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闻北京易太格数码快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太格”)是因其在业内积极向上的企业形象,他服务过的客户对他的评价都是热情、诚信。还记得第一次去易太格时的情景.除了易太格员工的热情接待外,室内的小花园让记者领略了曲径通幽的情趣。二次拜访,花园依旧,易太格的热情依旧。在某个春日的上午.记者与易太格一起再次经历了他的成功故事。  相似文献   

2.
笔近日听档案同事讲.他在指导某个年掌管、审批、使用几百万元资金的部门立卷归档时,办公室负责人迟迟不肯将会议记录本交出归档.经再三追问之下,他很神秘地道出了原故与苦衷:这本特殊的会议记录本记载着多年该部门大量资金运行的秘密等.几任“头头”(指一把手)再三叮嘱,只能由他一人长期妥善保存,任何时候不得让他人知晓,也就无法归档立卷.一旦归档让他人知道,岂不制造麻烦,影响稳定……  相似文献   

3.
@读什么音? 艾克特 @是什么意思? 汤姆林森是E时代我们不能忘记的人:就因为他选择了@,伊妹儿产生了。早在1971年的时候汤姆林森就在研究一个程序.他想做到把某个程序的文件转移协议与另外一个程序的发信和收信的功能结合起来.从而使一封信能从一台主机发送另外一台主机上.经过很多次的努力.他的第一个邮件诞生了。此时计算机刚刚通过阿帕网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4.
苗苗 《档案天地》2010,(4):11-15
我是在北影大院里长大的。因为我父亲是1941年的老八路.他是在1949年北平解放后。跟部队一起来到了这座城市。进京以后,那会儿好像什么都是要军管似的。就是需要派部队的人去代表管理某个单位。我父亲就是去了北影厂.当时他们好像有4个人吧,其中还有谢铁俪老师。当时他们其实很不愿意离开部队.像我爸爸那会儿在部队担任连长.他非常喜欢部队生活。  相似文献   

5.
系列人物报道一般是一个地方为配合党委政府宣传工作而推出的在某个领域、某个行业或某个系统一批卓有成就人物的风采展示。突出核心场景、丰富标题等形式、语言活、富于文采.是增强系列人物报道吸引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请不要发表攻击性的口水帖了,还论坛一个清净吧。”10月初的一天,喜欢泡网的小霍在某个业内论坛发帖表示抗议。很多人注意到他的声音。然而,攻击某个企业的帖子依然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令他目不暇接。小霍最后沮丧地说,他再也不上这个论坛了。  相似文献   

7.
《周董和‘他的女人们’纷纷求饶》、《徐克:女人要坏,男人才爱》、《‘十二金钗’绕身边罗志祥‘泡’尽齐人之福》……看到这样香艳的标题.你一定会认为这是某个小报的花边新闻,但是你猜错了,你一定想不到.这会是一张在全国较有影响的大报的娱乐新闻。因此,许多新闻从业人员和公众大声疾呼:娱乐新闻要戒色!  相似文献   

8.
一些记者和通讯员常有这样的感受:去同一个地方或共同采访某个单位、某个人物。为什么有的人写出的稿件平淡无奇.而有的人却写出了不同凡响的获奖作品?究其原因。主要还是识别新闻眼力火候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高海波 《新闻前哨》2010,(11):46-49
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在其宣传研究过程中提出.宣传通过主导符号产生传播效果;如果在人的自我结构中的本我、自我或超我层次上发生共鸣,就能有效地改变人们的态度:对某个群体进行污名化是社会传播中的常见现象;宣传活动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公众注意力管理。他的这些宣传技巧理论至今仍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方言有着天然的人际传播的亲和性。是一种以地域化为标志的某个语言的变体.它由特殊类型的发音、语汇、句子结构所组成。就现实社会而言.某个大的语言体系内一般都会存在着标准语言和方言这两种相关且相对的语言。可以说,方言是与全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1.
科技书评的文体凡丁科技书评可以借用文学写作的常用文体,使科技书评的表达像文学评论一样,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从而达到最大限度传播科学的目的。1.随笔式这是一种自由的、文笔优美的表现形式。书评作者在读了某书后,书中的某段话、某个观点引起了他的灵感,随手...  相似文献   

12.
对我来说,许巍不用任何音乐、理论或思想的分析,他是一听我就会喜欢的歌手,对他的亲近就像亲近自己本性中的某个软弱部分。  相似文献   

13.
因为职业的特殊性,记者所制造的产品不仅影响到一个个体.而且还会影响到某个领域.某个社会群体甚至整个社会。所以,记者的职业意识,不仅决定着所报道的事件是否真实、公正,并经受住客观的验证,而且能折射出记者的责任、品格、新闻敏感、价值取向判断。  相似文献   

14.
科学记者是代表公众利益,还是代表任何特殊利益集团,如学术界某个流派、某个科研部门或产业部门?为什么要提高公众的科学意识?科技传播学是理论问题,还是实践问题?新闻传播能不能在科学和社会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科技传播对公众的影响?新媒体传播是否加深了或改变了公众对科学的认知?2001年2月,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参加了在日内瓦举行的第六届世界科技传播大会。本刊特约记者孙静惟日前专访李希光教授,跟他讨论了参加这次学术会议后的感想,并回答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媒科技》2007,(3):28-28
<正>搜索时使用site:这个关键词就可以了。site:表示搜索结果局限于某个具体网站或者网站频道,如sina.com.cn、edu.sina.com.cn,也可以是某个域名,如com.cn、com等。如果是要排除某网站或者域名范围内的页面,只需用“一网站/域名”即可。注意:site后的冒号为英文半角字符,而且冒号后不能有  相似文献   

16.
王敏 《新闻窗》2010,(5):72-73
品牌是一个经济学名词,“品牌是一个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用以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而“品牌”一词应用到电视节目主持人身上,就有了特定的内涵和特征。主持人是节目和电视台的形象代言人,品牌主持人能使观众向他所在的节目集中,  相似文献   

17.
钱学森作为一位老教育工作者.他根据自身成长经历和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认为.新时代我们国家培养出来的人才应当符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目标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要求。这些新人应当熟悉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即三个层次、十一个部类的内容: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理、工、文、艺结合,有智慧。即大成智慧;熟悉信息网络。善于用电子计算机处理知识。而且在钱学森看来.这些新人从4岁到12岁接受一贯制教育.要达到高中毕业水平;12岁到18岁接受高等教育.达到硕士研究生的水平。然后,再深入造就。综合发展。成为具有政治可靠、道德纯洁、文理兼顾、古今融会、中西贯通的全才,即通才。他认为。只有具备这样素质的通才。才能不局限于某个学科领域,在多学科、多领域。有所创新。有所成就。  相似文献   

18.
尽管岩井俊二自己极力甩脱,那个藤井树仍然偷藏在他内心的某个角落,20年来从不曾离开  相似文献   

19.
朋友中有一个来自西安的邓先生。他说一个中国学生在欧洲某个国家留学,有一天新来的教授扫视过教室里的各国留学生,独独对他进行了一系列有关中国人的盘  相似文献   

20.
当谈到某个人的个性时,我们说他热情、富有创新精神、活泼或是保守;当说起某企业的个性时,我们要讲的便是这家企业的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