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刘江利 《内江科技》2009,30(6):95-95
调查和分析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现状地质灾害类型及基本特征,对规划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工程建设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做出评价,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预测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措施与建议,并作出规划场地适宜性评价结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以某铁路线路基段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赋值统计法,对工程建设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得出该线路路基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论.  相似文献   

3.
根据尾矿库建设工程实际情况,结合矿区内的地质环境条件,进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研究,预测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和遭受坝体滑塌、溃坝泥石流、崩塌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4.
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指对工程施工建设的场地有可能发生对工程产生威胁的地质灾害进程评估。并且对场地周围有可能危及安全建设的或者是会加剧或者引发地质对工程危害的危险性做出评估。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能够为工程建设施工安全和质量提供重要机遇,对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结合桌场地为例,探讨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某地面光伏发电金太阳示范工程建设为例,依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根据项目的重要程度、地质环境条件,确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级别、调查范围和评估面积。在对调查区进行详细的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地质环境条件,现状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依据野外调查的实际资料,确定评估因子,根据灾害危险性评估积分值、评估因子的量化值,按照危险性分级标准表,选择积分法对该工程建设用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最后对危险性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进行分析。文章详细介绍了地质灾害现状评估技术在同类工程建设用地中的应用,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辽宁省某供气工程建设为例,依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根据项目的重要程度、地质环境条件,确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级别、调查范围和评估面积。依据野外调查的实际资料,确定评估因子,根据灾害危险性评估积分值、评估因子的量化值,按照危险性分级标准表,选择积分法对该工程建设用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最后对危险性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此实例详细介绍了地质灾害现状评估技术在公路建设用地中的应用,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周亚吉 《科技广场》2012,(9):152-155
本文评估区内的断层为"5·12大地震"的发震断层,评估区及其附近为极震区,大地震对该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居民房屋带来极其严重的破坏,并产生大量的次生地质灾害。根据野外实地调查、收集以往资料,基本查明拟建场地及其附近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地质环境条件,在此基础上对某安置点房屋设置点地质灾害性现状评价、预测评价和综合评价,并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评估结果表明,拟建区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评估去安全性等级为一级,遭受地质灾害危害和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拟建区中部较缓,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工程建设适宜性为适宜工程建设,其余地段为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区内工程建设需要对地质灾害采取工程治理措施后方能进行工程建设,该区基本适宜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8.
《内江科技》2019,(12):11-12
<正>通过对拟建工程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价;预测工程建设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建设用地土地适宜性,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治措施;为工程建设项目用地审批以及工程建设合理设计、安全施工提供科学依据,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对工程建设的威胁和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破坏,保证该工程的正常运营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该建设项目位于平坝县城南面,目的是为了预防和避免该拟建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和建成后引发、加剧以及遭受地质灾害的危害,保障拟建项目安全,开展拟建项目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析该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结合工程特点对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预测评估,相关研究结论对于该建设场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地质灾害成为了阻碍我国公路交通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广东省兴宁市某公路工程为例开展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项目区及周围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不发育,评估项目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为崩塌(或滑坡)和地面沉降。尽管本研究提出来多种防治措施,但不同地质灾害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1.
抚顺市是国内外知名的煤都,采煤历史已有百余年,矿区部分地块存在的地质灾害给抚顺地区的城市建设、生态与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依据地质结构控制论的理念,对其进行建设条件分析,最终作出矿区部分地块稳定条件与工程建设条件评价。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三峡库区横跨川鄂褶皱带中段和川东弧形褶皱带东段,自然地质条件复杂,暴雨、洪水频繁,是我国滑坡等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之一。重庆市万州区是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多发地区之一,付家岩滑坡为其中具代表性的一个,该滑坡对已建的移民迁建工程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在详细调查研究滑坡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滑坡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深入系统地分析了该滑坡的变形特征、诱发因素和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发育频繁的国家,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是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而我国的三峡库区、天山山区、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周边地区等是危岩的集中分布的地区。2004年12月3日,贵州省纳雍县中岭镇佐家营村岩脚发生了山体崩塌并诱发下部堆积体滑坡,造成44人死亡的重大地质灾害。事后通过现场调查发现,纳雍县中岭镇多是煤矿开采区,除佐家营外还存有四处坡体有明显变形迹象,即中岭、大垛口、小垛口、月亮湾。本文通过对贵州省纳雍县中岭镇危岩崩塌区的调查并结合一些实际情况,对危岩崩塌灾害的成因进行初步分析及对其治理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长输油气管线的修建对于沿线地区的资源及其环境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本文应用环境经济学的方法如市场价值法、恢复和防护费用法等方法,评价修建油气管道对环境资源影响的经济损害程度。以陕-甘天然气输气管道为例,从农作物产量损失、林地和草地资源的损害、水土流失损失以及沙漠化对土地资源的损害4个方面评估了修建该管道对资源的经济损害。结果表明,管道施工对林业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危害程度最大,影响力也比较长久。同时也表明传统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容易忽视管道工程对资源环境影响的潜在因素,往往低估了对资源环境的经济损害程度,这对于环境资源的保护与恢复是极为不利的。  相似文献   

15.
输油气管道工程对资源与环境损害的经济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输油气管线的修建对于沿线地区的资源及其环境具有的一定的破坏作用。本文应用环境经济学的方法如市场价值法、恢复和防护费用法等方法,评价修建油气管道对环境资源影响的经济损害程度。以陕-甘天然气输气管道为例,从农作物产量损失、林地和草地资源的损害、水土流失损失以及沙漠化对土地资源的损害4个方面评估了修建该管道对资源的经济损害。结果表明,管道施工对林业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危害程度最大,影响力也比较长久。同时也表明传统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容易忽视管理工程对资源环境影响的潜在因素,往往低估了对资源环境的经济损害程度,这对于环境资源的保护与恢复是极为不利的。  相似文献   

16.
三台县木材加工场建设工程位于三台县东塔镇罗家大石包。建设用地地质环境条件一般,存在的主要地质灾害有崩滑和地裂隙。综合分析了引起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详细分析各个因素的基础上做出了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价和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价,为建设用地的工程建设适宜性提供了依据;并对工程建设可能发生或诱发、加剧的地质灾害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丁翠华 《科教文汇》2013,(24):204-204,208
本文就当前地勘文化建设提出了’建议:(1)确立地勘文化建设总原则;(2)打造地勘团队精神;(3)让更多的人参与地勘文化建设;(4)建立单位群众性文化组织;(5)建设管理子文化。  相似文献   

18.
城市空间扩展对区域洪涝孕灾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伟忠  杨桂山  陈爽 《资源科学》2012,34(5):933-939
城市空间增长直接改变地表不透水面、河流景观等洪涝孕灾环境,引起产汇流过程紊乱和涝灾发生。采用多源数据及GIS、实地勘测等多分析手段,基于洪涝孕灾环境特征变化视角,分析当前江宁开发区城市空间快速增长与涝灾频发的影响关系:开发区成立至今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了10.34倍,水面率下降近50%;目前全区不透水率48.12%,主要建设用地平均不透水率超过70%;研究区城市空间增长直接驱动下用地不透水率及格局、径流路径与江水区分布以及河流景观特征及行洪能力显著改变,最后分析提出产水量大、汇流集中且河流排洪差的主要洪涝孕灾环境敏感区,为用地布局的水文安全及洪涝预防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地质雷达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以某高速公路隧道建设为例,简述地质雷达在隧道地质超前预报过程中的应用,说明地质雷达在隧道短期地质超前预报中的实用性、有效性和安全性,能提供更准确的地质信息和科学依据,更好地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网建设的不断实施,我国高速公路现已经进入建设的高潮时期,使得高速公路建设中所面临的地质灾害问题也日趋严峻。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准确判定和划分不良地质是一项必不可少但又具一定难度的工作。本文将对现今常用的综合物探以及遥感技术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勘探调查方法技术作一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