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下面的情形在学校里是经常发生的: 教师T对学生A、B、C所在班级的同学进行教学.首先,教师T精心备课,教师T参考各种版本的教材和教辅资料,并且还做了一定数目的习题,从而掌握了最权威、最全面的知识.其次,教师T精心授课,教师T复习导入,实验展示,精讲精练,讲练结合,概括总结.最后,教师T巩固成果,通过一节、两节甚至三节习题课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2.
王莹 《黑河教育》2013,(1):19-19
一、教师是教育者 教育者是教师最突出的身份,体现出教师职业的最基本特征。教师把精心加工的知识、经验和技能通过不断革新的、更符合当代学生发展的方式方法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用较短的时间掌握千百年来积累的知识精华,启发学生智慧,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成功顺利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国家的栋梁。教师必须认识到传授知识不等于把知识简单地呈现给学生,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地学习,使其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3.
张碧玉 《教育评论》2005,(3):108-109
导语的设计是语文教学中最初、最小的一个环节,往往被教师所忽视。但是,生动、有趣、新颖、富有吸引力的导语。一开始就能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引领学生渐入佳境。好的导语应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带领学生遨游知识的殿堂。语文导语的设计是一种教学的艺术,富于创造性,好的导语应成为语文教师的刻意追求。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最本质、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它所传输的信息不仅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即数学知识),而且还包括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掌握适当时机,精心营造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教学过程是教师用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对知识接受情况的反馈.都是通过语言形式来表达的。教师的语言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思维情感.教师的语言艺术刺激着学生对知识的感受程度。因此,教师的语言艺术是整个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学生做作业和教师批改作业是数学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做作业能起到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知识的作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师通过批改作业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情况进而及时弥补学生在学习上的不足。因而每位教师都要注重抓好作业这一关,精心挑选作业、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然而在数学  相似文献   

7.
练习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最基本形式。学生知识的掌握、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实践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练习这一基本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精心编排练习,更要注重设计练习过程中的有效提问,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练习的效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也普遍认识到练习设计和编排的重要性,然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却又往往采用一题紧接着一题练习,然后进行简单校对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问题情境教学的关键是要创设恰当的情境、准确设置有层次的问题以及教师精心的引导;通过不断创设问题情境,以疑引思,激起学生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再通过准确设置的问题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为知识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最后,在教师精心的引导下,把学生成功地引向知识海洋的彼岸。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也就是课堂教学的效益。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最行之有效的办法:首先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文化素养,认真钻研、博览群书、用心解读教材,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其次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和个体差异。再次及时创设学习情景,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考题都是经过精心编制的,目的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是很多题型,如判断题,单就卷面答案很难探测出学生的真实水平,这时,需要教师进行巧妙的追问来摸清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相似文献   

11.
李正章 《黑河教育》2014,(12):47-47
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公式的适用范围不能正确和深刻理解的情况,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精心选择一些辨析题,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以及教师的讲评加深对概念、公式和定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数学信息反馈,包括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信息反馈和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信息反馈。反馈方式很多,但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是教师批改学生作业。通过批改作业,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通过批改作业,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最主要的途径。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要学会精心取舍。  相似文献   

14.
曹群珍 《中国教师》2012,(13):70-72
<正>一、问题的提出一堂课是否有效,应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是否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如果说,对课堂教学步骤的精心预设是有效课堂必备的奠基石的话,那么导入语无疑是精彩课堂的画龙点睛之笔。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设置的导入语,既是对以前所学英语知识的复习、巩固,又可为新知识的学习架设桥梁。教师为传授新的英语知识而设计的一系列导入语也必须建立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并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的"巧"提问、"真"评价,能引导学生进入预定的教学轨道,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享受新知识。因此,课堂导入语的预设成功与否直接关联一节课的成败。目前英语教师的课堂导入语存在以下问题:(1)导  相似文献   

15.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学生写,老师改"似乎天经地义,家长、学生、学校乃至社会舆论,都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作文"精批细改",在他们看来只有这样的教师才是最负责、最优秀的教师。这一切就像锁链一样紧紧捆住了教师的手脚。于是,语文教师加班加点、煞费苦心地精心评改,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是拼死拼活批改出来的作文,发到学生手中,学生大多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教师讲授信息技术知识缺乏兴趣这一状况,指出要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教师就要精心备课,巧妙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积极性。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激发和保持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兴趣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17.
伴随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倡导构建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在平淡、简单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获得最有用的知识与技能,做到一课一得。文章试图从高效课堂概念入手,着重从精心备课、创设情境、有效提问三个方面提出高效课堂构建对策,希望能借此给其他教师一定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平板电脑给教学带来的变化改变了教师、学生、媒体和教材四个要素的作用结构,即从以"教师为中心"的结构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在"主导—主体"教学结构的模式里,教师将精心准备资源,精心准备活动,学生利用平板电脑一步步完成教师精心设计的、蕴涵学科知识的、深层次的有挑战性的任务。这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促进课标的落实,又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学校,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成长乐园;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指导者和引领者。教师要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瞬间,精心呵护孩子弥足珍贵的童真,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递,更要注重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因此,教师要精心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掌握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指导学生大胆探索,并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促使初中化学课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