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播哲学”是一个方兴未艾且内涵与外延尚未完全明晰的领域,它应和“传播的哲学”作出区分。彼得斯可被视为传播哲学的集大成者,他从“哲学史”与“哲学”两条进路建构自己的思想体系,将传播学从认识论的理解推进至本体论乃至存在论的沉思。但彼得斯的哲学体系矛盾地介于本体论与存在论之间,因此表现出观念层级上“未及‘泉’”、主体意识上“难忘‘我’”以及言说方式上“执‘云’亡‘月’”的三大弊陷。沿着彼得斯开拓出的路向,传播哲学应走向彻底的“传播存在论”,传播观念“存在-形上存在者-形下存在者”的三个层级也由是得以昭显。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是一种社会存在物,在开放知识环境下,其本质是图书馆人的劳动生产关系。图书馆人的劳动、再生产是图书馆发展变化的动力之源。图书馆存在是人化的图书馆自然存在与图书馆意识的统一,图书馆人的异化劳动是图书馆进化的表现,而不是图书馆衰败的象征。马克思社会存在论是构建当代图书馆发展支撑体系的理论基础,开放知识服务将是未来图书馆工作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凶宅争论近百年来,有关凶宅是否真正存在的争论,一直是沸沸扬扬、莫衷一是。存在论者和不存在论者均拿不出让人信服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然而,现实中最令人感到费解和害怕的是尽管绝大多数凶宅并没有幽灵的传说,但一旦有人住进了这样的屋子里,就会大难临头,不是得了重病九死一生,就是与死神相吻一命呜呼。此类现象在欧美国家一向用凶宅来解释;而在中国古代是用风水和报应来解释。  相似文献   

4.
从技术现象学视角看,阅读是媒介与人之间的一种交互性活动.具有全新技术特性的电子阅读塑造了一种新的人与媒介的相互关系,从而发展为一种全新的电子阅读文化.新技术的使用改变了人的存在状态,这些存在论意义上的改变比较突出地体现在信息超载导致的健忘症、多媒体阅读导致的心不在焉、数字拷贝和移动阅读带来的阅读消遣化和娱乐化趋势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人类各式各样的语言系统作为表意符号再现和表现着物质与精神的存在。不管是行为语言、口头语言还是文字语言,都需要对“时间”这一存在的维度进行表述上的切割、拼接和组合,以表现过去、现在与将来。时态已经慢慢地固化为语言符号系统的特有属性。在行为语言系统中,人们常常用  相似文献   

6.
书信怀旧现象反映了交流在社交媒体时代所遭遇的“存在的隐退”与“审美的危机”。在这一背景下,论文对15位兼有书信与微信使用经验的交流个体进行深访,从麦克卢汉所提倡的媒介后视镜视角,追问传播媒介及其技术如何形塑交流时空与切近关系。在现象学存在论的视域中,交流的本质是“切近”,它指涉了媒介技术/物如何“嵌合”交流之四重整体:时间、空间、语言以及交流之人。本文将这一观念引入传播学研究,对“媒介物“”可供性“”媒介融合”与“交流之切近”等概念进行了理论反思,并深描了书信如何“嵌合”交流之四重切近,以及对比地展示微信之“功能可供”对本真交流的“拆解”与“订置”。文章指出,根植于时空性、延时异步的书信作为一种全时间性媒介“,道说”了历时性和与境化的友爱交流,而即时在线的微信作为一种全可及性媒介的本质是瞬时性与脱境化,导向了“失语”的均质交流。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是文化的一个子系统。人们经常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其实这是不全面的。载体与运载物既可分别存在,也可用别的载体和运载物进行替换。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则不同,因为一切文化活动和文化创造都离不开语言的作用,所以文化的积累也都保存在语言的信息系统之中,这是其他任何载体都不可能与之相提并论的。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是文化的一个子系统。人们经常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其实这是不全面的。载体与运载物既可分别存在,也可用别的载体和运载物进行替换。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则不同,因为一切文化活动和文化创造都离不开语言的作用,所以文化的积累也都保存在语言的信息系统之中,这是其他任何载体都不可能与之相提并论的。  相似文献   

9.
自然语言检索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自然语言与工人语言的区别本文说的所谓自然语言检索是指在计算机检索系统中有后控词表存在的前提下的自然语言检索。首先,我们认为在情报检索中自然语言与人工语言(即受控语言,为和自然语言相对应,本文将受控语言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体现思维的工具,是人们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思维指的是一种用特殊的方式组织起来的物质特性,也就是人脑的机能,其实质就在于它间接地或概括地反映客观世界.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离开了语言,思维就不存在,离开了思维,语言也不存在.“语言和思维是紧密相联的统一体,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而语言是思维的‘外核’.”①语言和思维事实上是存在于统一体内的两个对立面,语言是这个统一体的形式部分,思维是这个统一体的内容部分.  相似文献   

11.
钱轶群 《新闻战线》2015,(5):131-132
网络新闻评论语言具有平民化、口语化、趣味性等特点,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网络新闻评论是一种依附于网络新闻而存在的传播形式,是网民思想感情的流露。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新闻评论已经成为网络新闻的一部分,表现出独特功能,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对网络新闻评论语言的特点、功能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网络新闻评论语言相对于传统新闻评论的特点网络新闻评论语言与传统新闻评论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别。其语言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美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它与哲学有着很深的渊源,从古希腊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中提出“美本身”这一要领到鲍姆嘉登对美学内涵的界定,再到康德的“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形式”及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等命题的提出,美学始终处于认识论的范畴,具有较浓厚的理论色彩与纯思辨色彩。直到20世纪初期,存在论才开始被引入美学研究领域,并于大半个世纪以后再度勃兴,逐步进入主流美学思潮。西方现代美学由此实现了由哲学美学到人生美学的转向。著名美学家曾繁仁先生的美学探索也经历了一个由认识论到存在论的过程。他新近结集出版的《…  相似文献   

13.
字东玉 《新闻世界》2014,(1):159-160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新闻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首要的标准是准确,但是模糊语言逐渐成为新闻语言中一个客观必然的存在形式,这一必然是语言本身的属性,同时也是新闻报道的要求,在具体的新闻报道中,新闻语言的模糊性凸显了它的存在意义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潘维 《大观周刊》2011,(14):220-220
歧义是从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常会遇到的一种问题,是个复杂的语言现象,也是一个常见的语言现象,歧义存在于语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各个层面。歧义也是引发幽默的主要语言手段之一。本文将主要列举一些由歧义带来的幽默与歧义出现的一些简单原因。  相似文献   

15.
智慧图书馆关键性的要素在于智慧二字,尤其强调在图书馆运用管理过程中多媒体和数字化的因素。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展开这一论题: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存在论视域、基本范畴和实践路径。存在论视域探讨智慧图书馆的认识论范式问题;基本范畴着眼于智慧图书馆的话语体现建设;而实践路径则指向智慧图书馆建设的细化方法和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6.
自上世纪80年代存在主义盛行以来,存在论哲学就作为一个独特的部分被引入中国,并成为当代中国哲学、美学理论研究的热点课题,其理论的方方面面,几乎都为当前的理论研究者有所涉及。然而如果以一种挑剔的、历史的眼光来审视,就会发现,中国理论界中对于存在论  相似文献   

17.
昌耀45年诗作真实展现了一个受难的灵魂,经由全民族在历史命运上的苦痛到人于存在论意义上的普遍性痛苦这两段心灵历程。本文选其代表性诗作加以评析,力图对其苦难世界加以理解与阐释,进而探询诗人之死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戴蓉 《东南传播》2012,(7):183-184
播音的创作形式决定了播音的创造性特征。播音创作是一种语言创作活动,它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主要以有声语言为主。而言语是与思维紧密相连的,这就决定了播音创作具备不同于其他语言艺术形式的由语言与思维来创作的特征。同时,这个特性又决定了在创作过程中最能集中体现语言与思维密切关系的一个关键因素——内在语的存在。本文仅从新闻类稿件的播音这个角度来探讨内在语在语言创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1,作者是通才。 2,还知识论为存在论;还知识描述为艺术叙事。 3,雅俗结合是大智慧。 4,“重写经典”让读者感受古典文化。  相似文献   

20.
在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新媒体语言随之出现在大众的生活中,与大众文化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新媒体语言能够反映出社会大众的心理观念,与社会文明的变迁、大众文化存在一定的共变关系。本文主要从新媒体语言的传播力量、新媒体语言的大众文化特点角度出发,分析了两者之间存在的共变关系,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