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犁的小说《荷花淀》用艺术美的手法,借用白描,使文中女性的人性美、人格美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孙犁的快乐     
梁阁亭 《知识窗》2013,(17):26-26
1979年,22岁的铁凝从插队的乡村回到城市,在一家杂志社做小说编辑,业余也写小说。一次,铁凝有事去天津,临行前作家韩映山叮咛她带封信给孙犁先生。铁凝有些为难,因为她听人说起过,孙犁的房间高大幽暗,人很严厉,少言寡语,连他养的鸟在笼子里都不敢乱叫。韩映山看出了铁凝的为难,指着他家镜框里孙犁的照片说:“孙犁同志……你一见面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3.
孙犁的快乐     
1979年,22岁的铁凝从插队的乡村回到城市,在一家杂志社做小说编辑,业余也写小说.一次,铁凝有事去天津,临行前作家韩映山叮咛她带封信给孙犁先生.铁凝有些为难,因为她听人说起过,孙犁的房间高大幽暗,人很严厉,少言寡语,连他养的鸟在笼子里都不敢乱叫.韩映山看出了铁凝的为难,指着他家镜框里孙犁的照片说:"孙犁同志……你一见面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4.
赵淑娥 《知识窗》2011,(4X):58-59
美育,就是用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培养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舞蹈艺术所追求的根本是提高人的思想境界陶冶人的情操,给人最真挚的美。而舞蹈艺术所追求的本质就是美。舞蹈这种文化集美学因素,审美情趣于一体。本文就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统筹论述怎样在中等职业学校舞蹈教学中培养舞蹈美感。  相似文献   

6.
夏晓华 《科学大众》2013,(9):96+180
《新纲要》把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定位在审美的范畴内,强调了对儿童审美感受的引导。审美心理结构的塑造,是使人从自然的人变为审美创造的人。这是全面发展教育重要组成部分。而丰富多彩的审美教育活动深深地吸引着每个孩子,孩子对生活中的色彩美、造型美、协调美、对称美等多种形式的美表现出由衷的喜爱,对美的敏感性得到了发展,使幼儿具备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增强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罗丹有句名言,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要想使物理学由枯燥的铅字变成闪烁光彩的科学艺术、惊心动魄的科学诗篇,关键在于老师去发掘物理的艺术内涵、展示物理的艺术特征、创设物理的艺术意境;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科学艺术的甜蜜滋润;这就是物理教学的艺术。一堆钢给人的感觉是冷冰冰的,然而当这一堆钢制成了一件工艺品时,它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审美的冲动,这是教学艺术的特有魅力。物理学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科学中的美     
游览名山大川,领略自然之美;参观艺术展馆,欣赏艺术之美。自然美、艺术美给人直观感受,所产生的愉悦、满足感容易理解。然而说到“科学之美”,人们不禁会问:它们像自然景物、艺术品那样直观吗,它们也有形状、图案、色彩吗?如果不是这样,又该如何理解呢?  相似文献   

9.
正美是人类创造性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通常我们所说的美是以自然美、社会美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艺术美、科学美的形式存在。数学美是自然美的客观反映,是科学美的核心。简言之,数学美就是数学中奇妙的、有规律的、让人愉悦的美的东西。大多时候,人们只看到了数学的严谨性而没有体会到其内在美,理所应当地认为它是枯燥乏味的。但作为科学语言的一种,数学具有和一般语言文字与艺术所共有的美的特点,在内容结构和  相似文献   

10.
本文浅论了新时代流行美的一些环节和特点,指出流行源于模仿,它有被模仿者和模仿者,要有一定的环境和条件。市场经济的环境为流行美提供了充裕的条件。新时期的流行美不再是简单的模仿,同时追求个性、追求变化。流行是当下人自我价值心理取向的反映。它有着自己的周期,这种周期不可能准确预测。流行美是一种实用性享受性的大众情趣的生活艺术。它不是艺术的制作而是艺术的创作、制造。  相似文献   

11.
美是一切艺术的本质特征,也是舞蹈艺术的精华。与其他艺术不同,舞蹈是表现人体美的一门艺术。它讲究形体美、动作美、线条美、姿态美等无声的美,而舞蹈创作正是要体现这种无声的美。它通过创作者的美学思维.通过演员的表演,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美是舞蹈的本质,背离美学思维的舞蹈创作也就失去了它的基本品格和艺术功能。  相似文献   

12.
体育舞蹈美学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是我们每个人都想要追求的东西,作为最具表现生命情调与生命力的体育舞蹈,它是一项融合舞蹈与艺术一体的高雅文明活动、随着它的发展成为了人们不可缺的艺术主体,它用肢体语言来表现美的所在通过对体育舞蹈中美的形象性、愉悦性、功利性的阐述,使他们在美中有各自独特的感性显现:并了解到各种舞种动作的造型美、音乐美、意境美、服装美、人体美,使人们更了解体育舞蹈的美学特征,使更多人参与其中。从而得到身体的锻炼,身心的愉悦,悦目怡神,提高了人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在欣赏体育舞蹈时,也能把人们带入无限的遐想境界中,去品味、体会它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3.
明清园林设计的氛围营造可以让人体验不同的艺术之美,意境之美。它启示于人的至善、至美、至真的境界。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氛围,体现了中国古建筑和景观规划美学的主导思想——天人合一观。缘于自然,高于自然,跨空间集奇景于一园,微缩自然于聚地。提炼升华心境于赏物。  相似文献   

14.
郑晓莹 《金秋科苑》2008,(22):176-176
明清园林设计的氛围营造可以让人体验不同的艺术之美,意境之美。它启示于人的至善、至美、至真的境界。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氛围,体现了中国古建筑和景观规划美学的主导思想——天人合一观。缘于自然,高于自然,跨空间集奇景于一园,微缩自然于聚地。提炼升华心境于赏物。  相似文献   

15.
审美就是能动的认识美、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情趣、能力和素质,它是伴随着人一生的重要素质.通过探索"如何欣赏服饰美"中"形式美"的原理,来提高学生认识美的情趣.能力和素质,同时来旁通其他艺术门类;通过"时代感"的论述来提高学生鉴赏美的情趣.能力和素质,调整学生的审美取向,挖掘服饰与人.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联系,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6.
刘靖 《科协论坛》2007,(10):107
艺术设计除了实用功能外,还具有审美功能,艺术的审美功能,指艺术设计产品满足人的审美需要,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的能力。在满足人的审美需要方面,艺术历来起着重要作用,现在艺术设计产品也能发挥审美功能。它们以美的外形、结构和色彩向大众传播审美信息,满足、激起和发展它们  相似文献   

17.
音乐美是音乐家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创造,把现实生活的美,特别是人的思想情感加以集中、提炼和升华,并运用赋予独创性的艺术形式加以体现的产物。这种客观存在的美,需要以审美的眼光加上心理的想像去认识、洞察、把握。音乐审美在音乐欣赏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古希腊哲学家、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认为“美”具有合目的性,即“美”必须适合一定的对象或目的。同理,在当今人类对幸福的追求有增无减、大学毕业生由2008年的559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611万人、金融危机带来规模巨大的失业群体之时,大学美术教学艺术的“美”,必须针对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材施教,才有可能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19.
苏丹 《科学中国人》2007,(4):114-117
建筑是散落在大地上的音符,而音乐是跳动在人类心灵上的旋律。建筑之音乐美、韵律美犹如那灵动的艺术,凝聚着人类智慧的结晶,透射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好的建筑能带给人心灵深处的碰撞、强烈的视觉冲击、巨大的美感享受……建筑之美,取决于设计者对美的认知与诠  相似文献   

20.
环境艺术是以人的主观意识为出发点 ,建立在自然环境美之外 ,为人对美的精神需求所引导 ,而进行的艺术环境创造。这种艺术既不同于传统的雕塑 ,也不同于建筑 ,它更多的地强调空间氛围的艺术感受 ,但又不能脱离自然环境本体 ,它必需植根于特定的环境 ,成为融会其中与之有机共生的艺术。空间 ,是各种事物活动的“环境 ,任何视觉形象都有它特定的空间 ,没有空间或空间不足 ,都会使人窒息 ,空间在人们的生活中愈来愈重要 ,所以 ,以人为本的设计概念 ,将贯穿于一切环境设计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