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愤怒的牢骚     
人们去萨利纳斯拜谒约翰·斯坦贝克(1902—1968),而许多当地人却憎恨他。  相似文献   

2.
才气焕发的英国画家约翰·埃弗雷特·米莱斯爵士(1829—1896)是拉斐尔前派社的创始人。约翰·埃弗雷特·米莱斯出生于南安普敦。他的父母看出他早熟的天资,在他九岁时便迁居伦敦。是年他荣获皇家艺术学会绘画银质奖章。他十一岁进入皇家艺术院附属学校学习后,荣获一系列的奖赏,其中包括1847年的金质奖章。  相似文献   

3.
卢卑克的参议员、商人托马斯·约翰·亨利希·曼看不上他的长子,认为他的这个儿子不请世事,性格内向,生活漫无目的——这些品质不合乎勤劳的声卑克商人家庭的要求。实际上,他的长子亨利希·曼(HeinrichMann)看上去确实很平庸。他练了一点写作,后来当了一名书店学徒,但他对这个差使不感兴趣。他一心想当画家,便到意大利去旅行。但是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1898年在罗马的阿根廷道34号,我的才能顿时进发。我不知道当时做了些什么,我想自己只不过是要用铅笔画一幅素描,可是却写了一部几乎是完整的小说。”这部小说叫《在懒人乐园里》,在书中亨利希·曼严厉地指责了他的父亲及其所属的上流社会。他抨击和讽刺了唯利是图  相似文献   

4.
人们特制了一扇着色玻璃窗以纪念电视发明者约翰·洛吉·贝尔德诞辰100周年。贝尔德82岁的遗孀玛格丽特·贝尔德在他的诞生地——苏格兰海伦斯堡为这扇安装在教堂内的玻璃窗揭幕。纪念窗揭幕仪式恢复了贝尔德家族与海伦斯堡教堂渊源长久的关系,电视发明家的父亲约翰·贝尔德牧师曾是该教堂的第一位牧师,1869至  相似文献   

5.
《约翰·梅杰传》的出版在英国引起轩然大波,首相夫人诺尔玛·梅杰认为书中尽是流言蜚语,要求作者内斯持·温·埃利斯对该书进行修改,甚至删除部分内容。前些时候出版的梅杰传的一些作者也对该书进行了抨击。这本传记宣称约翰·梅杰在当选首相后得不到诺尔玛的支持。诺尔玛对丈夫仕途上的成功大为不悦,因为这意味着他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将更少;他们的婚姻遇到危机,梅杰要抛弃夫人而另娶所爱,目前正考虑办理离婚事宜。温·埃利斯在重点涉及梅杰夫妇20年婚姻的一章中写道,梅  相似文献   

6.
在田纳西州东部阿巴拉契亚山谷的深处,约翰·赖斯·欧文收集并保留了美国拓荒者生活的各个方面。很久以前,在田纳西州的阿巴拉契亚山脉的深处,住着一位文静的男孩-约翰·赖斯·欧文,他那一双灰限睛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他比同龄的孩子们更喜欢听老人  相似文献   

7.
白金汉宫     
白金汉宫这座皇家宫殿面对着伦敦圣詹姆斯公园的林荫道。白金汉宫原名叫白金汉大厦,是1703年至1705年由荷兰建筑师威廉·温德为白金汉公爵约翰·谢菲尔德建造的一座红砖建筑。1761年,乔治三世用分期付款把这座建筑买了下来,四期共付了二万一千英镑。他喜欢住在白金汉宫或丘镇,不大喜欢住在圣詹姆斯宫。1775年,他决定把此建筑作为日后的遗产传给夏洛特皇后。但由于他晚年多病,致使这座宫殿很多地方失修。可是,后来乔治三世就决定不惜重金,计划把它重建成一个豪华壮观的宫殿,使它最后成为伦敦的真正的皇宫。在他的宠臣约翰·纳什的帮助下,  相似文献   

8.
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泰斗之一、被誉为“美国现代戏剧之父”并因其戏剧创作的成就而荣获193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尤金·奥尼尔,一生阅历丰富,交游甚广。他和同时代的许多名人,尤其是文化艺术界的名人都有过交往。在和众多名人的关系中,最具戏剧性的是他与美国名记者约翰·里德和与英国电影巨星查理·卓别林之间的恩怨。约翰·里德(1887~1920)是美国诗人、政论家、记者。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赴欧洲担任战地记者。1917年在俄国目睹十月革命爆发,写成长篇报告文学《震撼世界的十日》,最早向全世界全面介绍了十月革命的来龙去脉,列宁亲自为之…  相似文献   

9.
出生于美国的浪漫派诗人、侦探推理小说的先驱者爱伦·坡一生经历之奇特是罕见的。他的生身父母是流浪艺人。他三岁时,父亲去向不明,而母亲因患严重的结核病倒在里士满慈善医院的病床上。他母子的悲惨遭遇在报上登出以后,居住在里士满市的富有的烟草商约翰·爱伦极为同情,向这可怜的母子伸出了援助之手。不久,母亲去世了。爱伦·坡成了那位烟草商的养子。从六岁起他在英国接受了五年的教育,返美后曾入大学和士官学校学习,但都中途辍学。爱伦·坡18岁时发表《第一诗集》,开始了作家的生涯。母亲死时年方三岁的爱伦·坡全然不记  相似文献   

10.
三百年前——公元1685年,在德国与“音乐之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同年诞生的还有另一个伟大的作曲家——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亨德尔1685年2月23日生于德国的哈雷城。亨德尔并不象巴赫那样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他的父亲最初是个理发师,后来成了外科医生,还当过萨克森-马格德堡王子的男仆。老亨德尔六十三岁时,第二次结婚,娶了一个牧师的女儿。他们婚后的第二个儿子就是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老亨德尔一直希望儿子今后能成为一名律师。当这个孩子刚刚表现出不同凡响的音乐天赋时,他的父亲便禁止他的音乐活动,竭尽全力来扼杀他这方面的才能。这样,小亨德尔不得不经常在深夜躲在阁楼里偷偷地用古钢琴练习弹奏。七岁时,亨德尔的父亲带他到萨克森-魏森费耳斯的公爵府  相似文献   

11.
马克·吐温在创作形成期所写的书信(其中将近一半从未发表过,还有不少是第一次全文发表而不是摘要),将有助于学者和读者探索这位作家创作他的几部主要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的原由。正是他书写这些信件的时期,1853年至1866年间,塞谬尔·L·克莱门斯在27岁那年,作出了影响他一生的重大决定:以马克·吐温为笔名,成为一个专业作家。五月份将由加利福尼亚出版印行的这140封书信,内容包括了他对妇女和婚姻的观点、他想成为密西西比河上领航员的抱负;并对他想成为金银矿矿工所作的  相似文献   

12.
天空是蓝色的,约翰·丹佛说过他属于天空,所以偶尔仰望天空时会令我想起约翰·丹佛。我从第一次听到《乡村路带我回家》时,就开始喜欢那由布鲁斯演变来的乡村音乐。而且,我从没见过像约翰·丹佛那样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人。也许,生命的颜色才真正属于他。他的歌不像许多流行歌手那样矫揉造作,也没有杰克逊的夸张,但他就是他,他的歌声就像新酿出的啤酒,金黄透明的清新。我总觉得约翰·丹佛才代表了真正的美国,一望无际的麦田,边上坐着几个拿着吉他高声唱歌的人,旁边放着新酿的啤酒,他们唱出他们的欢乐,唱出他们从自然中获得的馈赠,这也许正像…  相似文献   

13.
1981年5月13日,教皇约翰·保罗二世乘车绕着罗马圣彼得广场正在为人们祝福,数千人振臂欢呼。突然传来两声枪响,教皇倒在他的白色敞篷吉普车上。陪同约翰·保罗二世的两个瑞士卫兵扑上前去,用他们的身体护住教皇,以免他受到新的袭击。当旁观者制止所谓的暗杀者穆罕默德·阿  相似文献   

14.
礼仪不良     
礼仪不良有两种:第一种是伍泥羞怯,第二种是行为不检点和轻慢。要避免这两种情形,就只有好好地遵守下面这条规则,就是,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别人。—约翰·洛克礼仪不良@约翰·洛克~~  相似文献   

15.
15年前,苏联当局把布罗茨基作为“社会寄生虫”而流放,只有在此之前阅读过约瑟夫·布罗茨基秘密出版的作品的人,或在列宁格勒的公寓里参加过他组织的传奇般的读书会的人,才熟知其独特的声调及思想的转变,才能理解他的《约翰·多恩挽歌》和《科德角的摇篮曲》。过儿个月后,苏联官方的刊物将发表这位获得  相似文献   

16.
1988年,当乔治·维涅来到法国西南部城市蒙托邦,接任具有百年历史的安格尔博物馆馆长之时,他非常恼火地发现隔壁的办公室里堆满了100多个破旧不堪的纸板箱。箱里装的是属于19世纪的艺术家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的遗物。他曾是雅克·路易·大卫的学生,可是,艺术馆里竟从未有人仔细地查看过这些箱子。过了一年,巴黎多塞博物馆的一位35岁的艺术史学者维涅才来查看这些被认为可能装有安格尔用来指导自己学生的一些资料的破旧的纸箱。当维涅打开第一只箱子时,  相似文献   

17.
如果大自然能为了有人深入了解它的生活并歌颂它而向他致谢的话,那么它首先会感谢米哈依尔·普里什文, 米哈依尔·米哈伊洛维奇·普里什文——这是供城市里使用的名字。在普里什文感觉到犹如在自己家中一般的那些地方——在护林巡查员的农舍里,在烟笼雾锁的河滩地上,在俄罗斯田野的云层和星空下面,人们只不过称他为“米哈雷奇”。显然,每当这个人消失在城市里的时候,人们都会感  相似文献   

18.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是美国著名的幽默作家,他的《汤姆·索亚历险记》(1876)和《王子与贫儿》(1880)等以少年为主人公的作品至今仍然脍炙人口,深受各国读者的喜爱。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他的真名叫塞缪尔·朗荷恩·克菜门斯。吐温于1835年11月30日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的佛罗里达镇,4岁时,全家迁到密苏里州南部的汉尼巴尔居住,在那里他度过了少年时代。汉尼巴尔位于密西西比河岸边,因地处南部交通要道而热闹繁盛。1867年,吐温32岁时,他以旧金山的加利福尼亚时报记者的身分与去欧洲和巴勒斯坦的旅游团同行,乘的是“桂格城”号轮船,历时半年。他从所到的各个地方,向报社发回许多非常有趣的报道。这次旅行是他人生的一个大转机,因为在这次旅行中,他结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美貌姑娘奥莉薇娅·兰登的弟弟查尔斯·兰登。  相似文献   

19.
埃德加·爱伦·坡的遭遇往往与众不同,甚至他出生的环境也不寻常。他的父母都是来自弗吉尼亚州里士满的演员。但是当埃德加这位未来的诗人于1809年出生时,他们正在北方巡回演出,所以他是在波士顿呱呱落地的。尾随他终生的厄运,在他不足三岁时就夺去了他的双亲。然而,和其他的孤儿相比,他还算是幸运的。因为心地善良的里士满人约翰·爱伦夫妇收养了他,并让他姓了他们的姓。爱  相似文献   

20.
你一了解他的各种各样的冒险生涯,就会知道为什么他的长篇小说叫《荒野的呼唤》。街道顽童——罐头厂童工——蚝贼——水手——流浪汉——淘金者——社会主义的鼓动者——随军记者——著名小说家!杰克·伦敦虽然只活了40岁,可是他的冒险经历却十分丰富,甚至比我们活140岁所经历的风险还要多得多。关于他的故事,他都写进自己的作品里,如果想知道,只要读一下他的小说就行了。杰克·伦敦的冒险经历有许多实际上并不如说的那样有趣。他小时候名叫约翰·格里菲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