辑,事务繁多,要想深入调查研究,确非易事。可以利用下乡联系工作,抓报纸发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