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变译"概念及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探讨了翻译学中的“变译”概念及与其相对的全译、变译的适用范围与长处。结合当前翻译教学簟现状,提出将“变译”这一概念引入翻译教学,建构新的翻译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翻译及应用能力,使翻译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衔接,朝着科学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翻译界越来越重视开展译学理论研究,因为翻译事业的飞速发展呼唤着译学理论的有力指导。翻译理论的更新与提高,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所以译学理论研究者必须站在传统的基础上和原有的起点上开展研究工作。陈福康编著的《中国译学史》详细记述评说历代有代表性的译评家和译学流派的观点,勾勒出中国译学理论的轮廓,为翻译理论研究者提供了宝贵资料。在此书基础之上,通过梳理中国译学理论流变的线条,总结各阶段译学理论的主要特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旨在加强翻译爱好者的理论修养,提高实践能力;为译学理论研究者提供资料和管见,促进译学理论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黄雁 《文教资料》2010,(34):40-42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西方翻译理论百花齐放,各种流派竞相角逐。国内翻译界积极介绍西方各种当代翻译理论,为我所用。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美国的尤金·奈迭和英国的彼得·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他们给国内翻译研究注入了活力。奈达提出了“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和“读者反应论”翻译标准。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以原文本功能为中心.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种翻译方法。本文通过比较奈达和组马克的翻译理论.使我们认识两大翻译理论的特点。找出两大理论的共性与差异,从而找出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可供借鉴的东西,促进中国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括介绍了英歌汉译的现状,指出了译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选若干译例与译者进行了商榷。文章着重探讨了英歌汉译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提出了“以歌译歌”的主张,为译者提供了三种歌曲翻译的带有不同特色的译路,同时也论述了加强歌曲翻译实践、开展歌曲翻译批评及拓宽翻译研究的领域对建立我国完整的译学体系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译学无国界,其原因有四:一是翻译不止是语言符号间的过渡,许多非语言因素在多个层次对翻译实践起着巨大的制约作用;二是译者把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这必然涉及到不同语言间的互译,只有世界译学能涵盖一个国家所进行的所有的翻译实践活动;三是不同国家在长期相互隔绝的翻译实践中产生了彼此相同或相似的翻译理论,即使相异的译论也有极强的互补性;四是翻译学可以从现代语言学理论借鉴“系统”、“共性”等概念,不断扩大自己的内涵和外延,朝着多层次、多方位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日甲午战争后,马建忠写成《拟设翻译书院议》,提出了“善译”理论,努力矫正洋务翻译的弊端。“善译”构建了我国近代重要译学理论的发展基础,“翻译书院”则勾画了清末译学馆的基本办学框架。但“善译”以培养对外交涉“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翻译人才为宗旨,在甲午战争后变革图强的转型社会中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7.
相对西方或我们自己的翻译实践历史而言,我们在翻译理论研究方面成果不丰,其主要原因是我国传统上重神秘的直觉感悟,重整体把握而轻系统叠架,而我们的研究文章又多陷入诠释性的争论。运用“范式”研究方法可以有效地克服这一弊端,并且帮助我们清晰梳理“范式”间的继承与超越,从而有效地推动译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和译学理论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文化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发展是译学发展的基础,译学发展又受文化的制约,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及其对译学发展的影响,有利于研究、探索我国翻译现状及其发展。本文试从我国文化发展角度谈谈对翻译的影响以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文学翻译的政治——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中国的译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翻译是为权力服务的,译和赞助人出于不同的背景(意识形态)对原作的“重写”,可以使一个外国作家在译中呈现出不同的化品格和审美面貌,因而学翻译是一种政治活动。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中国的译介鲜明地展示了学翻译作为政治行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理解是翻译的关键。在汉英翻译中,理解的过程应该是一个“语内译”的过程。从古到今的主要译论都阐述了翻译的本质是用顺畅的译语再现原语信息,这为“语内译”在汉英翻译中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汉英之间的思维及语言差异决定了“语内译”的必要性。该文在这样的理论框架中论述“语内译”在汉英翻译中的具体操作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译者在忠实于原创作品形神一致的基础上,充分激活储存于记忆中有关双语内在系统与外部世界的图式知识,揣摩、推理、验证并转换原语信息,展开思维舞蹈的二度创作,从而实现翻译的唯美动人。探讨图式如何"舞蹈",强调了图式"舞蹈"对文本解读和重构发挥的功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大量例句较为详细地探讨了英语常用词when的用法和译法,旨在帮助英语的学者和爱好者正确使用该词。  相似文献   

13.
从译者意图解读胡适译作《哀希腊歌》中的"善译"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蕾 《黄山学院学报》2007,9(2):147-150
胡适在其翻译的《哀希腊歌》序文中,批评了该诗翻译中出现过的“讹”与“晦”现象,提出了“善译”的翻译观。胡适的翻译表现了显著的译者意图,在译者意图的影响下,原作、译文读者、目标语表达方式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同时是一种相互协调并融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作者通过对鲁迅先生所倡导的“直译”翻译现进行历史的、辨证的反思,认为:在文化全球化即将到来的今天,鲁迅先生的“直译”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汉英词汇中"牛"所包含的文化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汉英文化的差异,中国人与西方人对牛的态度迥然不同。文章通过对汉英语中“牛”的词汇的研究,论述了“牛”在汉英两种文化间的差异以及在语言这一层面上的具体表现形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目前许多翻译研究者主张以文化翻译代替字面翻译,以达到翻译标准。文章从这一理论出发,主要论述文化翻译中影响“信”的因素,并进而探讨文化翻译中达到“信”的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17.
隐喻就是以源领域和目的领域的相似性作为意义转移的基础的。爱情与翻译存在着多视角的相似性,本文仅从爱情中恋人角色与翻译中译者角色、恋人之间的磨合与译者在翻译中的适应与选择两个方面探讨爱情和翻译的相似性,从而论证隐喻"翻译是爱情"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翻译工作坊”模式特点的分析,对新旧教学模式在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应用的对比,认为“翻译工作坊”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尤其同任务导向教学法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20.
职业技术学院院名的翻译和规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校名的英文翻译繁多、没有规范、几近杂乱.参照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澳、美、加等国的相应院校校名的用词情况,归纳分析了高职院校校名中常用译词的意义,列出了我国高职院校校名的建议用词,并提出一些规范我国高职院校英译校名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