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是指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附近的一整坑的甲骨,从卜辞的内容、字体风格等方面来看,都与殷墟王卜辞有很大的区别,占卜主体为"子",我们把这批材料列入"非王卜辞"中。之前出土的甲骨卜辞中非王卜辞数量较少,花东甲骨的出土丰富了非王卜辞的研究史料。学界对这批材料所属时代、占卜主体、主要人物以及占卜内容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让我们对殷商时期的贵族生活面貌也有了更加详尽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殷商卜辞中有"■周",周公庙遗址龟甲刻辞上有"■繁"。"■"旧释"璞"。"■"、"■"有读"翦"之说,或以为"■周"之"周"为姬姓之周。考察金文以及楚简文献中相关字形,"■"、"■"当释"璞",读为"薄"。"■周"之"周"非为姬姓之周。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课本第三册中《从甲骨到缩微图书馆》一,错误地认为甲骨是书籍的雏形。甲骨是古代(尤其是商代后期)书写或契刻在龟甲和兽骨之上的一种古老字,其内容是当时人们占卜的记录,故又称甲骨卜辞。甲骨的这种性质和用途就决定了它只是当时字使用的一个特殊方面而已,不是当时流行于社会的主要字形式,甲骨卜辞更不是所谓的书籍。当时的书籍是先商时代就已经产生并一流传于后世的“典”、“册”。  相似文献   

4.
战国楚简与殷墟卜辞对读可以互相发明。1.殷墟卜辞的“■”,楚简中写作“册告”“册祝告”,传世文献中则写作“册祝”“策告”,书写形式和表述形式发生了变化,但“以简册报告”“称册祝告”的意思仍然沿用。而且,从清华简《金滕》(《尚书·金滕》亦然)可见古人的册告仪式和背景信息,而卜筮简则可见册告的较完整句型。2.楚简中的“习贞”,对应殷墟卜辞中的“习卜”,二者均有重复占卜的意思,均位于前辞的位置。3.殷墟甲骨无名组“习卜”的最高次数为“四”,表明重复占卜四次,共占卜五次,与目前所见成套甲骨为“五”的情形相合,但有一版“六卜”午组卜辞和一版含序数“七”的师组卜辞可能是特例。4.与“习卜”相关的“三卜制”耐人寻味,“三卜”现象的确存在于殷墟卜辞,但承担三卜的人物是否分属于王(元卜)、右卜和左卜还值得进一步讨论。5.论文还对殷墟卜辞的“习卜”辞进行了辨析,去除了一些误解。  相似文献   

5.
殷墟村南系列甲骨卜辞中有些字与该系列不同的组类有较稳定的对应关系,如历组和无名组卜辞中有的字构造不同,无一和无二类有的字书风不同,还有些字因为占卜内容或用字习惯不同而仅见于无名组。它们可作为判断卜辞组类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考释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周易》之《讼卦》"■"、《豫卦》"■"、"猷■"与"■欲■"三处文字。  相似文献   

7.
代地理研究是殷商历史研究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20世纪30年代,郭沫若在王国维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甲骨卜辞"计日干支与地名系联法"和"同版卜辞地名系联法"以及"异版卜辞地名系联法".其后董作宾、陈梦家、李学勤、丁山、郑杰祥等以及日本学者岛邦男、松丸道雄等为商代地理考证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说雨     
在以农耕生产为主的中国古代,“雨”在人们的生活、思想领域起着重要作用。从甲骨卜辞起,人们由对雨的崇敬惧怕的心理而开始占卜。最初,只是对“是否下雨”等自然状况的占卜,随着文化的发展,占卜的内容也日益深化。  相似文献   

9.
村南系列甲骨卜辞中无名组是继历组卜辞之后的又一村南系甲骨卜辞类型,其亚类型又可细分为历无类、无一类、无二类、非典型无二类、无三类、无黄类等。其中历无类卜辞是历组和无名组之间的过渡。无一和无二类有相同的称谓系统、钻凿形态、人物和事类、同文卜辞、习语等,其多数属商王康丁至武乙时的遗物。无一类多数使用左肩胛骨,卜字中表兆枝的笔画左行。无二类习用右肩胛骨,卜字中表兆枝的笔画右行。无一、无二类的占辞“吉”字写法迥异。无三和无黄类的占卜内容以田猎为主,主要是商王武乙的遗物。  相似文献   

10.
甲骨卜辞中地支单用纪日比较普遍,但囿于当时的材料,不少学者误认为甲骨卜辞中"地支"不能单独使用来纪日,或认为地支纪日比较后起。对商代甲骨卜辞中的地支纪日现象,黄天树、常玉芝、甘露等先生曾做过很好的梳理和补充,但仍有遗漏。该文依据作者完成的商代卜辞时间数据库对遗漏加以补充,且全面整理确认。  相似文献   

11.
"芻"在甲骨卜辞中有三种常用意义:刈草或放牧;牧草或牲畜;刈草奴隶或畜牧奴隶。本文在前辈时贤研究的基础上,就"芻"的另一种动词义进行讨论。在本文提到的四家观点中,笔者赞同于省吾先生的释义,在其基础上从音韵和传世典籍方面进行论述,认为"芻"的另一种动词义就是"喜悦"义,最后列出所举六条卜辞的释文。  相似文献   

12.
关于甲骨的基础知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甲骨和甲骨学从夏代到西周,是中国奴隶制社会的早期阶段。由于缺乏直接的文献材料,研究这一段的历史,必须更多地依靠考古学的成果。关于商代的史料应以甲骨卜辞为主。对甲骨卜辞的内容及其规律的研究属于甲骨学,这是一项新兴的史料性的辅助学科。甲骨是古代占卜的遗物。在商代,崇拜祖先神和自然神的原始宗教是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有疑难事情一定要求神问卜,烧灼龟甲或兽骨,看甲骨上的裂痕,借以“决定”吉凶。这种巫术在中国起源于原始社会晚期(龙山文化),在商代异常盛行,到周代及其以后也还有遗留。甲骨学所研究的对象是有字的古代甲骨,主要是河南安阳地区出土的大量的殷代(盘庚迁殷后的  相似文献   

13.
赵久湘 《现代语文》2009,(7):158-160
本文对甲骨卜辞"贞,今夕其雨疾?"一句的句法结构的划分提出了不同意见,并通过与相似句式进行比较,分析"其" "雨"的词性和意义以及该句卜辞在甲骨卜辞中的定位,进行了多方论证,得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14.
商代地理研究是殷商历史研究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20世纪30年代,郭沫若在王国维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甲骨卜辞“计日干支与地名系联法”和“同版卜辞地名系联法”以及“异版卜辞地名系联法”。其后董作宾、陈梦家、李学勤、丁山、郑杰祥等以及日本学者岛邦男、松丸道雄等为商代地理考证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殷墟甲骨档案的形成取决于殷商行政决策的“占卜”形式、殷商文书制作的“刻辞”模式以及殷商甲卜辞的“分类归档集中贮存”的保管方式,因此也形成了殷商人的档案意识和鲜明的档案特色。  相似文献   

16.
刘风华 《语文知识》2013,(4):144-145
《小屯南地甲骨》625版为无名组卜辞,释文第一辞后段残失,但对应卜骨仍存,解决这种矛盾的合理解释就是此版下段接缀的残骨为误缀。  相似文献   

17.
殷商时代,先民生产力水平低下,灾祸的降临严重影响生活,殷商先民为防灾避祸而举行各种祭祀活动和占卜活动。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记录着先民对各类灾祸的畏惧和重视。本文意在全面梳理甲骨卜辞“灾祸”义词语的使用特点和组类差别,找出其中的异同和使用规律。  相似文献   

18.
甲骨文,河南安阳殷墟出土,乃商朝后半期殷代帝王利用龟甲兽骨进行占卦时写刻的一种所谓卜辞,也间或有少量与占卜有关的其他偶然的记事文字。这种所谓甲骨卜辞,虽然严格地说起来并不是什么历史记载,但是因为它的数量繁多,内容丰富,又因为时代比较早,无疑是研究我国古文字和古代史、特别是研究商代历史的最重要的直接史料。  相似文献   

19.
研究秦以前中国史籍记载形式的起源和发展,对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史籍的出现和内容极为必要.本文以殷、周王朝以及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史官记载历史的一般形式为研究对象,说明其发展、变化,并进而探讨对后代史籍的影响.一殷代的卜辞、金文殷代的卜辞,是殷王朝担任占卜的贞人,通过占卜向神预问吉凶结合记录殷王活动、政治大事,然后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辞句.卜辞内容的主要部分,是对神请问未来的吉凶,即所谓命辞或贞辞.贞,其意即为占卜、卜问.例如贞"王子六月,入于商?"(意为  相似文献   

20.
余跃军 《快乐阅读》2008,(11):82-82
有观众搜集了北京奥运会开幕以来主持人令人捧腹的解说词,现在小编也借来晒一晒:■"他的体重是30岁!"■男子佩剑决赛,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