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7):I0018-I0019
<正>[导读]美国航天局科学家对一块从南极找到的火星陨石的最新分析表明,这块陨石中可能存在原始生命的活动痕迹。不过科学家也表示,要证实早期火星有生命存在尚需更确凿证据。火星陨石发现疑似生命活动痕迹新华社华盛顿2月28日电(记者林小春)美国航天局科学家对一块从南极找到的火星陨石的最新分析  相似文献   

2.
《科学与文化》2009,(3):19-19
“我国第一块月球陨石”作为我国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成果之一,曾被媒体广为报道,现经科学研究发现,系发现者现场判断失误,其真实身份是灶神星陨石。  相似文献   

3.
一颗引起轩然大波的火星陨石 十几年前,一颗在南极冰原上发现的小小陨石曾经引发了科学家们的激烈争论.  相似文献   

4.
颜其德 《科学中国》2006,(10):27-29
南极资源纷争 南极具有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这是近半个世纪南极科学考察已经充分证明,也是刺激着世界各国竞相开展南极考察的主要动机和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南极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南极的矿产、能源、水、生物等资源状况进行了概要的阐述,同时分析了各种南极资源活动与环保、南极考察与资源调查以及南极资源开发和利用与高新技术应用的关系,并展望了南极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最后探讨了我国在南极资源问题上应采取的基本国策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南极的海豹     
《中国青年科技》2005,(4):37-37
南极的海豹有几种?全球共有34种海豹,约3500万头,南极地区有6种,它们是象海豹、豹形海豹、威德尔海豹、食蟹海豹、罗斯海豹、南极海狗,总共约3200万头,占全球海豹总量的90%。在这6种南极海豹中,有2种在陆地上繁衍后代,2种在冰上,另外2种在冰缘线附近。锯齿海豹、豹型海豹、威德尔海豹和罗斯海豹是南极地区特有的。南极  相似文献   

7.
<正>从中国领土最南端的曾母暗沙再向南7 800多千米,是世界上最神秘的白色大陆——南极。从1772年英国航海家库克叩响这块大陆的神秘之门至今,200多年来,南极大陆已成为人们了解地球的试验场。1984年,中国考察队首次开启国人南极筑梦之旅;2014年,这段旅程已走过整整30年。30年来,中国南极科考队不断向南极内陆更深处挺进。"作为南极考察的先行者,我们很幸运,但也深深感受到,当时的中国是南极考察的迟到者。"年过  相似文献   

8.
2006年北京时间2月19日上午9时,我国南极格罗夫山考察队的11名队员顺利回到中山站。至此,我国第22次南极考察队度夏考察(考察期间正是南极的夏季)工作全部结束。在考察期间,11名赴格罗夫山的考察队员共收集陨石5354块,超过前三次考察收集陨石数量的总和。  相似文献   

9.
颜其 《科学中国》2007,(10):42-44
常年生活在南极辐合带以南的南极海豹有6种,总量约达3200万头。常年栖息在南极海冰区、岛礁和大陆沿岸。这6种海豹是:威德尔海豹、象海豹、豹海豹、锯齿海豹、罗斯海豹和海狼。其中最为常见,而且数量也最多的是锯齿海豹和威德尔海豹,其总数约为3000万头,南极海豹总数超过90%。  相似文献   

10.
美国科学家在两块陨石中又发现了遗传物质DNA的主要成分———糖类化合物分子,“生命来自外层空间”的理论又有了新的证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艾姆斯研究中心乔治·库珀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最近从在澳大利亚和美国发现的富碳陨石中发现了多羟基化合物(多元醇)。据库珀介绍,蛋白质是生命构成的主要成分,而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主要碳化物。20世纪60年代在南极发现的两块保存完好的陨石里发现了氨基酸,并且两块陨石所含的十几种氨基酸中的6种已被证明是由非生物过程形成的,这就意味着它们来自外层空间。现在我们又找到了多元醇…  相似文献   

11.
《大众科技》2010,(6):7-7
据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网站报道,法国与意大利科学家在南极内陆冰盖冰穹C地区发现了外星微粒,这些保存完好、由含有有机物质的矿物质组成的外星微粒可能来自于外太空的彗星。这是科学家首次在南极中部雪原发现彗星尘埃,相关样品和检测报告已经得到法国核子与质子光谱仪研究中心的确认。  相似文献   

12.
南极是终年冰雪覆盖的世界,雪白的冰原、可爱的企鹅、迷幻的极光、还有厚厚冰原下神秘的世界,吸引了各国考察队,然而由于南极的干冷而导致的怪异气候实在“残酷”,所以在南极落脚.确实凶险异常。  相似文献   

13.
南极世界上自然环境最严酷的地方之一。到南极去探险,不仅要经受住寒冷的考验。还要冒生命危险。  相似文献   

14.
国家海洋局宣布,我国南极泰山站8日正式建成开站。这是我国在南极建设的第四个科学考察站,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的伊丽莎白公主地。  相似文献   

15.
被冰雪覆盖的南极实际上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素有“海洋中的白色沙漠”之称。  你也许会觉得不可理解,南极大陆周围是辽阔的海洋,怎么会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方呢? 其不同于撒哈拉大沙漠高温少雨的典型热带沙漠气候。南极大陆的干旱主要是因为低温寒冷造成的。整个南极大陆的年平均降水量只有55毫米。降雨量的多少从沿海向内陆呈明显下降的趋势。沿海地区,冷暖气流的交汇,降水量较多,每年可达300-400毫米,但这些降水量较多的地区都处在南极大陆的边缘。南极大陆由于被广袤的冰原所覆盖,所以它的上空常年被高压冷气团控制…  相似文献   

16.
由于南极条约系统的有效协调和运作,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在南极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考察和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地球物理学家在南极不仅观测出了磁南极的确切位置,而且还意外地发现磁南极和磁北极一样,它们的位置都是在不断  相似文献   

17.
德国科学家最近研究了月球的陨石坑情况,认为某些特殊的陨石坑中很可能躲藏着一些生命。 在月球极地区域.许多陨石坑处于永久的黑暗之中.比如月球南极附近直径19千米的沙克尔顿陨坑。科学家认为.在地球几十亿年的岁月中.经常会发生陨石撞击地球或超级火山喷发的事件.这些事件有时会将地表的一些物质喷射到太空中.其中也包括地球上的微生物。很有可能,  相似文献   

18.
清晨6点50分的拉萨市区里,天空还是一片钴蓝色,细细的雨丝飘在空中,微有凉意。一支红色的纵队出现在街道上,整齐有序地从临街的店铺前跑过。在他们队服的徽章上,有一个引人注目的“逗号”,那正是南极大陆的样子。这些红色的身影便是在高原进行选拔训练的南极考察内陆队预选队员们。  相似文献   

19.
数字     
11.2米极地冰盖保存了地球气候系统波动的独特记录,钻取深冰芯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科学手段。在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中,我国南极昆仑站深冰芯钻探成功实现"零"的突破,首次钻取的冰芯长11.2米,现已随"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运回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20.
你知道吗?     
《百科知识》2010,(8):47-47
南极地区为何罕有地震? 南极大陆发生的地震很少,有记录的几次地震的震级也不大,因此,南极大陆是地球上的地震活动少的地区。世界标准地震记录网只记录到南极为数极少的地震活动。自国际地球物理年以来,已经有十多个地震台站在南极大陆工作,这些台所记录到的局部小地震通常都是由冰山崩裂或破裂而引起的,只有极少数可能是由火山活动成因的小地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