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构投资者存在羊群行为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共识。但是对我国股票市场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实质以及对证券市场稳定性有何影响众说纷纭。在研究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的实证基础上,阐述了羊群行为存在的原因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近几年发展快速,成为中国股市中最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其投资行为对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股票市场,本文分别采用统计描述分析、截面数据回归法、虚拟变量回归法及动态模型对2006年到2010年基金持股的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基金持股行为会对股票的收益性、流动性及波动性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我国基金存在一定程度的“羊群效应”;并且偏好收益波动大的股票,且持股比例与波动性成正比.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股市的快速发展,股票成为越来越多居民的理财方式,且在经济转型背景下,股市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逐渐受到重视。通过构建SVAR模型实证检验发现:第一,现阶段我国股市存在财富效应,但影响比较微弱;第二,股票市场换手率是我国股市存在挤出效应的重要原因,其源于我国股市的高波动性;第三,新增投资者人数增加有利于增强我国股市的财富效应,但影响程度较小,可能原因在于当前我国居民股市参与度不高、股票资产配置比例较低。建议进一步加强股票市场监管,防止股市"大起大落";规范市场环境,引导投资者观念转变;以及加强对中小投资者保护,鼓励居民入市。  相似文献   

4.
由于股票市场的动态波动特性和不确定性,股票市场中的个体投资者是有限理性的,并且普遍存在投资偏差问题.这种偏差包括投资者对于股票价格波动的认知偏差、投资者对股票价值的估计偏差、投资者对风险和收益的管理偏差和投资者在股票交易过程中的操作偏差.研究股票市场中个体投资者的投资偏差问题,对提高我国股市投资者的理性程度以及推进我国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羊群行为的元胞自动机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羊群行为是一种非理性的投资者行为,表现为投资者之间行为策略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博奕过程.运用元胞自动机对学习模仿概率随着收益宰变化与信息冲击而更新等条件下,投资者的相互学习模仿机制进行演化模拟分析,得出市场投资者之间的互相模仿行为是导致市场整体供需剧烈波动的内在原因.羊群行为具有不稳定性和脆弱性,会导致金融市场价格的不稳定性、脆弱性和收益率分布尖峰厚尾以及杠杆效应.  相似文献   

6.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显著,这容易造成我国股市的剧烈波动。传统的行为金融学曾对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的形成机制作了系统的分析,从博弈论的角度对其进行再分析,并提出通过规范信息披露、引导基金长期投资行为、加强投资者教育以及发展衍生市场等来对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7.
我国股票市场在中国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国际金融市场中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股票市场发展时间短,投资者经验不足,投资理念和心态都不成熟,投资者这种不成熟、非理性的行为,必然会对股票市场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在中国股票市场中个人投资者占有绝大部分,他们能否健康、成熟、理性的从事投资活动决定了中国股票市场能否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本文就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如何让提高个人投资者投资理性,提高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8.
处置效应是一种投资者认知偏差所引起的非理性行为,投资者倾向于提前卖出获利的有价证券,而保留已亏损的有价证券.前景理论的“S”型的认知函数从效用函数方面有利地解释了投资者的处置效应行为.为了论证中国股票市场的处置效应,选取A股周价格指数来衡量股票价格的波动,每周A股持仓账户数来描述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得出结论:A股市场投资者存在处置效应.  相似文献   

9.
从行为金融学“股市财富效应”理论说明构建中国股市稳定机制.合理引导中小投资者投资行为理性化,建立政府预警机制和中小投资者投资风险简易控制模型,对促进中国证券市场的繁荣、稳定,减少股市财富效应对国民经济负面影响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是证券市场上的两类重要的参与者,研究我国股票市场中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对于指导我国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我国股票市场中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行为特点、操作规律,介绍我国股票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常用的操纵股价方法和投资手法、投资策略,为更好地了解我国股票市场的内在规律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是证券市场上的两类重要的参与者,研究我国股票市场中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对于指导我国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我国股票市场中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行为特点、操作规律,介绍我国股票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常用的操纵股价方法和投资手法、投资策略,为更好地了解我国股票市场的内在规律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股票市场交易中,股票价格大的涨跌幅度通常是伴随着交易量的大起大落。通过研究股指收益率和交易量两个序列的特点和它们的相互关系,把平方后的交易量变动和股指收益引入对方的GARCH模型,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波动关系,认为股市投机中追涨杀跌是投资者投资股市的基本的永恒的特点,是投资者投资心理的本能反映,也是引发股市波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如何降低和化解房地产市场的风险,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受到了各界的关注。本文运用CSAD模型对我国房地产市场中投资者羊群行为的存在性及差异性进行检验,发现我国房地产市场参与者普遍存在着羊群行为,其中人均GDP值越高的城市,羊群行为越为严重。同时,本文基于消费者购房心理对我国高发展程度地区房地产市场普遍存在羊群效应这一现象作出解释。最后本文从市场信息透明度、政府政策调控力度、市场监管全面程度、教育资源配置合理程度、投资者投资理念五个角度对如何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证券市场陷入极大的波动当中,"羊群效应"现象明显,对市场的稳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也对证券市场的价格与资源配置功能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以我国创业板市场2014—2016年上市企业所有成分股所包含的相关数据为分析基础,运用GARCH模型对这些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发现,当股价存在剧烈波动的情况时整个市场存在明显的"羊群效应"且"羊群效应"心理导致了强烈的正反馈交易行为.就该现象而言:建议个人投资者参考上市公司高管增持或员工持股计划,减少信息收集成本从而理性投资;努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减少政府的直接干预;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15.
在股市中混久了自然认识一些地下私募朋友。这些地下私募朋友不是熟人介绍根本不知道他们是干这行的。很多时候他们对自己在股票市场的操作行为秘而不宣。原因很简单,他们在股票市场中总是做一些游走在法律边缘的操作——选定股票后介入,自己拉升,然后出掉。整套操作下来自然就涉及:集中优势资金操纵股价、连续买入操纵股价、以非正常买卖为目的对敲误导投资者、操纵开/收盘价等一系列交易行为。下面就来讲讲庄家坐庄行为中的连贯性操作计划。  相似文献   

16.
次贷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环境日趋复杂恶化。扩大内需,依靠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已经成为共识。利用资本市场财富效应刺激居民消费是有效的政策。本文利用马尔科夫域变模型,衡量我国股票市场财富效应在股市各个阶段中的变化。通过实证我们发现,我国股市的剧烈波动是阻碍资本市场财富效应发挥的主要因素,在股市平稳上升的阶段,我国股市具有一定的财富效应。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对我国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的发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股市存在着上市公司行为、机构行为的不规范性甚至违法性问题,严重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优化股市运行机制,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势在必行.需要做到规范上市公司行为,加快公司治理结构建设进程;加强监管力度,引导理性投资;完善退市机制,优化股市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18.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存在着明显的羊群行为,这加剧了股市的不稳定性.给予私募基金应有的法律地位,允许基金经理人参股基金公司,引进做空机制,适当发展对冲基金,完善基金公司发展的制度环境,严厉打击内幕信息交易等是弱化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IPO折价是中外证券股票市场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它的解释,许多学者从传统角度提出了各种假说,并且经过实证分析对其进行了印证.另一方面,在行为金融学逐渐发展和传播的基础上,人们倾向于利用投资者心理、社会心理等行为金融学研究的方法来解释IPO折价现象.IPO折价问题的探索对于完善我国股市,促进其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外国投资者特别是境外机构投资者对新兴市场国家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是金融市场开放过程中被关注的首要问题。综观外国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对新兴市场国家股票市场波动影响的相关研究,发现已有的研究在样本数据选择、资本市场开放界定、波动度量以及计量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得出的结论也不一致。一些文献表明外国投资者降低新兴市场国家股市的波动性,另一些文献则得出相反的结论,还有部分研究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