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唐代的梦幻诗是唐诗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其中李白与李贺的梦幻诗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亮点。该文对李白与李贺梦幻诗的内容、成因以及思维方式做了比较分析,试图探讨二者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通过幻想世界表达对生活的感受,想象丰富,夸张大胆,感情波澜起伏,是李白诗与李贺诗浪漫风格的共性。而李白诗感情热烈奔放,李贺诗感情多愁苦惨淡;李白诗意象明朗和谐,李贺诗意象虚荒诞幻;李白诗率性自然,李贺诗苦心经营;李白诗直抒胸臆,李贺诗掩抑婉曲等,则是李白与李贺浪漫风格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李贺是我国唐代杰出的诗人之一,是继屈原、李白之后又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风奇特、冷艳,多写咏仙讽鬼题材,被称为"诗鬼",形成自己独特的"长吉体"。成为我国诗坛上独树一帜的杰出诗人。本通过对李贺诗歌的分析研究,从而总结出他的诗歌自成一体的原因及其诗歌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4.
<正>在诗歌史上李贺被人们尊为"鬼才",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齐名。李贺为唐代著名诗人,他出生于中唐时期,而诗歌在唐代初期和盛唐的时候就已经达到了鼎  相似文献   

5.
李白和李贺同为浪漫主义诗人,同样以《将进酒》为题做诗,但由于生活背景和人生经历之不同,两人在思想和艺术上却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由此,我们可窥见"诗仙"与"诗鬼"诗风之不同。  相似文献   

6.
李贺是我国中唐时期一位著名的诗人,一位杰出的诗才。他的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色彩斑烂,意境优美;他的诗,形式多样,不拘成格,生动活泼,富有民歌气味,在万紫千红的唐诗百花园中,确是一朵耀眼的奇葩。千百年来,他的诗歌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赞赏。 毛泽东同志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除提到李白、杜甫外,尤其称赞李贺,  相似文献   

7.
读书真好     
每当我做完作业时,便会从书柜上取下一本书,陶醉在书的情节之中,那一句句诗一般的语言犹如跳动的音符在我心中荡漾。读书能陶冶情操,开阔视野。从书中,我认识了一个个伟大的人物:刻苦钻研的爱迪生,"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这些著名的人物哪一个不是读书万卷?我们的领袖毛泽东主席不但是伟大  相似文献   

8.
齐己诗气骨遒劲。咏怀诗清高自许,山水诗境界阔大,咏物诗寄托遥深,寄赠、酬答诗亦气势恢宏;齐己诗的语言明快、清美、劲健有力。齐己诗的气骨,是他的经历、个性、气质的反映;也和他的诗学趣尚有关;齐己钟爱李白、李贺等有气骨的诗人,也是其气骨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干谒行为在唐代极为盛行,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李贺等都有数量不少的干谒诗传世,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士子的入仕热情。干谒诗的创作虽然有一定的政治目的,但也具有色彩纷呈的美学风格,这是值得我们注意和探讨的。  相似文献   

10.
李商隐的诗有晚唐诗坛“巨擘”之誉,成就突出。李商隐诗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和《楚辞》的浪漫主义传统并熔于一炉;又善于向李白、杜甫、李贺等人学习,转益多师,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面目。  相似文献   

11.
李治李冶辨     
元代著名学者李治的名字是“治”还是“冶”,历来存在三种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原名为“治”,后因种种原因,又名为“冶”。  相似文献   

12.
南宗名臣李纲是两宋文坛不可忽视的重要作家.他对李白的评价或褒扬李白英豪盖世的个性,或深化其谪仙意义,或仰慕李白之"真隐",或推崇李白俊逸之诗风,有关的诗文作品多达20篇左右,在两宋颇具代表性.这些诗文作品不是单纯从人品及诗品去审视李白,而是结合自己的生平遭际去解读李白,视角较为独特.  相似文献   

13.
李白和李贺都有相当数量的游仙诗,又都对游仙诗的题材范围、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做了富有创造性的开拓和提高。但二者的游仙诗又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艺术风貌,折射出不同的社会历史状态、诗人生活经历、性格、理想对诗歌创作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李娜退役     
周鲁成 《初中生》2015,(24):38-39
2014年9月19日,唯一一位获得大满贯女单冠军的亚洲网球球员李娜在其个人微博上宣布退役并发布了告别信.就像在信中所说的那样,李娜对自己的网球生涯没有遗憾.“非常满意自己的网球生涯,也非常自豪,现在退役是最好的时间,没有遗憾,没有后悔.”回顾她的职业生涯,李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她对网球事业保持激情,我们应该为她感到骄傲,也为她祝福.一起来读一读她的这封告别信(节选)吧.  相似文献   

15.
孔子对“礼”的认识和主张体现着他的政治学说,同时这一思想对后世统治阶级的政治实践有十分巨大的社会作用.孔子对“周礼”进行了批判性的继承和发展,并提出了“克己复礼”的主张,试图构筑一个“礼”治的理想社会.研究孔子“礼”的内容对于我们全面研究孔子及其所处的当时社会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2002年是明末杰出的思想家李贽逝世400周年,他一生中对宋明理学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学术批判,而有权有势的论敌对他却进行了一系列残酷的政治迫害,这就形成了李贽被迫害致死的悲剧。李贽至死也不明白真正推崇儒学的是那些将它作为统治工具的当时和历代的最高统治者,而绝不仅仅是理学家,这也是他的悲剧所在。  相似文献   

17.
李勣论     
李勣历仕三朝,在唐初统一全国和后来巩固边疆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他任宰相期间也有作为,与唐太宗的关系总体是和谐的,不像有些论者说的两人后期关系剑拔弩张。李与唐高宗的关系更是密切,在高宗废立皇后之争上,两派官僚没有谁是谁非之别。  相似文献   

18.
自古而今,所有第一流的诗人,所有第一等价值的诗歌,无不是那些为国家兴亡、百姓忧乐而激烈跳动的心灵所创造的。犁青的早期诗作,鲜明地表现了作为诗人的最为可贵的品质。即他把同胞的苦乐当成了自己的苦乐,他能够从自己出发,感同身受地体验并表达他所钟情的大众的悲哀和愤怒。伟大的80年代犁青迎接了他诗歌艺术的另一个收获期。他一边行走在祖国辽阔的国土上,一边辛勤地写作他所深爱的大地的赞歌。诗写得轻快,但却有一种记忆的重压。20世纪行将结束时,世界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犁青几乎都在现场而成为亲历者和见证人。他目睹战争带来的巨大灾难,写下了一批充满激情的诗行。他的本色、勤奋和对人类的大爱,对他们命运的关怀,使他的声音充盈着智慧和热情,强烈的爱恨情仇,爆发出惊人的抒情的魔力。这位从闽南乡间走出来的诗人,因为获得了这样的大情怀,于是成为了国际性的诗人。  相似文献   

19.
从同与异两个方面将李白、李贺的浪漫主义诗歌进行比较。从渊源、艺术技巧的思想、想象、夸张、比喻等手法及感情色彩议其同:从“仙”与“鬼”、博大兰丽,瑰奇艳丽和语言特色论其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