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夏汶  中健 《收藏》2009,(8):206-206
[艺术品介绍]“神来之品,天作之合”紫砂壶,向为传世珍品,历代文人雅士、达官显贵为之痴狂。吕氏阴阳太极“大师紫砂壶”含两把壶,以吕氏家藏陈腐30年的极品紫砂泥,经“吕派壶艺”天工细制。  相似文献   

2.
紫砂壶是我国独特的传统民间艺术。传世的紫砂精壶如满天星辰,照耀荷我国陶瓷历史的星河。历代制壶大师毕智穷工、技艺绝伦,以紫砂文化特有的气韵,昭示着我们民族的灵秀与辉煌。清未民初,宜兴紫砂业经过清咸同年间的战乱,逐步  相似文献   

3.
邢舒良 《收藏》2012,(9):107-111
南京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宜兴古来交集甚多。南京博物院藏紫砂壶可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相媲美,所藏有时大彬、陈鸣远、杨彭年、杨凤年、邵大亨、吴月亭等名家名壶,涵盖了紫砂发展史中几乎所有大家。此文选取南京博物院馆藏紫砂珍壶与读者共赏,一同领略历代大师的鬼斧神工。  相似文献   

4.
邢舒良 《收藏》2012,(5):107-111
南京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宜兴古来交集甚多。南京博物院藏紫砂壶可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相媲美,所藏有时大彬、陈鸣远、杨彭年、杨凤年、邵大亨、吴月亭等名家名壶,涵盖了紫砂发展史中几乎所有大家。此文选取南京博物院馆藏紫砂珍壶与读者共赏,一同领略历代大师的鬼斧神工。  相似文献   

5.
谭文诚 《收藏界》2012,(12):63-65
钟灵毓秀的江苏宜兴,以盛产紫砂壶闻名天下。数百年来,茗壶重器冠绝一世,大师巨匠独步千秋。宜兴紫砂茗壶是我们中华民族无与伦比的陶中瑰宝。喜爱收藏使用紫砂壶的壶友都知道,紫砂壶是由壶体与壶盖两部分组成,两者和谐配合构成了一把既可实用把玩又可欣赏收藏的艺术整体。但有些  相似文献   

6.
《收藏》2013,(13):188
中国千年紫砂史上第一款微雕玉玺紫砂壶在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120周年之际,由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宜兴蒋氏紫砂壶第二代传人蒋升大师,以"红井"为原形,选择经典的传统紫砂壶型——井栏壶,历经3年,创作了这款"九五至尊——毛泽东诗词微雕金玉紫砂壶",这是中国宜兴紫砂艺术对毛泽东主席一百二十华诞的最高规格的献礼,被专家誉为华夏紫砂艺术史上空前的巨作!  相似文献   

7.
《收藏》2012,(5):183
一把"贵妃壶"五秀"兰花指",首件艺术级紫砂壶震撼诞生"贵妃醉酒"梅兰芳珍藏级紫砂壶素面素心,形神兼备,简洁流畅的线条中透着几番清幽古意,展现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紫砂的线条之美与京剧的动感韵律交相唱和,水洗凝脂,紫泥流韵与梅之凌寒留香、俊雅高洁不谋而合,共品其雅,共味其艺。一把"贵妃壶",动中生静,静中有动,线条柔雅,圆润华滋东方美学与西方艺术的大胆交错,艳不失雅,香不没韵。壶上一幅梅兰芳《春消息》图,美如其人,妙如其戏,清秀俊雅寒梅寄意,清醇崇高的品格昭然若示。五只杯身正面为一枝秀梅,反面为五款典型"梅派"金兰花指,柔美雅致,美态撩心,精湛卓越的梨园技艺由此即可心领意会,融汇了国画大写意的豪放、京剧唱段的严谨,用吕尧臣大师封存达30年之久的上等紫砂泥所造,上百道工序均是纯手工精心打造。作品实现了京剧、紫砂、书画、镌刻四大艺术门类的首度跨界结合,以最高技艺向梅兰芳大师致以崇高敬意  相似文献   

8.
《收藏》2012,(7):177
一把"贵妃壶"五秀"兰花指",首件艺术级紫砂壶震撼诞生"贵妃醉酒"梅兰芳珍藏级紫砂壶素面素心,形神兼备,简洁流畅的线条中透着几番清幽古意,展现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紫砂的线条之美与京剧的动感韵律交相唱和,水洗凝脂,紫泥流韵与梅之凌寒留香、俊雅高洁不谋而合,共品其雅,共味其艺。一把"贵妃壶",动中生静,静中有动,线条柔雅,圆润华滋。东方美学与西方艺术的大胆交错,艳不失雅,香不没韵。壶上一幅梅兰芳《春消息》图,美如其人,妙如其戏,清秀俊雅寒梅寄意,清醇崇高的品格昭然若示。五只杯身正面为一枝秀梅,反面为五款典型"梅派"金兰花指,柔美雅致,美态撩心,精湛卓越的梨园技艺由此即可心领意会,融汇了国画大写意的豪放、京剧唱段的严谨,用吕尧臣大师封存达30年之久的上等紫砂泥所造,上百道工序均是纯手工精心打造作品实现了京剧、紫砂、书画、镌刻四大艺术门类的首度跨界结合,以最高技艺向梅兰芳大师致以崇高敬意  相似文献   

9.
季江生 《收藏界》2010,(7):66-68
收藏紫砂壶,首先要了解壶的制作工艺和紫砂发展史。一般应从年代、泥料和艺术三方面考虑,方能收藏到上品的紫砂壶。年代是指老壶与新壶的区别,一般讲老壶历经数十年乃至上百年使用传承,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也是研究紫砂发展史的实物佐证。同时存世日久、表面形成的自然包浆更便于赏玩,因而同样条件下老壶价值高于新壶。泥料是指做壶的材料,宜兴紫砂分紫泥、朱泥和绿泥,烧成后三种原色分别为紫色、红色和米黄色。由于泥料配比、窑烧温度上的差异,出窑后器物颜色相差很大,紫有深浅、红有浓淡、黄有强弱,这就使紫砂壶颜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艺术是指制壶人的水平高低,是衡量紫砂优劣的主要标准,依上面三点,下面将笔者家藏的几把紫砂壶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收藏严选     
《收藏》2020,(10)
正放心收藏从这里开始紫砂壶的闪在价值——工艺之美[王玉美]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宜兴人,中国地质大学艺术设计本科学历,紫砂七大艺人之首任淦庭先生第二代传人。欣赏紫砂壶,除了看壶色、壶形、壶款、题铭等,更要欣赏其陶刻技艺、泥绘手法等诸多工艺。紫砂壶的陶刻工艺起源于宋代,当时的陶刻实际上是艺人用竹刀在壶底划署自己的名款而已。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阶层出于对茶道的钟情,喜将诗文及书画意境融于茶器,力图在个人的心灵和紫砂壶艺的契合中寄托自己的畅想和感受。  相似文献   

11.
《收藏》2008,(2):183-183
明初由饮茶而兴盛起来的紫砂文化,从一开始便由共发展的三条轨迹而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一、作为优秀茶具品种,紫砂壶伴随着茶文化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紫砂文化。二、紫砂发展历史是历代的工匠与艺人在紫砂造型工艺和装饰手法上精益求精,不断完善的过程。三、历代文人出于个人喜好,指导工匠开发适于文人使用的新壶款,或题诗作画,  相似文献   

12.
紫砂壶始于宋,发展于明清。在紫砂壶的发展历程中,从原来以实用为主的"素面素心"到许多文人雅士喜欢在紫砂壶题铭刻画并参与壶型设计的"曼生壶"之外,又出现了加彩挂釉的紫砂壶。加彩挂釉的紫砂壶其装饰以传统风格为主,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画以山水、花鸟、人物、博古图案为主,尤以梅、兰、竹、菊为胜。将书法、诗词、绘画集中在紫砂器上,使之与紫砂艺术完美结合,相  相似文献   

13.
姚悦 《收藏》2009,(10):68-68
一具品质拔俗的紫砂佳器的诞生,首先取决于制壶艺人对紫砂器审美标准的感悟。对于普通百姓来讲,能拥有一把美观实用的紫砂壶吃茶就足够了,并无太多的品质讲究。但一把看似普通的实用紫砂器。  相似文献   

14.
俞浩忠 《集邮博览》2013,(11):44-45
1994年5月5日,我国邮政发行了《宜兴紫砂陶》特种邮票一套四枚,选用的紫砂壶分别是明代时大彬的“三足圆壶”、清初陈呜远的“四足方壶”、清代邵大享的“八卦束竹壶”和现代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的“提壁壶”。四枚邮票以精美的紫砂壶为主图,上面有历代文人草书题咏紫砂壶的名句。同时,画面上各有一个方印,印文分别为:“园不一相”、“方非一式”、“泥中泥”、“艺中艺”,可见四把紫砂壶在历史上所占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夏汶  中健 《收藏》2009,(9):186-186
“一两紫砂十两金”“大师紫砂壶”选用最好的泥料制作,珍贵无比 全世界只有中国的宜兴才有紫砂泥。自古纯正的紫砂泥就被誉为“一两紫砂十两金”,属于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目前紫砂泥存世量已经不多,越用越少,越来越珍贵!从2007年开始,国家有关部门已经禁止了对紫砂泥的开采。纯正的宜兴紫砂泥本身就是值得传世的珍宝。吕氏阴阳太极“大师紫砂壶”采用的紫砂泥是大师家藏的纯正紫砂泥,陈腐长达30年,堪称紫砂界的稀世之珍。  相似文献   

16.
季英伦 《收藏》2010,(9):166-167
吕尧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著名紫砂陶艺家、首届“当代名窑”评选活动专家评审组成员。1941年出生于宜兴高塍。1958年进入丁蜀镇紫砂工艺厂,师从壶艺大师吴云根,后又得到朱可心、顾景舟等大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改之 《收藏》2012,(9):123-125
从紫砂壶诞生的明代开始,紫砂装饰就已出现。紫砂壶"花货"从壶身到壶嘴的多部位皆有采用仿生原理制作的;"光货"与"筋囊器"则是通过立体线条对紫砂进行装饰,此点现今也成为鉴别与考量一把紫砂器物优劣的标准。除了壶体自身的紫砂装饰外,另有几项技术,于外在对古朴、淡雅的紫砂器进行装饰。  相似文献   

18.
徐艺 《收藏》2014,(2):192-192
宜兴紫砂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其精髓在于繁复而严谨之手工绝活、家族工坊,存于师承、存于学者对泥、型、工、饰、款、功之觉悟、之坚守、之反思等等。随着茶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紫砂壶越来越得到大众之喜爱!对于紫砂艺术门派,业内外杂议众多,诸如“传承派…‘学院派”“陶艺派”和“某某大师派”等等,但都没有系统归类分析。笔者以为紫砂自进入当代国营、集体体制后,  相似文献   

19.
紫砂壶始于宋,盛于明。"一两紫砂一两金",手心盈盈一握的紫砂壶,因其颜色紫红、轻灵透气,被历代文人雅士视作饮茶的最佳器皿。千余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独具匠心的壶艺家孜孜以求,使其从煮水冲茶的实用功能进入文人雅赏、世人珍藏的艺术殿堂,随着收藏爱好者队伍的日益庞大,紫砂壶收藏也成为理财投资的热门之一。2008年,尽管收藏市场普遍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出现下跌,但紫砂壶市场表现却异常坚挺,且有明显的回暖迹象。紫砂市场整体回暖  相似文献   

20.
云阳 《收藏》2007,(9):75-75
我喜欢收藏老紫砂壶。前不久,刚巧与紫砂制壶高手徐达明先生相聚,我谈起收藏了他祖上做的一把营口福康寿星壶,听他说到其祖父徐祖纯制福康寿星壶的有关情况,长了见识。结合平时研究,兹撰成小文,以飨收藏同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