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生     
天空一片蔚蓝,好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天幕上.此时,阳光明媚,金色的光芒洒向地面,照耀在一辆飞驰的自行车上. 小亮骑着车子行驶在路上.他一直是个好孩子,同学、老师和家长都很喜欢他. “今天是我的生日,不知道爸爸妈妈会给我准备什么礼物呢?”小亮想到这里,心情更加激动. 一个十字路口到了,小亮抬头一望,是红灯;他四周环望了一下,一辆车也没有.  相似文献   

2.
搬家整理东西,在书橱的最下方,居然翻出一个大信封,里面是3个贴着邮票却没有封口的小信封.我想,在扔掉之前应该先看看里面都写了什么. 这是看起来最旧的一封,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不过,涂改的痕迹很明显,还有不少语法和拼写错误.原来是我写给祖母的. 我10岁那年,祖母作了一次长途旅行,去了犹他州的姑姑家,一去就是一年.而之前,我们未曾分开过.这封信.应该就是那时候写的吧.在信里,我倾诉了一个小女孩对亲人的想念,提到了祖母最爱的雏菊,甚至还写到邻居家一条叫做斐文的狗.  相似文献   

3.
本体论问题始终是艺术发展无法跳越的门槛.在当代仍是如此.它摆脱了康德以来的美学传统,把艺术本体从"美"的领域拉到"真"的领域,从而酝酿了一场关于艺术本体论的转向.与历史上曾经发生的转向不同.当代这一转向以一种潜叙事状态运行.这一转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对感性的重估和强调,这为"转向"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对真性转向的含义作了定位.第二是对"存在"的重新发现和高度重视,这为"转向"问题提供了理论主干.当代艺术真性转向秉着一种"重估"和发现的精神.在理论上颇多创意和建树,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4.
刘淑惠 《班主任》2001,(4):31-32
一天中午,我接待了一位高一女生,她在我对面坐了很久,一言不发.在我耐心的等待中,她终于开口了.以下是她的主诉.  相似文献   

5.
时间或许是由一个个闪光的回忆构成的吧?在我心中,那经久不变的礼物——桂花糕,总令我心向往之. 那是八月的最后一晚,桂花开满了树梢.那也是奶奶陪我们的最后一晚.那一晚,桂树上开满了金色的花朵,小巧玲珑,花蕊中却又透露出一丝丝夺目的血红色. 回想往年满树桂花的时候,树下总会有一位和蔼的老婆婆,她,便是我的奶奶. 在我眼中,奶奶就像是一棵人老却心不老的青松.她几乎整日都是在笑,尤其是在桂花飘香的时候.  相似文献   

6.
“今天”在你眼里是什么?你如何为“今天”设计出整个人生的光彩?智者是这样做的:我只为今天而快乐.但是,同学们焦虑未来,自寻烦恼的倾向,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 年轻的舒平参加了一场演讲比赛,自我感觉发挥得很好.可是,成绩迟迟不下来.她开始抱怨,比赛结果肯定会暗箱操作.舒平在愤愤不平中度过了一天又一天.一个月后,成绩出来了,她竟然获得了一等奖.兴奋之余,舒平惭愧自己当初的胡乱猜测,白白烦恼了这么多天.  相似文献   

7.
赏识,是一个人心境磊落、视野舒朗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才智敏锐、气度从容的凸显.赏识,是为人之道,也是为师之道. 不懂赏识,不愿赏识,怕是很难合格地参与文明薪传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们的一些教师于此确是大有改进的必要.一些教师在"恨铁不成钢"的情绪笼罩下,往往多了一份挑剔,少了一份欣赏;多了一份苛求,少了一份呵护.  相似文献   

8.
旅程中,一定有一本书,放在我随身的背包里.就算在录像的空当也一样,总会有一本书,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这已经是一种习惯.好像写作对我来说一直是一种习惯. 多年来,保持着这种习惯.习惯,是一种镇定剂、一个护身符,我靠它得到安稳.我是一个很喜欢挑战的人,也常常想要改变轨道,从来不肯循规蹈矩,然而,却不喜欢改变日常生活的习惯.不管在什么样的日子里,只要有一本书,再寒凉的天气,也像在口袋里放了一个暖炉.  相似文献   

9.
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是新课标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教师作为一名新课程的实践者,在教学中更要落实这一新理念.在讲授了"三角形中位线"的课后探究后,我感受颇深.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一次又一次被激活,真正是把课堂交给了学生,教师只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趣题两则     
贩马 由于种种原因,我在贩马生意中老是不走运.有一次,我用26美元在得克萨斯州买了一匹劣马.饲养了一段时间.后来我把它卖了60美元.乍一看来,这笔买卖像是有利可图,可是把饲养费算上,我发现实际上是赔了钱,所赔的钱正好是这匹劣马进价的一半再加上饲养费的四分之一.我究竟赔了多少钱?  相似文献   

11.
托着大大的调色板,我开始思索:该用什么颜色表现我们中学生的色彩呢? 阳光照得我身上暖洋洋的.我抬头望着红彤彤的太阳,一股生命的激情顿时在心头滚滚翻涌.对啦!该用红色."90后"是一个火红的时代,是一个热情的时代,是一个腾飞的时代.我用画笔在雪白的画纸上兴奋地抹了一笔红色.渐渐的,那道红色竟然在眼前荡漾开来,成为一片美丽的朝霞.我仿佛看见了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祖国各地上空迎风飘扬.红旗下,一只金色的雄鸡傲然挺立,似乎就要从这个蓝色星球的东方,在一片欢呼声中、在世人瞩目下腾空而起……我沉浸在了红色的喜庆里.  相似文献   

12.
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是解读一篇文章的基本思路,也是最有效的阅读途径之一.欲动阅读之全身,必先牵文本之一发.这"一发"是什么.是文限,是阅读文本的最佳切入点.有人说,阅读的最高境界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能迅速地把一本书读薄了,把一篇文章读短了."先牵一发"就是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首先吃透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文本主要内容,把文本读短至一段话、一句话乃至一个词.这样,在课堂上就能有效地引领学生整合文本之主旨,把握文本最具核心价值的信息.由此可见.牵住了一发,就为深入解读文本之全身奠定了厚实的基础,找到了进入阅读最高境界的捷径.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只栖居在悬崖上的雄鹰,我身躯矫健,拥有一身灰黑而发亮的羽毛,因此.受到了众鹰的青睐.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我独自盘旋在悬崖的上空,忽然,听见远处传来一声"嘭"的声音.随后,我的一只翅膀便感到一阵阵剧痛,并且在一滴滴地流血,我感觉自己没有了力气,身体不由自主地往下坠.……  相似文献   

14.
我,一个曾经美丽过的苹果. 可现在,我被放在一个沾满了污渍的破盘子里.盘子在一张破桌上.破桌在一间破房子里.这间破房子的主人是一位年迈的老母亲,老母亲唯一的伴儿是一只老狗. 老狗浑身的黄毛稀稀拉拉,早就没有了往日的光泽,一条长尾巴无力地耷拉在身后.老母亲不在的时候,老狗就和我聊天.  相似文献   

15.
黄昏时分是一天中充满诗情画意的时刻.殷商先民在造"昏"字时赋予了它诗意般的内涵,这一诗意创造给了后代诗人无穷的艺术联想,他们常常是在黄昏时分诗意大发,浅斟低唱,写出了一首首惊世杰作.  相似文献   

16.
    
女子微微屈膝,低眉,长者轻绾广袖,及笄簪子滑入发间,簪上盛开的圆月、飞鸟、花,与金色流苏吻在一处,叮当作响.女子再行一礼,以示敬意,举目望去,鬓如云冉……绾了发,像是将过去的无知与莽撞细细收拾起来,在往后岁月里落了锁,余下温柔.恰好读到一篇名叫《绾》的文章:“绾,是女子温柔地低头一笑,融化了万年坚冰,是轻轻地系了一条红绳在你心上,一端是心房,一端是我.”“绾”是盘绕、系结的意思,如“绾发”;更有系念、挂念的涵义,如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写道:“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绾别离.”“绾”字拆开,是青丝一缕又一缕,相思一簇又一簇,盘在心头,缠缠绵绵,深情款款.美,是美在了“绾”上.  相似文献   

17.
武秋涧 《班主任》2006,(11):24-24
初识《班主任》是在一次学校会议上.离开会还有十多分钟,会议室里人声鼎沸,唯独一位戴着眼镜、两鬓斑白的老教师在津津有味地读一本杂志.我心生疑惑,是什么杂志使我的老前辈如此痴迷?悄悄走过去,方知她读的是一本《班主任》.她津津乐道地向我介绍了这本杂志,从此我就和《班主任》交上了朋友.  相似文献   

18.
网络文化是网络技术与文化的一种新型整合,它是在网络信息技术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精神性的文化形态.作为后现代文化的典型代表,网络文化彰显了视觉的中心性,表明了图像的转向,宣示了文学的退场.在网络文化里,文字本身亦正在日益变成图像,人们的观看行为就是一种读图行为.网络文化实质上就是一种图像文化.  相似文献   

19.
上好每一节数学课,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好数学知识,是每一位教师的教学任务.那么,如何上好每一节数学课呢?我认为,备课是前提条件.备课的步骤是:了解学生、钻研教材、设计教法.这三个步骤是教学前辈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缺一不可.我在教学实践中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0.
尊重的力量     
一个名叫保罗的乞丐,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给洛克菲勒写了一封信,要借100美元.虽然洛克菲勒认为这可能是在变相乞讨,但还是给他寄去了100美元.没想到,一周后保罗给他寄来了一张借条,洛克菲勒随意将其扔在了一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