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行业组织的形成有其历史必然性,对美国法学教育产生的影响是深刻久远、历久弥新的。在市场主导机制作用下,美国律师协会和美国法学院协会在共同互动、相互监督中,从法学院招生、办学、教学到毕业就业,都提出了具体的标准要求,且持续强化,促进了法学教育专业化,也提高了法律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控制了美国法学教育的入口和出口。行业组织对美国法学教育的影响是全过程、全方位的,并且持续贯彻、落到实处,推进了行业自律,也为美国法学教育卓越做出了巨大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2.
近代台湾的法学教育是在日本法的强烈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二战后,台湾的法学教育经历了维持、成长、停滞、快速发展和调整五个阶段。台湾法学教育在保持大陆法系主要特征的同时,在法学院的建制、培养目标的定位、培养方式以及教学方法上都受到了英美法尤其是美国法的影响;其主导因素就宏观而言,是战后美国的对台政策、世界经贸形势尤其是经济全球化下台湾社会经济的需求;就微观而言,主要是师资留学背景构成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分别对德国和中国法学教育体制进行简要的评述,并集中针对法学院(系)培养目标、国家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影响的两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二者的共性与差异,探讨二者的优势与弊端,最终对法学院(系)如何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树立独特价值理念提出若干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律师与法学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的律师与法学教育郑友德美国的律师数量庞大,仅每年新进入律师界的人数就有5万多。绝大多数老资格的律师和几乎所有的新任律师,均毕业于美国的法学院。本文仅就美国的法学教育以及法学院毕业生成为执业律师的过程加以述介。一、律师概况据最近统计,美国大约有80...  相似文献   

5.
现实的需要给中国的法学教育带来了广阔的前景,但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的法学教育并没有有序、稳定发展。法学院系创设的基本条件和管理,对法学本科院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师华 《同济教育研究》2002,(2):18-20,47
作为世界上法制健全的国家,美国的法学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完善的体系。通过对中美法学院法学教育现状的比较研究,得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浅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英华 《江苏高教》2005,(2):139-139
一、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的概念诊所式法律教育,英文名为ClinicalLegalEducation,是 20世纪 60年代美国的法学院兴起的一种新的法学教育方法。其创始人是美国著名法律教育家Jerome·N·Frank。他曾是大学教授、律师,在他几十年的法律生涯中,他深刻认识到传统美国法学教育模式的不足,提出了以“实习律师学校”代替法学院的创造性构想。后来Frank教授的思想被耶鲁法学院所采纳,发展演变成为当今美国法学院最具活力的诊所法律教育模式。其特点在于仿效医学院利用诊所培养实习医生的形式,通过诊所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法律实际运用。它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8.
面向新世纪法学教育的发展,财经类法学院作为教学研究机构,不仅教育和培养法学专门人才,而且探索如何为社会服务。与大学一样,财经类法学院具有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职能,社会服务职能应当是法学院的一个重要职能。财经类法学院为社会服务的职能,体现在财经类法学的专业特色上和它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专门法律服务机构的紧密联系上。财经类法学院为社会服务的宗旨,体现为技能性与职业性并重、服务与教育相长、服务社会与引领社会并重。  相似文献   

9.
如何不断提高法学实践教育质量是当今各国法学教育竞争的重要课题之一。基于对美国法学院办学的长期跟踪研究和现场考察,作者聚焦于美国法学院近年来法律实践教学的创新成果和特点,包括建立全面、强制性、有保障的法律实践教学体系,营造出使学生在用法中学法的环境,设置的实践教学课程具有完整性和系统化,并进入法学院必修课程体系,组建实践教学部门和配备专门的师资队伍,设立与实践教学相关的各种模拟法庭比赛和奖励制度等。通过中美法学实践教学的系统比较与分析,梳理出我国在课程本身的设置、师资的配备以及在法律实习的效果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为我所用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0.
日本法学教育改革是司法制度改革的重要一环,目的在于通过新设美国式法学院培养法律职业人,向司法界输送专业人才,确保司法制度改革的实现,同时为保障教学质量计划的实施,建立了第三者评估制度。但是,既有的日本式法学院的存续使日本还存在以培养法律素养和知识为目的的法学教育。这两种法学教育的并存反映了社会的不同需求,也构成了日本法学教育的基本特色。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法律既未明确概括民办学校的公法地位,对其私法地位的界定也与学说与制度不洽,致使民办学校法律地位不明,对民办学校的发展多有不利。本法理论,民办学校应当既是一种民事法律主体,享有法人的经营权,同时也行使一定的教育行政管理职权,具有公法地位,因而其法人类型应定位为社团法人、事业法人及准公益法人。相应地,民办学校的法人治理结构应当在决策机关的人员组成、监督机关的组织与职权,以及专家评议会的组织与职权等方面通过修法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湖南省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在观念、方式等方面取得明显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青少年法律意识教育不够深入、中小学法治教育人才缺乏、行政机关的相关举措力度不够等问题。后续普法工作的开展,应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和当前的不足,重点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多方面提升学校普法教育质量,完善行政机关的普法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3.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法学家不可回避的问题,因为对两者的关系的不同回答而形成了不同的法学流派。西方的自然法学派与分析实证法学派在这方面持有相反的意见:而我国传统采取的是“德主刑辅”的态度,法律几乎没有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中西法律文化中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既有差异又有暗合,并且逐步向统一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教育法》颁布以来,以其为核心,其他的相关高校管理的法律法规也陆续颁布.在这个倡导依法治教的大环境下,教育素质化、人性化、法制化成为各高校发展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成人高校在管理中必须走依法行政之路.但成人高校的法律地位如何确定、高校与学生是何种法律关系、如何依法行政等诸多问题是高校在实施依法行政时所要明确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权利及其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生的权利是教育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教育法律关系中,作为主体的学生享有教育法律法规规定的广泛的权利,但由于传统的学生权利观的影响,某些学校、教师、家长法律意识淡薄,有意或无意地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使学生身心受到损害,以至于师生、校生对薄公堂,学校、教师成为被告。为了扭转这种局面。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学生的权利,依法履行好维护和保障学生权利的职责。  相似文献   

16.
民办教育法律规范是教育法学学科发展中重要的研究议题。1997-2002年,推动民办教育立法是 学者的共同呼声。2003-2010年,学者们对民办学校的法律地位、“合理回报”与“分类管理”、民办学校监管 与治理进行了学理探讨。2011-2019年,“分类管理”何以可能成为学界的关注焦点。已有研究对民办教育 法治进程具有推动作用。未来的民办教育法律规范研究应置于民办学校发展的复杂情境,吸收借鉴法学学 科的研究方法,合理确定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17.
中职法律教育是我国法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职学校开设《劳动法》课程有着积极的意义。传统知识授课型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时代对中职教育的要求,改革《劳动法》课程教学势在必行。以劳动关系管理员岗位与劳动法的对接为例,阐述了如何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对《劳动法》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examined mentoring and 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 among law faculty at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ABA) approved law schools. Data obtained from respondents (n = 298) captured the types of mentoring (formal or informal) occurring in law schools and faculty perception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each type of mentoring. Comparative analysis was used to examine mentoring as an antecedent of 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 by comparing senior mentored faculty to senior non‐mentored faculty, junior formally mentored faculty to junior faculty with more informal types of mentoring, male to female faculty, and majority to non‐majority faculty.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enior mentored faculty had higher mean scores than senior non‐mentored faculty on two of the six 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 subscales. However, 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 differences were not significant for other comparisons. The findings regarding mentoring are discussed within the context of diversity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provided.  相似文献   

19.
刘鹏 《天津教育》2021,(2):30-31
道德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道德的保证,二者相辅相成,小学生的成长离不开道德与法治的培育。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必须做到"德"与"法"相结合,否则很容易变成照本宣科的理论教育。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一些明显存在的弊端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一线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对课程和教材理念的把握,及时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