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词源学、哲学、学科和方法等维度去认识"比较",认为教育的比较研究是依据一定的参照点或框架,遵循基本法则,展开对任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育事物进行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是具有确证身份的比较教育研究者在遵照教育的比较研究的共性下,对民族国家边界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国家的教育进行跨国性、跨文化性、跨学科性的学科逻辑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基于科际整合研究的比较教育方法论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法论是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当代比较教育学科发展所遇到的一个"瓶颈".科际整合研究是当代较有影响的研究模式,它对比较教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比较教育的学科特征和现实境遇决定了比较教育科际整合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比较教育研究中的科际整合主要是从方法论的观念上整体观照比较教育学科发展."和而不同"是比较教育科际整合研究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3.
论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与学科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教育究竟是不是一门学科,一直引起人们的争议,随着比较教育研究范围的进一步拓展,这一问题更是遭到人们的质疑,其中主要涉及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两个根本性问题.从比较教育学科发展来看,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都具有明显的层次性,由此可以把比较教育的学科体系具体描述为"三圈层、多交叉结构".因此,比较教育是一门既具有学科独立性又与其他教育学科相交叉的教育学科.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自为性 ,教育比较研究需要直面教育发展 ,增强研究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国际性。要增强学科的自我意识 ,比较教育学科建设需要直面教育比较研究 ,加强反思和建构。为此 ,两者需要保持相对独立性、开放性和协调性  相似文献   

5.
国别教育比较研究是比较教育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划分国别教育比较研究的类型对促进比较教育研究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比较"概念的理解和马克思人类社会发展学说,可将国别教育比较研究的类型划分为单一民族国家教育比较研究、国别间教育比较研究、国际教育比较研究、发展教育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6.
价值实现是比较教育研究的落脚点和最终目的,但比较教育研究的价值实现从来就不是一个自然和自发的过程,它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与教育基础。从理论上看,研究该问题有助于揭示比较教育价值实现的内在机理,也有助于构建比较教育价值论;从实践来看,研究该问题有助于充分发挥比较教育研究的实用性功能。全球化、国际化和一体化的国际背景为比较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社会基础和条件,也为其价值实现提供了新的更大可能性。一定社会的需求构成了比较教育学科产生和发展的动力源,并且社会需求的大小及强弱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与决定了比较教育研究价值实现的程度等。比较教育研究的价值是在比较教育的开放性与教育结构体系的开放性相契合的过程中实现的。同时,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性、认识和把握本国教育与比较对象国的教育、教育决策和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对教育认识的提高及其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确立等也构成了比较教育研究价值充分实现的重要教育基础。  相似文献   

7.
比较教育方法论以因素分析、历史研究等方法构建了独特的研究模式,进入21世纪以来,多元化的研究方法日渐凸显。实地调查的研究方法作为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之一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走向规范化。本文着重分析日本比较教育学者历年来面向方法论的改革与挑战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充分肯定了"实地调查"这一研究方法在比较教育学科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霍姆斯是比较教育领域的著名学者,他的突出贡献在于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以问题解决法为核心的比较教育方法论体系。在构建该方法论过程中,他承袭了波普尔、杜威的哲学思想,并将其应用于比较教育研究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文章简析了霍姆斯的"四模式"和"五步骤"的主要思路和理论核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三点思考:"四模式"利于研究者明析教育制度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五步法"的提出虽给比较教育学科带来了身份危机,但推动了该学科的进一步发展;问题解决法强调对假说证伪而非为政策辩护,揭示了比较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政策批评。  相似文献   

9.
霍尔姆斯是当代著名的比较教育专家,他提出的"问题解决法"在比较教育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从其理论的哲学基础看,霍氏方法论承袭了波普尔、杜威的哲学思想,是假设演译法与反省思维法的整合。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比较教育科学客观的研究,对比较教育学科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理论建设攸关比较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基础和学科发展,是比较教育学科生长的内在根基和学科生命力的重要体现。反思比较教育的理论发展,可以窥见其理论发展不足、理论范式单一和学科信念薄弱等现实问题。比较教育理论深化有助于增强比较教育学科的知识生产能力,有助于提升比较教育学科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助于培育比较教育学科的文化品性。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比较教育学科需要不断深化其理论知识生产、中国化建构、跨界创新和文化传承,从而促进比较教育学科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