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台北出版的《传记文学》第二十四卷第六期,刊载雷啸岑先生《周佛海离渝经过》一文,以自身经历叙述了周佛海离渝经过。文称:“……周佛海事前到昆明为汪安排一节,似与事实不符,周系汪出走一星期之后,仍以视察昆明宣传部各机构业务为名,于1938年12月25日乘飞机往昆明,弟曾亲赴珊湖坝机场送其行。……” 笔者根据《周佛海日记》记载,认为周佛海离渝为12月5日,而非12月25日。  相似文献   

2.
1897年5月,周佛海出身于湖南省沅陵县一个偏僻的山村。周佛海出世不久,其父病故,家境败落。起初,周佛海在乡塾接受启蒙教育,后考入沅陵县高等小学堂。  相似文献   

3.
竹篱 《档案时空》2003,(7):27-27
懂史人都知道周佛海是个投机分子。按说开始他还走对方向,投入了革命,系中共早期共产党员之一,并是中共一大正式代表。周佛海毕竟是本性决定了他的命运。当蒋介石背叛革命,与共产党为敌时,他摇身一变充当急先锋,投靠在蒋介石的麾下,效忠党国。后来见汪精卫势力强大,又反戈一击,跟随汪精卫成为日本人的忠实走狗,成为第二号大汉奸。当日本在中国即崩溃投降之际,周佛海又哭青脸以一付痛悔前非的奴才面孔,给躲在重庆正要坐收渔利的蒋介石拍了一份密电,在密电中表示愿意接受蒋介石的处治,并保证奉献“厚礼”,最后还假惺惺地向蒋介石表白:“周某与…  相似文献   

4.
1939年7月,汪精卫由河内逃抵上海,旋往东京与日本政府当局交涉,获准成立汉奸“新中央政府”。返。上海之后,便开始了成立伪政府的活动。1939年11月1日,汪精卫派周佛海、陶希圣、梅思平(后增派林柏生)等人,与日本“梅机关”的影佳祯昭、须贺彦次郎、犬养健、谷获那华雄、矢野征记等人,在上海闸北虹。公园附近的六三花园(后改在沪西愚园路1136弄31号)进行了近两个月的谈判,于12月30日签订了名为《调整中日新关系之协议》文件的秘密条约及附录,即《汪日密约》,接受了日本灭亡中国的各项要求。代表汪精卫签字的为周佛海、梅思平、…  相似文献   

5.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八一起义、秋收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央苏区。国民党江西当局十分恐慌,随即加紧对新闻舆论控制,强令各报宣传反共。曾经在大革命中宣传“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的南昌《民国日报》也开始转向,先是刊登所谓共产党在江西执政的“秘史”,后又连载所谓“党义”,它在国民党右派控制下变成了反共宣传工具。1930年,国民党江西省政府颁布“出版法”44条,规定所有报刊都要经过有关机构审查登记才许出版。  相似文献   

6.
这场台湾政治史上最大规模的地方选举,引发了国民党内部巨大的人事地震,也将国民党提前推入了“后马时代”。  相似文献   

7.
一、国民党党报实施企业化经营管理的动因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党报普遍实施企业化经营管理,不是偶然的历史现象,而是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原因。 从政治上说,国民党党报实施企业化经营管理是适应国民党从“训政”到“宪政”统治方式的转变而出现的。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在积极准备反共内战的同时,也打出民主宪政”的旗号。1945年10月“双十协定”的签订和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都意味着在全国人民强烈的和平愿望面前,国民党政府不得不  相似文献   

8.
新闻榜     
马英九:正式参选国民党主席国民党副主席、台北市长马英九4月3日宣布参选国民党主席,意味着“王马之争”正式拉开序幕。另一位候选人、现任“立法院长”王金平3月17日就已宣布了参选计划。马英九在发布竞选声明时建议现任主席连战卸任后继续担任荣誉主席,以平息近日  相似文献   

9.
解禁前后回首往事如烟国民党败退台湾后,保密局被撤销,对张学良的监管之责,移到了时任国民党“国防部总政战部”主任的蒋经国手中。经过50年代的整治,国民党在台湾的政权逐渐走向稳定,蒋介石的个人专制也随之加强,并从60年代起开始进行“传子”部署,使国民党的最高权力逐渐向蒋经国过渡。短短十几年间,蒋经国的权  相似文献   

10.
王心文 《档案天地》2010,(1):35-39,45
新中国刚成立初期.国民党特务在大陆活动猖獗。国民党保密局从台湾派遣“王牌杀手”封企曾密赴上海.执行“1243”行刺上海市长陈毅的任务。这项计划是由国民党保密局局长毛人凤亲自制订并经蒋介石逐字审核后予以批准,台湾方面认为此项计划“必能成功”,但是就在封企曾准备行动时,就被我公安机关破获.号称“王牌杀手”“杀人魔王”的封企曾最后伏法于上海龙华刑场……  相似文献   

11.
辛亥革命时期至国民党执掌政权之初,国民党党报是按传统的政党报纸方式经营的,属于非盈利性质,其人员配置和经费来源都在国民党各级组织的直接领导下。1932年以后,国民党党报具有了人事自主权和财务独立核算权,其经费虽仍依赖于国民党及其政府,但比较强调营业性,增强了“造血”功能,使报社有可能走向市场,参与竞争。这是国民党党报向企业化经营管理体制的迈进。但是,随着国内政治斗争形势的变化和蒋介石个人专制的加强,1943年,国民党重新将党报置于党的直接监督之下,党报的人事权和财务管理权限都受到限制。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全面改革了国民党党报的经营体制,成立了报业股份公司。确立了企业化的经营管理体制。不过,这种企业化管理体制的实质是,政治上适应“宪政”,在经济上占有敌伪新闻文化事业,吞并民营新闻事业,“党化”全国新闻事业。实施企业化管理后,国民党党报增强了经济实力,在严重的经济危机中,各个中央直辖报纸均能正常发展,并有盈余。  相似文献   

12.
以上海为例探析战后国民党新闻统制制度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瑚  樊昊 《新闻大学》2006,(2):30-33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宣称实施宪政,但其新闻统制制度却并未发生实质性的转变,只是在形式上有所变化。以上海为例,国民党新闻统制制度在战后的变化和特点主要有三:一、国民党党部及其宣传部门由台前退居幕后,政府行政部门开始介入并成为名义上的主管部门,形成了一个党政军特“四位一体”的多头管理机制。二、国民党仍将扩充党报实力视作新闻统制之重点,但在手段上则主要由国民党人、特别是国民党特务分子以个人名义办报,实行特务统治。三、利用所谓“技术”的控制手段,限制民营报刊的发展,摧残一切于国民党统治不利的异己报刊。  相似文献   

13.
裴鑫 《青年记者》2005,(7):14-16
新闻统制和新闻检查制度,是“四一二”以后国民党一党专政在新闻出版领域的极端表现形态。其目的在于强化国民党自身的“新闻最高领导权”,要求一切思想、言论都必须服从国民党一党的意志。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以战时状态为由实行以原稿审查为标志的新闻管制政策,钳制进步言论,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新闻事业进行限制和封锁。国统区和根据地的新闻工作在巩固和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前提下,与国民党当局和新闻审查机关在新闻战线上展开了斗争。这场抗战时期新闻化领域“封锁”与“反封锁”的较量在今天看来依旧是波澜壮阔的。  相似文献   

14.
1936年12月,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内部斗争激烈,传说纷纪。馆藏国民党复兴社于“事变”后呈送蒋介石的报告,对弄清历史真象有一定参考价值,现选录发表,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5.
黄炎培在旧中国历尽艰险曲折:清末险被“就地正法”,国民党统治期间屡受恐吓,不得已多次流亡海外,国共和谈时国民党特务抄了他的家(菁园),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军统暗杀名单将他列为第一,尔后竟又再枪杀了他的次子黄竞武。 1945年黄炎培访问延安,回重庆后书成《延安归来》,风靡那时大后方。而其与毛泽东关于“周期率”和民主的对话。至今尚脍炙  相似文献   

16.
1935年,在国民党南昌军人监狱诞生了“一份报纸”《面盆报》。该报的创始人、主编叫何秉才。何秉才在大革命失败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1月,他为掩护战友被捕,国民党当局以“政治犯”罪名,将他判了15年徒刑。入狱后,何秉才很快与狱中的共产党员取得联系,他们还秘密建立了狱中党支部。狱中斗争的情景,使何秉才觉得要是有份支部  相似文献   

17.
从1930年至1933年,国民党反动派对我中央根据地发动了五次军事“围剿”。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引下,敌人前四次“围剿”均被粉碎了。但由于党内“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红军未能打破敌人第五次“围剿”,被迫撤出中央苏区进行长征。本组史料,系从馆藏国民党重要军事档案中选出。它反映了敌人第三次“围剿”失败后的部分战况,记录了反动派的反革命策略和罪行。透过这些史料,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尽管国民党反动派费尽心机,制订了一整套“围剿,红军的策略和计划,但由于红军的战略战术正确,国民党反动派都以失败而告终。为保持史料原貌,凡史料中对红军的诬蔑之词,均未改动,请读者鉴识。各份文件标题,亦系编者所拟。  相似文献   

18.
1923年底,为解决广东省政困局,甫从苏联返回国内的蒋介石向孙中山建言由资历深厚的川籍国民党人杨庶堪出任省长,这一建议在1924年国民党一大闭幕前夕得以实现。在得到实力派谭延闿的支持后,孙中山同意任命杨庶堪出任广东省长以推动财政统一,但杨氏的就职问题却引发了大本营内部的政治纷争。杨氏以外省人身份长粤,打破了长期以来“粤人治粤”的传统,受到了党内“元老派”胡汉民等人的抵制,蒋介石更是从杨氏的支持者转变为“倒杨”的急先锋,并直接促成杨氏的下台。杨庶堪的就职与离任既是1923年以来国民党内各派系势力互动博弈的结果,同时也是国共合作后新旧势力消长变化的历史缩影。  相似文献   

19.
台湾“立委”选举中,国民党赢的诚惶诚恐,民进党输的愁云惨淡。胜负悬殊的结果对台湾政治格局的改变几乎是颠覆性的。但是,尘埃远未落定,对于两个月后的“总统”选举,国民党并无必胜的把握。  相似文献   

20.
国民党在“三合一”选举大胜后,马英九向“总统”大位又迈进一大步。但对于敏感的参选“总统”话题,马一贯低调,他表示.现在要加速推动党内改革,创造有利的条件在2008赢得政权。同时他也认为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今年5月连胡会已有丰硕成果,他将在此基础上推展两岸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