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张琦云 《音乐世界》2010,(14):112-117
弦子用自己的音乐告诉我们她的成长与成熟。新专辑《天真》是弦子转变的开始,而即将开始的首次个人演唱会“爱上弦子的第一次”就是弦子正式向你宣告“爱上音乐,爱上弦子”。  相似文献   

2.
沿海地带     
空荡荡的月台入秋微凉的海微风把脚下的树叶都吹开火车就要出发催促我快离开我的心已超载你不了解的爱当失望逐渐将一切都掩埋没想到害怕更真实存在在沿海地带放逐我的爱孤单也很精彩我相信我们都有该去的未来不该在原地徘徊我其实很明白梦醒了就不在只是还挣扎着不让他离开紧紧抓着的也都是空白在沿海地带我远远离开要更自由自在不要我的心随着大厅的钟摆停留在原地感慨弦子档案弦子1986年4月22日出生于广西省百色市德保县,之后全家移居广东省茂名市居住至今。由于父亲热爱音乐,小小年纪的弦子总是跟着父亲播放的音乐手舞足蹈,充分展现其对…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研究法,在传统民间艺术的基础上,通过对弦子鼓的历史起源、音乐结构、题材内容、器乐伴奏、同类曲种的共时性分析的介绍。列举实例加以分析,总结了弦子鼓的三大艺术特色,并对弦子鼓的今后发展提出了可行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论父亲在亲子关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亲子关系是家庭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关系。在我国传统观念“男主外,女住内”的思想和现代社会激烈竞争影响下,很多父亲“淡出”家庭教育,认为母亲是孩子的主要抚养者,在亲子关系中起着主要的作用。实际上父亲在亲子关系中同样起重要的作用,对弦子的性别角色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有着比母亲更为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且是母亲所不能替代的。  相似文献   

5.
巴塘藏族民间弦子歌舞文化体现出成熟的美学思想、健康高尚的审美追求和丰富的创美技艺。圆和转的形式美特征,健康向上的文化品位,产生于音乐歌舞实践而又对音乐歌舞实践起着指导作用。藏族音乐歌舞的审美方式和佛学修心养性、完善人生的方式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青春就要SHOW     
orange 《音乐世界》2014,(15):6-6
《我的青春高八度》是一档集唱歌、跳舞、搞笑为一体的青春音乐栏目剧,剧中不仅有轻松欢乐的剧情,还有80多首歌、30多支MV。发布会现场,精彩的片花和学员们震撼的Live Show掀起一场饕餮盛宴,吴秀波、瞿颖、弦子、曾志伟等主演的登场更是引爆全场。  相似文献   

7.
《音乐世界》2014,(1):34-37
近日,带来了全新专辑《看走眼》的弦子,在音乐上她保有自己的频率。然而作为新人赏,她也是努力向上。不论是唱歌还是演戏,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她都享受着其中的快乐!  相似文献   

8.
回忆     
有一位朋友对我说,他的父亲因为年老失去了听觉,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他们只好用笔与父亲交流。但是,他的父亲没有感到失望,反而常常露出甜美的笑容。 朋友说,他的父亲原先是一位音乐教师,但是并没有因为失去音乐痛苦不已,而是在心灵中寻找流淌的音乐。 有一次,他父亲微笑的时候,朋友在纸上写道:爸爸,你在笑什么? 老教师在纸上密密麻麻地写了一大张:我在回忆上课时,学生明亮的目光,高涨的热情,在五星红旗下嘹亮的歌声;一曲终止,孩子们爽朗的笑声;我指挥的乐队屡屡获奖的光荣。每当你们微笑的时候,我就回忆几十年来听到…  相似文献   

9.
1770年12月16日,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生于莱茵河畔的波恩,他的父亲和祖父均是当地的宫廷歌手。贝多芬4岁时,父亲就教他音乐。但由于他年龄太小,开始对音乐表露出厌烦情绪。父亲为了使贝多芬成为“第二个莫扎特”,硬是用棍棒和拳脚,迫使贝多芬8岁时就能很好地  相似文献   

10.
I.当教孩子闭滨和写作的时候,我们就应当让弦子生活在美,游戏、童话、音乐、图画、幻想、创作的世界里,并且在其闸要让孩子体会乐趣和感到不疲劳而不是相反。我们怎样学习读和写@苏霍姆林斯基 @阿桂  相似文献   

11.
小学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之一,在素质教育中突飞猛进,充实、丰富了城镇儿童们的生活;但在农村,经济条件较差的弦子们,却不敢奢望.多种形式的音乐不仅可以使得乡村的孩子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还可以促进孩子们智商与情商的协调发展,帮助孩子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文章提出应因地制宜、多种形式创新乡村小学音乐教学一片蓝天,让音乐启迪孩子的智慧、塑造其健康美丽的心灵;让音乐艺术之花开在乡村孩子的心田,乡村的花儿一样多姿鲜艳.  相似文献   

12.
总喜欢戴上耳塞,一个人端坐在桌前或躺在床上聆听音乐,从序曲到尾声,从低潮到高潮。 舒缓的音乐渐起,耳畔传来了弦子的《舍不得》。我从前不大喜欢听这首歌,但听久了.却听出了点味道:闲适中带着淡淡的忧伤,很容易引起听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13.
<正>一、歌曲创作背景《献上最洁白的哈达》是一首抒情的藏族民歌,是藏族民间歌舞“弦子”中的代表作品,被收入音乐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雪域天音”板块。作品彰显了藏族民歌独特的风格色彩,亦表达了藏族儿女对青藏铁路通车的喜悦和对祖国的热爱。藏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以畜牧业为主。藏族人民主要居住在青藏高原地区,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字、悠久文化与民俗风情,献哈达是藏族最高的一种待客礼仪。在河山壮美的高原上,藏族人民以其无穷的智慧和独特的生活经验,创造了弦子、囊玛和堆谐等艺术体裁。  相似文献   

14.
音乐之父巴赫巴赫(1685—1750),德国伟大的音乐家。他的家庭十分贫穷,父亲是一个贫寒的面包师,但却是一个音乐传统悠久的庞大的音乐世家,家族中曾经出现从事音乐的有78人之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巴赫。巴赫是近代音乐的创始人,人称“音乐之父”。父亲是巴赫的音乐启蒙老师,从小教他弹钢琴。不幸的是,巴赫9岁时母亲逝去,10岁时父亲又去世,接连的打击,使他成了一个孤儿。他的音乐成就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和环境下造就的。童年的巴赫经常饿着肚子,徒步一整天去拜师学艺。  相似文献   

15.
《儿童音乐》2007,(2):53-54
G·F·韩德尔(1685~1759)生于德国哈勒,他的父亲是一位宫廷外科医生。韩德尔的父亲并不喜欢音乐,一直主张把他送到大学的法律系读书,这样可以当一名堂堂正正的大法官。但父亲的主人奥古斯都公爵,却非常喜欢音乐。特别是,当他发现小韩德尔在音乐方面的超人天赋后,几乎是命令式的,让父亲送小韩德尔去学习音乐。于是,不得已将儿子送到当地圣母玛丽亚教堂的风琴师查豪那里,开始了音乐学习。查豪不但是位优秀音乐家,也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好教师,小韩德尔在这位著名音乐教师精心培育下,进展神速。  相似文献   

16.
黄培 《辽宁教育》2004,(5):29-29
新学期刚开学,班上便转来一个新同学。这是一个从农村来的弦子,刚走进教室,乌黑的瞳仁里便充满了畏缩与恐惧。  相似文献   

17.
他生在山民之家。那里根本没有音乐。 12岁时,他跟父亲出山,看见一个人在拉小提琴。  相似文献   

18.
亲近与疏远     
刘墉 《学习之友》2006,(3):48-48
春日,老师带着孩子们植树。面对着弦子们挖出的树坑——有的间隔不到1米,有的却相距3米以上,老师说:  相似文献   

19.
高兴 《中学教育》2007,(2):48-49
音乐中的启蒙1929年4月1日,米兰·昆德拉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第二大城市布尔诺。父亲是钢琴家、音乐教授,当过音乐学院院长。昆德拉孩提时代相当一部分时间是在父亲的书房里度过的。那是一段愉快的艺术时光。在这里,他经常悄悄地听父亲给学生讲课。在这里,父亲亲自教他弹钢琴,引领他一步步走进音乐世界。在这里,他带着好奇心,任意浏览父亲众多的藏书。十来岁时,他就已读了大量的文学名著,捷克的和外国的都有。  相似文献   

20.
理想的教育在人们的心里都有构想,不止圣人孔子有。教育专家有,手执教鞭的教师有,家长们也有,并将之付诸行动。家长爱子心切,想给予他们最理想的教育,这无可厚非;但教育的真正参与者——弦子——却被“理想的教育”所掩埋,听不见他们的声音;这真是他们喜欢的吗?是他们需要的吗?本文尝试通过对弦子教育现状的描述,呼唤人们给予孩子自己需要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