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2 毫秒
1.
冯美 《东南传播》2013,(8):98-100
"他者"的解读源自于雅克.拉康的"镜像"心理分析,主要研究"他者"的多重阐释和"他者"与言说主体之间的构建关系。电影《我11》是第六代导演王小帅,继《青红》之后又一部以儿童视角来反映某个特殊的时代问题和人民所肩负的沉重。本文运用拉康的镜像理论,分析电影的小主人公王憨置身于时代背景的"大他者"中、受父母朋友"小他者"的环绕和影响,如何完成其自我的认同构建过程,从而在"他者"之镜中成长,实现其对社会现实和整个人生的真正理解。  相似文献   

2.
王琦 《青年记者》2016,(20):67-68
在王小帅的电影中,总是能看出一种“漂泊”的味道.影片主人公的经历渗透着不确定的痕迹,他们在不同的城市之间游走,不停地寻找着,也失去着,始终得不到追求的那份归属感.这些与王小帅本人的成长经历不无关系,他一直说自己是没有故乡的人,上海、贵阳、武汉、福州、北京,他也说不清他属于哪里,他的这种苦涩在《冬春的日子》《扁担·姑娘》《十七岁的单车》《青红》《我11》《日照重庆》中都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3.
张华 《网络传播》2008,(3):38-39
2007年12月27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的一则新闻《净化网络视听环境迫在眉睫》,出现了北京一名13岁在校女生张殊凡接受采访的镜头。张殊凡在接受采访时说:“上次我上网查资料,突然弹出来一个窗口,很黄很暴力,我赶紧把它给关了。”张殊凡的外貌和真实姓名均在新闻中公开。  相似文献   

4.
网络双刃剑     
2007年12月27日,一位13岁小姑娘在央视的《新闻联播》中,对着镜头说了一句话:“上次我上网查资料,突然弹出来一个网页,很黄很暴力,我赶紧把它给关了。”谁也不曾料到,“很黄很暴力”这五个字在这之后的短短十几天,竟成为网络的第一流行语,有关这个女孩的视频、漫画、帖子、打油诗甚至诅咒泛滥成灾;更有人把她的出生年月、所在学校、平时成绩以及获得的奖励一一贴出来,甚至精确到她出生在哪家医院。  相似文献   

5.
一个纽约街头的男孩10岁时看到一本有关火星生物的科幻小说,小说同时引发了他的兴趣和疑问。11岁时他对《惊险科学幻想小说》杂志“上瘾”。此后。他看了大量科幻小说和电影,后来他在使他获普利策文学奖的科普名著《布鲁卡的脑》第9章《科学幻想小说——我个人的看法》中,一口气开出了中国青少年无缘一睹的那么多优秀的或虽  相似文献   

6.
三年前,我、黄鸥和王小帅一起聊天时,王小帅谈到他出生在上海,但才两个月时就跟随参加“三线”建设的父母一起到了贵阳,在贵阳一直长到13岁。贵阳是王小帅拥有记忆的第一个故乡,而他的出生地上海,就如同一个遥远而不可及的梦。虽然王小帅母亲所在的工厂是贵阳郊区,可那些从上海过去的人们依然坚信自己是上海人,两千多人挪过去把一片山全给占了,说的全是上海话。所以,王小帅从小就说上海话,现在还能说。若干年后,王小帅为拍摄《青红》回到贵阳,还和他们说上海话,但却没人理他,一点反应都没有,全是贵阳话了。  相似文献   

7.
与王小帅之前的电影不同,这部《日照重庆》不是文艺片。王小帅特别强调,《日照重庆》是商业片,具备一切的商业元素,但是他坚持认为他做的是严肃的电影  相似文献   

8.
吴宇森的《风语战士》失败了。9·11后,人们对暴力的认识更加具体,原来的视觉冲击在现在似乎变成视觉打击了。这正是该片失败的原因,虽然它在暴力镜头  相似文献   

9.
《我亲爱的甜橙树》成长三部曲从一个男孩的角度,展现了男孩对父爱的渴望和父爱在男孩成长中的作用,而男孩泽泽的独特经历又跨越了贫穷家庭和富裕家庭,相信对当下的中国家庭教育研究会有所启发。也希望有更多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儿童文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能进一步分析、阐释隐藏在男孩泽泽身上的成长密码。  相似文献   

10.
《闯入者》完成了王小帅导演的"自传三部曲",和《青红》、《我11》一样选择以三线建设为大背景,但与它们不同的是更加贴近生活,揭露出了当今中国的各种现实问题.时代的创伤留在人们的血液里,表现在生活的点滴,"闯入"不仅是一个动作更是一种现象.  相似文献   

11.
现代城市作为一个大众文化产生和滋长的重要场所,它与电影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作为第六代青年导演的代表,王小帅在他的大部分作品中都将人物故事放在了城市背景下,如早期的《冬春的日子》、《扁担.姑娘》,如被称为"城市三部曲"的《十七岁的单车》、《青红》以及《日照重庆》。城市边缘人群一直是王小帅电影中被关注的主体,从主体的视角出发看艺术青年的郁郁寡欢,看被城市空间淹没的残酷青春,看父亲与子女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重新建构一个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家园。这个家园不光是那些有着光鲜外表的人们的存在空间,也是存有温情的边缘人群的居住场所与精神后花园。  相似文献   

12.
中国拥有世界五分之一的未成年人,其中男孩有1.5亿以上。对于成为一个男人意味着什么,一向以重男轻女著称的中国人并没有清晰的概念,但0岁至18岁的中国男孩却在成长之中。资料显示,中国男孩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困境较美国男孩更甚:入托前、在幼儿园里面主要由母亲、阿姨带领。男性气质先天不足,男孩多有娘娘腔。父母倾力提供物质供应,在精神和日常生活中发挥榜样力量不够。男孩在家里找不到模仿的对象,便从传媒特别是电视上学习夸张的超人形象。男孩进入小学,有欺负人和被欺负现象;校园暴力时有发生。人格定型的少年期,父母关心功课多,对孩子…  相似文献   

13.
尽管戛纳给了39岁的王小帅进军市场的信心,但《青红》的票房仍然惨淡。之前,和他一样在今年“从地下浮出水面”的第六代领军导演贾樟柯,携新作《世界》同样遭遇票房败绩。  相似文献   

14.
王勇 《军事记者》2008,(8):58-58
自中央电视台播出了3岁男孩郎铮在担架上给解放军叔叔敬礼的照片后,这个镜头就深深地打动了我。视线离开屏幕,每当想起这个场面,我都会潸然泪下,感叹这个出人意料的情节,感动于孩子与生俱来那颗感恩的心!很快,各媒体就将这幅照片放大后呈现于受众面前。《人民日报》率先刊出,  相似文献   

15.
王君杰 《东南传播》2013,(8):105-107
媒介暴力一直是媒介效果研究的热点问题。在信息全球化的过程中,整个大众传媒都充斥着大量的暴力内容,甚至连动画片中也存在暴力镜头,严重影响了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媒介暴力的控制问题迫在眉睫。本文以国产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例,运用实证研究法中的内容分析法与个案研究法探讨了媒介暴力对儿童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曹罡 《视听界》2001,(5):58-58
从高校退休的邻居张教授是个特别认真仔细的人。一次他突然问我:“你们记者的‘身后’是什么?”我一时被问得糊里糊涂。他见我搞不明白又笑着说道:“你们在搞新闻报道,常常有个记者对着镜头作一段开场白。”“那叫现场报道,”我插嘴解释。他说:“对!就在这个现场报道中,十有八九的记者都说,‘我的身后’怎么怎么着。”张老怕我不信,边说边拿出他的记录给我看:某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淡》播出的《悉尼——另一个赛场》,报道北京在悉尼申奥情况。记者张洁面对镜头介绍说:“观众朋友,我‘身后’就是  相似文献   

17.
电影《特别响,非常近》创作于"9·11"十周年之际,讲述了一个因"9·11"失去父亲的男孩在内在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实现创伤后成长的故事.本文以PTG的影响结构为整体线索,层层递进地探析男孩创伤后成长之路,旨在揭示人格特质、社会支持、同伴关系、积极应对策略、益处寻求与意义建构等因素对实现儿童创伤后成长的实际作用,向社会、家庭对于遭受创伤儿童的教育提供参考与指导.  相似文献   

18.
《芳香之旅》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金黄的油菜花田总容易让人想起《关于莉莉周的一切》里面翠绿绝望的麦田,油菜花倒下的片段和春芬在采石场上跑动的镜头也有《红高粱》和《我的父亲母亲》里的影子。但它不似《霸王别姬》华丽的悲剧色彩,也不似《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张扬或是《孔  相似文献   

19.
父亲是儿子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敌人。要想成为真正的男子汉,男孩多少都会背叛父亲塑造后代的苦心,甚至可能还要遭遇暴力。男孩的愤怒总是最先来自于父亲的控制和不被理解。可是当男孩当了父亲后,他会忘记父亲曾给他造成的牵绊。也会像山一样保护自己的儿子,哪怕这山有巨大的阴影。正因为这遗忘带来的循环,亲情才  相似文献   

20.
刘云 《声屏世界》2008,(2):69-69
近日,《新闻联播》一则关于国家发布《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的报道中,一名13岁的女孩在接受采访时现身说法:“上网查资料时突然弹出一个网页,很黄很暴力,我赶紧把它给关了。”随后网上出现大量讨论帖,甚至把这名13岁的女孩恶搞成色情漫画、打油诗等等,成为年初网络文化一大奇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