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传媒实践活动中,马克思形成了传媒的社会民主功能思想:一是传媒通过为社会公众提供话语交往空间而形成话语权利和公众批判意识;二是传媒通过促进公民的政治参与而形成参与意识和民族精神,进而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媒介技术的变革带来了人们思想史上的革命。马克思对现代公共传媒及其功能的论述,既体现了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意识,也体现了他对未来理想社会公共性价值的建构精神。因此,考察马克思传媒思想的公共性意蕴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主要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这一理论有其自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本文主要对马克思社会批判最初思想形成时期进行了分析和梳理,表明主观主义的浪漫主义批判是马克思这一时期社会批判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4.
哈特穆特·罗萨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时间维度作为切入点对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诊断,在对多种理论资源进行批判吸收的基础上提出社会加速批判理论。首先,异化概念的发展为罗萨社会加速批判理论提供了重要支撑;其次,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为罗萨社会加速批判理论提供了重要来源;最后,同时期加速思想为罗萨社会加速批判理论提供了重大启迪。这三重理论渊源共同作用于罗萨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在全球化深入推进的现实背景中,为罗萨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石。  相似文献   

5.
课程批判理论是在西方社会批判思潮日渐兴起和相关理论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课程研究领域对社会批判思潮的响应,是不同理论视域中课程批判思想的集成和发展。课程批判理论本身并非一种单一而统一的理论,不同理论基于不同视角和方法对课程研究领域不同问题的解析和批判,体现了课程批判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加强课堂研究、建立知识和学习的批判现实主义新立场以及关注当代社会的辨识作用正在成为课程批判理论研究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6.
批判性是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种深刻的反思模式。马克思思想的创造与发展,是在批判性的论辩中实现的;马克思思想的生命与活力,也是在科学批判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和验证的。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这些探讨都是从某一侧面对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进行论述,缺乏对这一思想的系统梳理,不利于对马克思思想的全面理解。鉴于此,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论述做一整理,将有利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研究的深入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公民道德教育有别于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当今社会,无论是道德教育的理论内容,还是方法和效果,都需要进一步思考。一方面,对公民道德教育的前提性批判,这是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理论前提;另一方面,重视社会精英、公众人物、传媒和教育工作者在公民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应减少社会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和诚信品质缺失对公民道德教育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文化批判》作为后期创造社“方向转换”时期的重要刊物,试图确立一种新的文化意识形态,为青年人的革命实践提供思想武器。文章从文学传媒的视角出发,对《文化批判》推动“革命文学”发展的策略进行了分析,着力从理论与旗帜、出版部与阵地、论战与影响力、读者与互动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多方面考察《文化批判》是如何发挥媒介手段的力量,成功推动“革命文学”在中国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做过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卢卡奇的“物化”是贯穿《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的重要思想,法兰克福学派则继承了其中的批判思想,着重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传媒进行分析和研究。随着电子时代的来临,异化更加严重,文章就传媒所造成的三个方面的异化进行论述,力图为媒介批评提供一个新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是非实体论的,其批判"一词反映了这一思想的过程论色彩,当法兰克福学派从事社会批判时,有意忽略了批判对象的实体性,突出其精神形态的性质和逆动"过程,着重进行文化意义上的批判;社会批判理论的文化批判主要包括广义的文化批判———揭示资本主义技术合理性中的虚假意识"、狭义的文化批判———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单向度性,以及哲学批判———批判资本主义思维方式的肯定性;社会批判理论不是以构建社会乌托邦为其理论终点,而是在乌托邦的名义下倡导艺术复兴  相似文献   

11.
社会思潮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相关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与此同时,由于思潮爆发的瞬时性与学理批判的系统性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持续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关于社会思潮的研究逐渐出现了思维固化问题,较为集中地体现在引领模式、治理模式的新发展与批判模式的有效补给之间的紧张关系。为此,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社会思潮批判模式。在揭示社会思潮危害的同时,应加强对社会思潮本身的演化谱系、理论本质、传播途径、学理构建的系统性阐释,使之回归批判模式应引导群众"知其所以然"的理论使命,进而对社会思潮理解路径、话语转换、渗透逻辑等核心议题加以诠释建构。唯此,批判模式的发展和创新才能做到精准定位,实现模式构建的新提升。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批判性是马克思哲学的本质属性。马克思哲学的形成就在于他批判地继承前人的思想 ,在批判的状态下达于科学。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作为一门学说也需要在批判中逐步走向成熟。本文通过综合学界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概念、特征、内容、与西方社会批判理论的区别以及现实意义等问题的争论与探讨 ,使人们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有一个明晰的认识 ,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四个代表人物的思想的阐述,从而得出其社会批判理论的精髓即对工具理性的批判、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批判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  相似文献   

14.
从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社会主义思想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出发,马克思思想的内核是资本逻辑批判.在此基础上,形而上学批判、资本逻辑批判、社会与人的自由发展构成了其理论的逻辑构架.它们之间具有内在的同构关系.这是我们今天重新思考马克思思想、并从马克思走向当代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现代传媒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环境.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现代传媒环境,已成为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重要环境因素.现代传媒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双重情况,一方面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提供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传媒环境中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冲击. 1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在现代传媒环境中得到的发展机遇 现代传媒环境的形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它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因素,它给思想政治主导性内容的丰富和作用的发挥等方面带来有利的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6.
船山的社会批判思想以对意识形态化的宋明道学流派批判为基础,重点对君主"疑、私天下"的封建集权主义,腐化误国的"墨吏猾胥",逾"矩之道"的消费观念等展开了严肃的批判.船山社会批判思想坚守唯物主义立场,寓批判于典籍诠释之中,采取借古讽今的批判技巧,笼罩着浓郁的伦理道德倾向.可以说,船山的社会批判思想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主义作了一次全面的清算和总结,无疑重光了中国哲学的批判精神,为后来的中国民主启蒙思潮勃兴做了理论铺垫.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批判意识形态“虚假性”、“欺骗性”和研究作为社会上层建筑和人类文化发展的载体的精神生产现象时揭示了“思想的生产与分配”的规律。列宁和葛兰西发展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不再一般地谈论意识形态虚假性,而是强调无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导权”及其实现战略。马克思、列宁及葛兰西在意识形态批判、建构过程中揭示的阶级社会和作为人类文化现象的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阐述了丰富的社会批判思想。本文试图从社会批判的缘起、社会批判的对象、社会批判的主体、社会批判的旨趣、社会批判的视野五个角度解读这部经典文本的科学内涵,以此来认知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最初构筑。  相似文献   

19.
哲学是对思想的前提批判,并具体地表现为对构成思想的基本信念、构成思想的基本逻辑、构成思想的基本方式、构成思想的基本观念和构成思想的哲学理念的前提批判。对思想的前提批判,体现了哲学的特殊的理论性质和独特的活动方式,展现了哲学发展的自我批判的活力和永不枯竭的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20.
从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形成过程来看,这种批判开始是从他的浪漫主义诗歌创作中折射出来,在其发展中存在从外在价值批判为主导到科学批判和价值批判的有机统一的逻辑转换,这一转换使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具有了科学的视界.《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初步形成的标志,也是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由外在价值批判为主导向科学批判和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