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正>班主任工作需要粗中有细,想当好一个老班,就需要想办法走近学生的心灵,而一味地唠叨、体罚,只会拉大师生间的距离。丢掉唠叨,学会倾听,你会收获艳阳天。还记得第一次月考,学校趁热打铁,召开了家长会。为了开好高三第一次家长会,我可是通宵达旦,准备发言稿。为了家长能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我借鉴老柳班的经验,在家长会举行的前一天,让每个学生给自己的家长写一封信。感谢上苍,我补充的一句,也可以写给老班,让我有机会认识学生心目中的"老班"!  相似文献   

2.
正家长会,我像在单位开会一样,径直走到后排,随便找了一个位子,准备坐下来。班主任老师却说,每张课桌的角上都贴着孩子的名字,请大家找到各自孩子的座位,坐到他们的位子上。她又补充了一句,这很必要。教室里一阵骚动,大家寻找着自己孩子的座位。所有的人都找到了自己孩子的座位,然后,重新坐了下来。还有两三个座位是空的,看样子,这几个座位上的孩子的家长,没来参加家长会。家长会开始了。老师扫视了一遍大家,说:"各位家长好,这是我们第五次开家长会了。"家长会每学期都开一次,我还是第一次参加儿子的家长  相似文献   

3.
在八年的幼教工作中,我深深感到家长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下面是我对新入园幼儿家长工作的一些粗浅体会。一、坦诚第一次与家长见面,第一次召开家长会时,向家长坦露心扉。孩子初入园,家长最渴望的是与老师交流,向老师介绍自己引以为骄傲的宝宝,让老师喜欢他。他们会对老师的每句话语都很在意,估摸老师对他孩子的喜爱程度。为此,我总是抓住见面的第一次,家长会的第一次,坦诚地向家长介绍自己,介绍自己如何对待调皮的孩子,如何面对内向的孩子,又是如何喜欢全面发展的孩子……并且举出一些具体的事例,让家长“对号入座”,家长…  相似文献   

4.
晓照 《家教指南》2004,(5):35-35
当自己的孩子踏入幼儿园直至高中毕业,去开家长会成了家长们必须做的一项义务。似乎几十年家长会都是一个模子:班主任老师介绍本学期的学校要求,分析上学期出现的问题,还介绍每个孩子的情况。孩子成绩好的家长喜不自禁,孩子各方面差的家长觉得很没面子,一旦遇上个水平差的老师,会使一部分家长无地自容,恨不得家长会早点开完,一溜了之……家长会应该是一次家校沟通、共同提高的联谊会,如同一次盛宴,是来宾们开怀共庆的最佳机会,笔者耳闻目睹过许多有创意的家长会,都会使家长们难以忘怀,开好一次家长会,会使家庭学校增进一次凝聚力。家长会的…  相似文献   

5.
张帮俊 《少年月刊》2011,(21):30-31
开过家长会的人都知道,家长会是好学生的表扬会,是差学生的"批斗"会。家长会上,家长对自己没考好的孩子都是责怪与叹息,甚至是怒骂。但是,一位家长的举动却让我有些感动。这位家长脸上始终挂着微笑,他的孩子也昂首挺胸坐在座位上。当念到这位孩子的名字与考分时,这位家长站起来为孩子鼓掌。这掌声让很多家长感到很诧异,58分,在他们的眼中,这个分数根本达不到掌声鼓励。要是自己的孩子考了这个成绩,估计,迎接他的不是掌声而是巴掌。当孩子上台拿回来试卷后,这位家长给了孩子一个拥  相似文献   

6.
珍惜父母情     
任教十二年,又一次家长会让我终身难忘. 去年的期中考试结束后,我根据情况召开了一次家长会,会前与会后和一些家长交谈,不少家长这样给我反映:孩子小的时候原本也是与父母无话不谈的,但是长大后,特别是升入小学高年级后,不少孩子开始注意保持自己的"小天地"了,与父母似乎有些"生分"了,有些话也不那么愿意与爸爸妈妈讲,对大人问这问那也感到不耐烦.特别是对那些动不动就行驶父母特权--"打骂"孩子的家长,孩子和他们更是"生分".  相似文献   

7.
虎军 《家长》2013,(10):50-51
学校每学期都要召开家长会,作为班主任,我尽可能让家长来了之后有点收获。有一次家长会,我提前让每个学生给自己的家长写一封信,把自己想跟父母说的话写在里面,在会上发给家长看。在家长看信的时候,我仔细观察了他们的反应,大多数家长很平静,有的面露微笑,由此可知这家亲子关系和谐;有的表情凝重,可能孩子在信里谈到比较严肃的问题;有的则摇头、轻声叹气。其中有一位面容姣好的母亲引起了我的注意,她眉头紧皱,表情不悦,看完之后把信塞进信封里,丢到一边,过了一会儿又抽出信来看,在剩下的时间里她一言不发。  相似文献   

8.
从孕育生命到孩子长到两三岁,作为家长的我一直体会到的是欣喜。可是等到孩子三岁了,该上幼儿园了,我们忽然意识到我们身为父母的一种责任。这件事还得从参加第一次家长会说起。孩子要上幼儿园了,这可是“小东西”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离开亲人,走向社会。想到那么弱小的个体要去自己面对一切,我们的心里充满了忧虑,甚至还带有一丝恐惧:陌生的伙伴、陌生的老师、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集体生活方式,“独”惯了的孩子能行吗?我第一次感觉不知所措,不知道孩子究竟会怎么迎接这一切。孩子还未入园,幼儿园提前通知家长要开家长会。家长会…  相似文献   

9.
又是一次家长会,儿子居然考了0分。“我的脸都让你丢尽了!”父亲大吼。周围满是同学们诧异、鄙夷的目光。儿子低头不语。想来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孩子也有自尊,孩子也不想得到这样的后果,家长的责骂不仅起不到任何作用,还会让孩子丢脸,让孩子丧失信心。问问孩子考得不好的原因,让孩子说说心里话,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家长会——我的脸都让你丢尽了@苏凝 @王子  相似文献   

10.
新型家长会     
多年来,家长会总是这样一个不变的模式:家长坐在自己孩子的座上,教师站在高高的讲台上,学生一概被排斥在外。家长永远是听众,教师永远是主角。其内容也不外是讲讲学生的成绩,但更多的是讲孩子的缺点。结果是家长盼着开家长会,好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和学校的教育内容,又害怕家长会,惟恐受训、丢面子,最后倒霉的还是学生。家长会给学生、家长造成不该有的心理负担。从2000年起,我开始尝试让学生参与的新型家长会。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教师不再评价孩子,而是让家长通过观看学生的展示,自己来评价孩子。请跟随我走进我们六(1)班展示式家长会的现…  相似文献   

11.
“要开家长会了!”当孩子告诉家长这个消息的时候,家长们会是什么反应呢?是烦躁,害怕,还是期望?每一位家长都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这既是他们的权利,也是班主任的责任。开家长会是学校和家庭双方相互交流教育思想、共同寻找教育方法的重要途径。那么家长会该如何开呢?  相似文献   

12.
家长会的新开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不久,邻居家的孩子所在班级要开家长会,孩子的爸妈再次用“抓阄”的方式决定谁去学校为孩子开“家长会”。“家长会”,为何沦落至此?会议模式太老调,家长们一听就腻在校方和教师们看来,“家长会”无非是让孩子的家长了解学生的成绩,于是,形成了固定不变的“家长会”模式:先由学校领导讲话,剩下的事情便是由各班的班主任按成绩给学生排排名次,划划等级,分分类别,以此引起学生家长的高度重视,最后强调家长要与学校、老师配合等等。这种老调重弹、模式不变的“家长会”,家长们都听腻了,谁还想来开第二次呢?会议内容太盲目,家长们一听就烦有些…  相似文献   

13.
家长会是教师广泛接触家长的一种形式,也是教师工作中最普通、最经常的事。在一些教师的印象中,开家长会无非是先向家长介绍班级管理工作及学生的在校表现,然后由科任教师谈学生各科的学习情况,最后向家长提出要求,宣布散会。这种程序已经形成模式,家长也早已习惯。可对一些“学困生”的家长来说,由于在家长会上听到的经常是教师对自己孩子的批评或指责,再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比一比,觉得自己孩子啥也不行,往往开完家长会后带着怨气、怒气给孩子一顿严厉的指责或打骂,造成孩子怕开家长会和家长不愿去开家长会的局面,家长会所起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4.
颜克段 《贵州教育》2011,(11):24-25
来访者的情况 该来访者是一名初一的女学生。在考初中时凭着自己的实力考进了重点中学。入校已经一个月了,学校决定开一次家长会,以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由于她没有达到家长的目标,于是内心处于一种恐惧之中。该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活跃,能看出她是在努力地去做,以使自己更完善。  相似文献   

15.
自己算不上一位合格的家长。做家长是有艺术的,大到引导孩子的人生观,小到一次家长会,处理不好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相似文献   

16.
正能否开好第一次新生家长会,在家长面前进行一次精彩亮相,是班级工作取得成功的第一步。那么,新生家长会上班主任到底该说些什么呢?笔者认为,班主任首次召开新生家长会,形式并不重要,关键在于说的内容是家长迫切需要了解的。真诚的话语加上主动热情的态度,是首次家长会成功沟通的必要保证。一、宣传推介第一次召开新生家长会,是教师和家长首次正式面对面交流。班主任有必要进行全面的自我介绍,包括自己的  相似文献   

17.
<正>你肯定知道,每个学期都要开一次家长会。家长会虽然没有我这个学生的位置,但我也想说说自己的看法。家长会,顾名思义,也就是老师和学生家长沟通、交流的会议,说的大都是有关我们学生的事情。对老师而言,开家长会是一件好事,可以让家长们配合学校管理学生,例如家庭作业应该如何完成、应该培养哪些习惯等等。对家长们而言,在家长会上可以了解到自家孩子在校学习的情况,可以询问老师如何帮助孩子提高成绩。而我们学生是最不喜欢开家长会了。每逢听说要开家长会了,大家会在这一段时间里特别卖力,以换取老师们在家长会上的表扬。  相似文献   

18.
家长会使家长和班主任沟通的最佳时期。家长平时比较忙,难得有空来学校一趟,最想了解的当然是自己的孩子在校的情况。但家长最不愿意听  相似文献   

19.
慢抬绳子     
有一次开完家长会班主任留下了十几个家长。这些家长的孩子的成绩均在省重点高中和市重点高中之间,班主任让家长们制订个“帮教”计划,最好能保证孩子下次月考成绩能前进多少名。班主任刚说完,家长们就纷纷表态。有的说,让孩子前进五名;有的说,让孩子前进十名……他们一个不服一个,谁也不想让班主任觉得自己的孩子没有潜力,做家长的教子无方。最后竟像拍卖场似的,有人声嘶力竭地喊道,我让孩子前进二十名。记得我曾看过一篇名为《一只鲸的奇迹》,说的是一只8吨多重的鲸竟能跃出水面6米多高,并能为观众表演各种动作。有一次训练师透露了创造这…  相似文献   

20.
女儿妍妍入小学两个月了。澳洲悉尼的小学教育,确切地说应该是学前班教育并没有教材,但在教学内容和次序上也有自己章法,我们这些没有接触过西方教育的家长感觉很有新意。孩子读书,费心的其实是家长。在孩子开始从学校挑选喜欢的图书带回家阅读的时候,学校专门组织了一次阅读指导的家长会,目的是让所有的家长都重视起来。家长会的内容和孩子拿回家阅读指导手册上讲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