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印度相关新闻出版法律法规、主要的图书出版机构,分析印度新闻出版业的特色,回顾印度与中国出版界合作的历史,并指出中国与印度新闻出版业未来合作的契机.  相似文献   

2.
印度出版业现状的九大特点 印度拥有24种官方语言,120种方言,10亿人口和每年8万种图书出版物.这就是今日印度的巨大文化发展潜力.2006年10月,印度在德国的法兰克福舞台上尽情地绽放着自己民族文化的魅力.200多家出版商和70多位印度作者登上了这个舞台,他们之中既有赫赫有名的大家,也有前途无可限量的新人.  相似文献   

3.
印度出版家联合会的机关刊物,一九八一年五月第十二期刊载了两篇报道印度图书出版业的不景气的状况和面临的危机的文章。拉瑞德拉·库玛尔在题为《印度出版业的困难时期》一文中说道,作为世界上第三个英语图书出版的国家,其图书出版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首要的困难是缺乏资金,不少出版公司宣告倒闭,其次是图书的销售额锐减,原因是最需要图书的大学、  相似文献   

4.
管辉  戴洛特 《图书馆》2017,(3):81-83
文章通过对印度数字出版业今年来的发展及在印度公共事业及本土文化产业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进行综述,揭示了数字印刷业作为新兴产业,为印度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而本土特色、通过埃及政策的扶持及产业的创新,均能够为数字出版业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这不仅能够使印度本土文化发扬光大,也能够为印度的经济繁荣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5.
自从印度政府宣布允许国外直接投资该国出版业以来,印度的信息广播部长Ravi Shankar就一直努  相似文献   

6.
对于目前新加坡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华文书较少的境况,新加坡总理公署曾士生呼吁出版商多出版适合本地青少年阅读的华文图书,并希望出版商可以自觉地开展这一工作,主动占领先机。他指出,因为新加坡是个多元种族社会,政府推动华文出版业,就得同时推动马来、印度出版业才会公平。大家也不能单靠教育部出版的辅助渎物,因为孩子们是叛逆的,辅助读物对他们来说与学校课本没什么区别。因此出版业应该出版他们有兴趣的华文图书,让他们自动自发地去阅读华文图书。 但其中的尴尬与困难是如何解决新加坡华文出版所面临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出版集团的数量已经越来越多,多的可能超过了美国、英国、德国等出版业发达国家,但是组建出版集团的步伐依然没有停滞,出版业发达的省市组建了集团,出版业还不够发达的省市也要组建集团,出版集团已经被赋予了更多的身外之意,已经被看作改革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印度本国的图书出版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世界出版业的排行榜中已经跃升到第6位。每年在用本国不同的24种地方语言出版7万册图书的同时,还印刷发行了大量的英文版书籍,数量仅次于美国和英国。  相似文献   

9.
多出精品好书是出版业发展永恒的主题.精品好书在人类文明创造积累传承、人文价值凝聚精神力量等方面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代中国出版业肩负“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需要出版人以社会效益为首位,以精品出版助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骆欣  南长森 《编辑之友》2017,(10):98-102
上海无疑是中国近代出版业的中心,这一中心地位一方面来源于其覆盖性影响,另一方面因其对近代出版业品格的塑造.太平天国运动从人才、市场、理念等多个方面为上海近代文化市场的兴起准备了条件.东南地区的传统士绅为避难而汇聚上海租界谋求新的出路,新兴出版业成为一个主要选择.而在出版业领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19世纪90年代科举正途出身的士绅阶层,特别是像张元济、汪康年这样从传统士绅阶层分化出来的知识精英.不同于1843年上海开埠后较早参与出版业的口岸知识分子,以谋生为主要取向,传统士绅将历来的家国情怀注入新兴出版业,以启迪民智作为追求,不仅改变了当时上海出版业的格局,且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出版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