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部分词语。2.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3.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积累、内化语言,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台湾青年及李博士的高尚品质。教学难点:理解“生命桥”的含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学习如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1.谈“桥”导入,板书课题,提“示峡”字,质疑“生命桥”的含义。2.交流课前读书感受。3.…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 1.会认“坠”等5个生字,会写“乱”字,理解并积累相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感受羚羊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渗透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意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杨梅 《黑河教育》2013,(1):28+9-28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2.读懂课文内容,知道动物也有尊严,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美好情感。3.与生命展开对话,在对话中获得丰富的精神生命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品味羚羊飞渡场面的惊心动魄与壮美,感悟其中蕴含的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唤起学生与动物平等相待、友好相处的内在情感。  相似文献   

5.
生成性教学是针对传统教学观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观,“生命”与“美”在生成性教学中得以凸显,生成中的生命需要美,生成中的生命需要生成性教学,我们关爱生命就要用美来引导生成性教学。  相似文献   

6.
生命教学是一种基于对生命理解的教学观念,它倡导尊重生命,重视生命(教学)过程,参与在这里是一种方式,体验既是目的也是手段,通过在教学里的参与与体验,达到对生命的理解,对教学的体验。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品德。教学重难点:理解课题中"闪光的金子"的含义。  相似文献   

8.
生活确证了人的存在,亦是教学工作的生长戊。生活体现了生命本质的不同状态,教学德育不应与生活实践、相背离。要注意传统教学中的生活的琉离与德育“不在场”的不良倾向,将生活与知识紧密相连,让生活赋予教学全新内涵,要带着生命火花燃烧课堂。  相似文献   

9.
美的教学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富有生命情感的活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也应是学生生命成长的沃野。然而在今天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着大量与美的境界相违背的现象,教学过程缺乏诗性智慧和美的意蕴,给学生的生命成长和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了解、关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非美”现象,剖析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是改进教学,达成教学美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苏捷 《课外阅读》2011,(8):288-288
语文课程是实施生命化教育的主阵地,而课文则是语文教学和生命教育相结合的最佳落实点。本文提出了在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几点尝试,以此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科学的生命价值观,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追求和实现美好的人生。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援采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9个生字,书写4个生字。2援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3援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了解这些成语的大意,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书写生字。2.了解成语大意并积累背  相似文献   

12.
从“生命教育”理念,特别是体育教学在“生命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出发,在分析了高职体育教学中忽视“生命”的现象的基础上,再结合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特点,对高职体育教学理念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
在观察低年级的字词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不少教师在教学生字的音、形时程序基本相同:先认读带拼音的生字或生字所在的词,再去掉拼音认读,接着读含有生字的句子,最后是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指导书写。前三步是学字音,末  相似文献   

14.
追问大学教学的生命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纷繁复杂的教学改革、莫衷一是的教学研究不太关注教学自身,而教学自身便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教学的本体.且教师和学生作为具有生命意义的个体,其生命意义的彰显与自我认同关乎教学质量.教学作为师生生命历程的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生命意蕴.然而当前非生命化教学中的诸种弊端如唯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取向,使原本具有丰富生命意蕴的大学教学丢失了师生的生命意义.本文在反思生命意义失落根源的基础上,试图倡导一种生命化教学观,传递一些概念和观念,以期带来价值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知识本位教学"目中无"人",无视生命的存在.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作为教育实践形态的教学也应该直面"人",直面生命.为此,传统的"知识本位教学"应向"生命化教学"回归,这是人类真正期盼和需要的教学.而影片<死亡诗社>的男主角基汀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无疑为实现这种转型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在试行素质教育的小学阶段,如何实现教学与教育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通过文本教学中蕴含的生命教育,阅读积累中领悟的生命教育,作文写作中渗透的生命教育,让语文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7.
科学理性遮蔽了语文教育的文化意蕴,新课标从文化本位的高度认识语文的文化教育本质,在人文指引下的语文教育应当充分关注人的文化生命。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新课标视野下语文教学的新的使命和新的内容。以苏教版必修教材专题教学为切点,倡导生命主题教学,主张生命教育要走和语文阅读教学融合之路。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诺贝尔》。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课第8至10自然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相似文献   

19.
中职语文教学要以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为本,着力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珍爱生命,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本文旨在探索中职语文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中职学生生命意识淡漠和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把阅读、写作和活动作为体验式教学的三大阵地,对学生渗透生命意识教育、挫折教育、情感教育和责任教育等生命要素,让中职学生在阅读与思考中、在交流与实践中,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树立积极、健康、正确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