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采用三维数字测力铅球仪对青少年运动员在整个投掷过程中的施力特征与动作技术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完整推铅球动作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的作用力曲线与铅球速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最后用力动作过程中,合力曲线呈“双峰型”;(2)在最后用力开始左脚着地瞬间力值逐渐增大,到右腿蹬转使运动员身体由侧对投掷方向转为正对投掷方向瞬间出现第一次峰值;在推掷臂肘关节夹角约为90°时出现第二次峰值。  相似文献   

2.
投掷垒球是小学达标主要项目之一,我采用了以下几点教学方法。   一、持球,预跑   通常持球有两种: 1.肩上持球; 2.肩下持球。在日常教学中我们采用肩上持球,肩上持球特点是投掷臂手腕放松便于向后引球,而预跑主要以加速为目的,距离一般为 15- 20米,持球面对投掷方向,两脚前后站立,相距约 40厘米,前脚用全脚掌着地,后脚以前脚掌着地,身体重心置于前腿,身体微向前倾,目视投掷方向,然后开始起动:①先向投掷方向慢走或慢跑,到达第一加速区 (第一标志线 )。②一脚踏右第一标志线上,跑时,上体稍前倾,用前脚掌着地,动作…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等知识,对推铅球技术最后用力时非投掷臂作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得知:在推铅球技术中,非投掷臂的摆动方向、摆动时机、制动时机及直摆与屈摆的转换形式对于形成正确的最后用力动作技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于娟  孙玉林 《体育世界》2012,(6):118-119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实验方法、结合本人从事多年的铅球训练经验,对在推铅球技术中的左腿支撑用力技术进行实验和理论上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左脚着地后的制动是左腿用力充分及快速蹬伸的基础,对运动员投掷成败起着积极地主导作用,在最后用力的推铅球力量的大小,关键在于左腿,它是推铅球动力的主要来源,所以,左腿支撑用力在推铅球过程中不但起到了制动与支撑作用,而且加大左腿蹬伸的力量与速度,对增加力量向铅球传递的效果及提远度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旋展式"原地推铅球运用离心的力学原理,引入铁饼、链球最后用力姿势,来加大原地推铅球的加速距离和动量1.人体基本姿势与支架定型背向投掷方向,两脚自然分开,与投掷方向成横向,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左脚跟置于投掷方向的最前端,并使脚尖指向左脚跟,右脚掌外展右旋着地,右脚尖与投掷方向相反。手臂顶肘、撑球,上体向右旋转,尽量远离投掷方向,保持器械落后于身体,铅球投影点与两脚落地点  相似文献   

6.
一、最后用力过程中左腿工作的意义 优秀运动员左脚落地大都是以指内侧着地,并很快的过渡到全脚掌着地。落地后左脚与投掷方向成40度左右角度。这样不仅能保证左膝左髋的方向,而且控制了髋、漆、踝三个关节的活动范围。限制了髋、膝、踝三个关节沿横轴运动,如果沿着横轴运动,使左腿造成过大的弯曲,不能快速蹬伸和配合推球动作,就影响了右腿的转蹬动作,并使压紧的肌群过早的打开而影响最后用力的效果。通过人体解剖学分析认为,这种方法有很大的优越性,因为左脚落地与投掷方向形成与左脚尖站在一条线上。  相似文献   

7.
助跑是投掷标枪技术的重要组 成部分,其任务是为人体和标枪获得速度,形成有利的最后用力的身体姿势和为提高标枪出手速度创造条件。助跑分为预跑阶段和投掷步两个阶段。其中,预跑阶段是使运动员从起动到第二标志达到适宜的速度,为投掷作好充分准备。投掷步是从第二标志到最后用力时左脚落地止,是在保持预跑速度或在进  相似文献   

8.
一、原地侧向推铅球技术 (以右手投掷为例)侧对投掷方向站立,右脚站在投掷圈中心附近,与投掷方向约成100°~135°角,右膝角弯曲控制在130°~150°之间,左脚站位略靠左,左脚尖和右脚跟大约在一条线上,并与投掷方向约成45°夹角,躯干右转使腰腹间的肌群能在用力开始前预先拉长或扭紧,身体大部分体重落在右腿上。  相似文献   

9.
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的运动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十运会田径比赛女子掷标枪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投掷步技术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助跑速度快,但速度利用率却不高;投掷步时短,步频快,不能为最后的用力做好充分的准备;投掷各步躯干后倾角变化小,对标枪施力不够;左脚落地时膝角缓冲过大,制动效果差。同时,投掷成绩与最后交叉步后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正> 初学推铅球的学生常常只用手臂力量推铅球,这种错误动作的主要原因有三点:1.对推铅球的发力概念不清。2.身体素质差,掌握不了正确的技术。3.思想过度紧张导致动作失调。笔者就投掷过程中存在的上、下肢和腰、背用力不协调,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纠正,具体方法如下: 一、做最后用力预备姿势的练习练习者左右分腿站立,身体左侧对投掷方向。右手置球于颈部,左臂在体前上方微微弯屈。接着,上体扭转90°,以背对投掷方向。右腿弯屈,使全身重量落在右腿上。二、做原地推铅球练习  相似文献   

11.
纳塔莉妮·利索夫斯卡妮,女,身高1.87 米,体重92公斤,1962年出生,第24届奥运会金牌获得者,铅球最好成绩22.63米。她身体素质全面,推铅球技术比较好,从滑步前(图1)看,身体较低,上体前屈,几乎与地面平行。滑步开始后,身体迅速向投掷方向移动时,左手臂向反方向伸出(图2-4),以保持动作的平稳和身体的平衡。整个滑步动作完成得比较好,两腿分的很开(图5、6),左腿直接摆向抵趾板,身体重心起伏不大,上体保持原有的姿势不变。 最后用力是在左脚落地瞬间开始的。在最后用力的前半段中,运动员保持着侧…  相似文献   

12.
在田径运动中,推铅球是单手投掷的非周期性运动项目。推铅球时的技术方法与场地器械有其独特的特点,因而形成了独特的技术结构。推铅球同掷铁饼一样,都是在圆圈中投掷,左腿都有一个制动,支撑用力的动作,但是左腿用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形式,推铅球时,左腿在最后用力过程中,能否形成合球的支撑技术,对最后用力的效果影响极大。因此,本文就推铅球时如何优化运动技术结构,使之达到比较完善的效果,作一个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图1:从低姿势开始,屈膝团身。图2~4:滑步开始,左腿后摆,右腿蹬地。图5~6:右腿滑步,右脚紧贴地面滑动。左脚落于圈的前沿,形成良好的最后用力姿势。图7~17:最后用力。在良好的左侧支撑情况下,完成身体向投掷方向转动和投掷臂的爆发用力。图12:出手后维持身体平衡。  相似文献   

14.
图1:从低姿势开始,屈膝团身。图2~4:滑步开始,左腿后摆,右腿蹬地。图5~6:右腿滑步,右脚紧贴地面滑动。左脚落于圈的前沿,形成良好的最后用力姿势。图7~17:最后用力。在良好的左侧支撑情况下,完成身体向投掷方向转动和投掷臂的爆发用力。图12:出手后维持身体平衡。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人们对右侧技术的研究较多,也较深刻,但没有左侧的协调配合,右侧动作是完成不了的。所以人体的左侧在投掷标枪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投掷步阶段左腿的支撑着地投掷步阶段:从第二标志线到最后用力时左脚着地为投掷步阶段,目前投掷步的方法有两种:跳跃式投掷步和跑步式投掷步,其任务都是在保持预跑速度或继  相似文献   

16.
1、左腿支撑用力工作过程在滑步时,当左腿完成了向投掷方向的摆动,积极下落时,左脚尖略微向外转并带动髋部向左侧转动,尽快地使左脚下压着地,以取得双腿支撑。两脚的着地时间越接近越好,使滑步与最后用力动作衔接得更紧凑,随着左腿的积极下压形成良好的左侧支撑,为最后用力动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左侧应以脚掌内侧,落在投掷圈中心线的左侧,靠近抵趾板处,右脚跟、左脚尖几乎在一条直线上。  相似文献   

17.
巧用实心球     
1.利用实心球练习各种姿势的抛球,发展力量素质。主要方法有面向投掷方向,双手持球,从头顶上向前抛球;从胯下向前的抛球。背向投掷方向,双手持球,从体前经头上的向后抛球;从胯下向后的抛球;经左(右)侧腰部的向后抛球。双手持球,侧向投掷方向的侧向抛球等。2.利用实心球或把实心球改成哑铃装置,根据学生需要做不同方向的快速推举,快速屈伸和各种平举动作练习,以增强学生的上肢肌肉力量。提高学生积极练习的兴趣。3.在推铅球的教学中,利用实心球代替铅球,模拟各种不同动作,不同方向的推球练习,使学生体验单手侧向持球、摆腿滑步、制动蹬地、挺…  相似文献   

18.
背向滑步推铅球最后用力时非投掷臂动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优秀运动员技术图片的分析、处理,对背向推铅球最后用力时,非投掷臂动作进行了初步的生物力学分析。进而对非投掷臂的运动轨迹、技术特点和摆动时机进行了描述和确定。认为,推铅球的最后用力阶段,非投掷臂正确、适时、主动地摆臂,对起体、转体、超越器械和保证推球肌群的爆发用力等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 原地推铅球常见错误动作、产生原因和纠正方法一、推球时肘关节下降,形成抛球 1.产生原因: 持球臂肘部过低。开始推球时,头部过早转向投掷方向。 2.纠正方法: (1)注意持球时的手臂动作,肘关节约与肩齐平。 (2)开始推球时,两眼仍看右侧后方,当腿、臂充分蹬伸后,头部才转向投掷方向。二、推球时只用“一臂之力”,而用不上  相似文献   

20.
<正> 小学的投掷教材,主要是掷垒球、掷沙袋。由于投掷垒球和沙袋的最后用力是鞭打动作,其身体姿势、动作轨迹、用力顺序与推铅球不同,这样学生在小学获得的投掷知识与技能,对中学时学习掌握正确的推铅球技术起着干扰作用。如何消除这种干扰?我在教学中采取下列几点做法,收到了一定效果。 1.根据学生力量大小,采用不同姿势进行臂屈伸练习,如推墙整、斜立撑、俯卧撑、脚高于头部撑。练习时要求学生手指相对,伸臂用力动作快。这种练习相似于推铅球出手时的用力动作,能使学生产生比较正确的本体感受和技能刺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