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1月,著名敦煌学家、原敦煌研究院院长段文杰先生因病逝世。段文杰先生于1917年出生于四川锦阳,1946年到敦煌开始敦煌石窟艺术的临摹和研究工作,为敦煌石窟的保护和研究事业献出了毕生的精力。段文杰先生是《敦煌研究》期刊的创办者并长期担任《敦煌研究》主编,为提高期刊水平,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敦煌学研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了缅怀段文杰先生,本刊开辟专栏,邀请段文杰先生当年的同事、故友及相关学者发表笔谈,以纪念这位敦煌学专家。其中部分学者因年事已高或身体不适,我们采取了谈话记录的方式。孙儒们、李其琼、关友惠、贺世哲、施萍婷先生的谈话,均由赵声良根据采访记录整理成文。其中贺世哲先生在与编者谈话后不久,也于3月初不幸逝世,在此,亦谨向贺世哲先生表示深切的悼念。  相似文献   

2.
段文杰先生在长期临摹壁画的基础上,从事敦煌石窟艺术的研究,从美学和美术史的角度剖析了敦煌艺术的主要成就,给人们揭示出了相对完整的敦煌石窟艺术发展史,同时在中国传统艺术的背景下,分析了敦煌石窟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巨大成就。段文杰先生对敦煌艺术史的研究具有开创意义,为我们今天的敦煌艺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著名敦煌学家,原敦煌研究院院长段文杰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1月21日17时在兰州逝世,享年95岁。段文杰先生于1917年出生于四川绵阳,1945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科。为探求传统绘画的真谛,1946  相似文献   

4.
段文杰同志是一位优秀的画家和敦煌学专家,他是敦煌研究院中把青春和全部心力奉献给敦煌研究事业的这一光辉群体中的代表.  相似文献   

5.
段文杰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敦煌学大家,对敦煌艺术发展的各重要时期,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现仅就他在艺术史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以敬佩之心,做挂一漏万的回顾,以表达后学对先生深深的缅怀。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时间为跨度,梳理分析了段文杰先生敦煌壁画临摹作品的进展和成就,并密切结合先生对不同时期敦煌艺术线描、赋彩、传神技法的论述,阐述了先生临摹敦煌壁画的观察法、敦煌壁画临摹的艺术成果以及临摹敦煌壁画艺术的特征和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敦煌藏经洞发现一百年之际,中国将为世界上10位最著名的敦煌学专家颁发国家文物保护研究特殊贡献奖,在这些获奖者中,84岁高龄的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段文杰和他半个世纪的敦煌生涯格外令人心生敬佩之情.  相似文献   

8.
1990年7月12—15日,内蒙古师范大学艺术系师生来敦煌实习,参观莫高窟。敦煌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段文杰和敦煌研究院资料中心主任、研究员史苇湘向师生们分别作了“如何学习敦煌艺术”和“敦煌历史与敦煌艺术”的专题学术报告,并回答了师生们提出的有关敦煌艺术及当前美术思潮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敦煌研究院与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联合于2017年8月23日-25日在莫高窟举办了"敦煌论坛:传承与创新——纪念段文杰先生诞辰100周年敦煌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的230多位中外学者围绕缅怀段文杰先生历史功绩、敦煌艺术传承创新、敦煌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四大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0.
段文杰先生有关佛教石窟壁画研究,结合传世典籍图文互证的研究观念与方法,对我在敦煌文献的研究多所启发。敦煌文献与文物的发现,开阔了研究视野,而出土文献、文物与图像,结合传世文献典籍的综合考察,开创了近代学术研究的新局面。敦煌研究中图文互证研究法的开展便是重要的例子,也显示了敦煌佛教叙事图文整合研究的意义。段文杰先生可说是结合敦煌文献与敦煌石窟艺术力图反映文物、文献、图像等多重证据研究风潮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11.
2007年8月23日,在甘肃省兰州市隆重举办了"段文杰先生从事敦煌文物和艺术保护研究60年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12.
段文杰先生1945年毕业于国立艺专,1946年来到敦煌莫高窟,与敦煌艺术研究所的同仁们一道,开始了艰苦的敦煌壁画临摹和艺术研究生涯,从此,扎根大漠60年,潜心敦煌壁画的临摹和敦煌艺术的研究,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敦煌学专家.20世纪80年代,担任敦煌研究院领导职务以后,以过人的胆识和魄力,开创了敦煌事业的新局面,带领全院职工把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弘扬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文联举办的“造型表演艺术创作研究成就奖”颁奖仪式于2006年11月7日在中国文联举行。基于在促进石窟保护、临摹敦煌壁画、研究和宣传敦煌石窟艺术、培养敦煌学研究人才和石窟保护科学人才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段文杰荣获“造型艺术成就奖”。 “造型表演艺术创作研究成就奖”是中国文联专门用于奖励在造型、表演艺术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原由文化部主持颁发,本奖项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获奖者10人左右。至今已举办过三届。这次共评出2005、2006年的获奖者20名,其中表演艺术6人,造型艺术…  相似文献   

14.
上原和  赵声良 《家教指南》2007,(4):13-15,封2
一 今年八月,我们敬爱的段文杰先生迎来了九十华诞.在段先生从事敦煌艺术事业的六十年间,作为艺术家,作为研究者,也作为管理者,他在不同的领域都作出了卓越的成绩.我们在祝贺段文杰先生九十华诞的同时,也为他取得的成绩而赞叹.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段文杰先生在敦煌文化艺术保护、研究、弘扬上重视人才培养的杰出贡献出发,以简要的文字说明七十年来一批又一批富有牺牲精神的"莫高窟人",堪称"敦煌守护众神",有了他们,才能够将"交流互鉴、交融创新"的丝路之魂演化成有强大生命力的、为当代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造福的精神营养与物质财富。  相似文献   

16.
敦煌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段文杰和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李最雄,应华盛顿美国全国地理杂志社、盖蒂保护研究所、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等单位的邀请,于1992年3月15日至4月27日赴美考察、讲学、商谈文物保护合作项目。华盛顿美国全国地理杂志社是一个国际上声誉很高的杂志社,它出版的《自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8月23日,正值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举办前夕,借"用敦煌文化讲述丝路故事,与世界对话"的盛世良机,以纪念"敦煌领航者"段文杰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系列活动为先导,由敦煌研究院主办、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合办、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资助的"2017敦煌论坛:传承与创新——纪念段文杰先生诞辰100周年敦煌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莫  相似文献   

18.
段文杰先生逝世后,《敦煌研究》编辑部主任赵声良研究员来电约稿,希望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撰写纪念文章。我结识段先生较晚,对他的学术专长所知甚少,本来没有资格写这篇文章,既蒙编辑部同仁不弃,只能勉力为之。  相似文献   

19.
1990年8月19日至9月11日,敦煌研究院院长段文杰与其助手宁强应“第33届亚洲与北非研究国际会议”组委会的邀请,前往加拿大多仑多大学参加学术讨论会,段文杰院长论文为《从敦煌早期壁画的风格看中西文化交流》,宁强论文为《从印度到中国——某些本生故事构图形式的比较》。会后,段文杰院长赴渥太华,与加拿大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格鲁奇先生商谈合作保护敦煌石窟的计划,初步达成意向性协议。8月29日,飞  相似文献   

20.
<正>一栉风沐雨砥砺前行《敦煌研究》创办于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全国的敦煌学研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不少大学先后开设敦煌学课程,并成立敦煌学研究小组或研究机构。段文杰先生率领敦煌文物研究所(即今天的敦煌研究院)的广大研究人员发奋图强,纷纷撰写论文,涌现出一大批敦煌石窟考古与艺术研究、敦煌历史文献研究等方面的成果。为了尽快地刊布敦煌学研究新成果,并推动全国敦煌学研究的发展,在段文杰先生的倡导和主持下,敦煌文物研究所创办了《敦煌研究》期刊,于1981年和1982年出版了试刊第1期和第2期(以书代刊),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反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