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许运 《青年记者》2007,(5):26-27
采访多哈亚运会,一直有个心愿未了,那就是探访号称“海湾CNN”的半岛电视台。这个成立于1996年的年轻媒体,是什么“神秘的力量”让它在短短10年时间内由名不见经传到声名鹊起?在卡塔尔这个弹丸之地,半岛电视台发出的声音凭什么能让全世界都侧耳倾听?  相似文献   

2.
近日一直备受读者牵挂的松原"超级孕妇"怀上五胞胎的事竟是假的! 我们现在这个热闹的世界里什么离奇的东西都有,今天又轮到了"孕妇",让一些媒体忙碌了多日、准备让自己的读者、观众们大开眼界、一睹这位"超级孕妇"生五胞胎的风采时,没有料到却让读者、观众们大跌眼镜,这位身怀五胞胎的"超级孕妇"原来是个假的.  相似文献   

3.
媒体置于市场竞争中,这是中国媒体在这十年中经历的最为惊心动魄的嬗变。很多东西都变了:大环境变了——对外,中国加入W TO,跨国传媒巨头各显神通抢滩中国;在内,媒体断奶了,新闻体制改革让中国媒体成为自食其力的经济实体。行业环境变了——报业集团的竞争硝烟弥漫;受众环境变了——人们更加理性,自主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获取信息的渠道。不管你愿不愿意,中国的媒体都要直面这些变化。所有的媒体开始坚信——谁俘虏了读者,谁就赢得了市场。“读者导向”,成了媒体思想解放、媒体市场化经营的旗帜性口号。而新闻报道的平民化是切切实实把这个…  相似文献   

4.
当前,各家媒体对编辑记都有自己的考核办法。笔就考核问题以字面形式向一些媒体做了调查,数家媒体给了回复,方法各不相同。根据各媒体的考核要点,国内媒体的考核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让我们来看看各类型的长短。  相似文献   

5.
晓红 《今传媒》2004,(1):46-46
我爱媒体,那可是一点都不掺假的。因为媒体大到胳膊、腿,小到她身上的细胞,“每天都是新的”。抚摸着她,就是抚摸着潮流涌动的方向,社会前进的步伐,通过媒体来看世界,看社会。媒体就是一种看不见又离不开的力量,无形中引领着你跟着走。谁要是能离得开媒体,我就不相信。  相似文献   

6.
对于媒体而言,话语权就是力量。如今,评论的重要性越来越为各大媒体所重视,成为了舆论监督的重要利器。因此,如何在现今的媒体环境下抓住读者的心,让受众有认同感,也就成为众多媒体人关注的焦点。对地市报而言,评论版块的经营已成为新闻竞争的重要筹码,评论中所蕴含的思想则在竞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闻评论在坚持自己原则的同时,必须突出自己的思想、体现自己的特色,不能盲目跟风,不能人云亦云。而是让受众尽可能地听到多种声音,从而形成自己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周志懿 《传媒》2007,(5):54-55
很多人把面对新媒体挑战的报刊等媒体在2006年的表现用"热锅上的蚂蚁"来形容,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能让那些中国昔日传媒中的大腕如此狼狈不堪?是谁在"玩"如此多的媒体于股掌?  相似文献   

8.
牛耕  孙燕 《青年记者》2002,(11):35-35
推典型是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只有高级别的媒体才能推出重大典型。县级媒体,至多是一般性地给上级记者提供典型线索和典型素材而已。但是近几年来,我们通过精心策划,深入采访挖掘,利用各种因素和力量,成功推出三个在省乃至全国都闻名的典型。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自五月中旬以来,各媒体都集中优秀采编力量对这一重大历史题材进行专题报道.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历史不能忘记",所谓的"忘记意味着背叛",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需要不断警示,反思自己.本次各媒体对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报道,总体上体现了对重大历史题材报道的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让新闻更有力量,是宁波广电集团新闻综合频道近年提出的发展目标。如何让新闻更有力量?我们在深入反思的基础上,从立场、现场、气场三个方面进行探索与突破,力求在媒体专业水准、媒体魅力突显、媒体影响力扩大上不断创新,做大做强,力争在媒体改革与竞争的新时代中成为价值引领、魅力频道和强势媒体。  相似文献   

11.
美国被人捧为最讲“新闻自由”的地方,而且美国的媒体也向来标榜自己“公正客观”,美国的新闻自由到底有多自由?我们暂且不下结论,还是让事实来说话吧。因为事实胜于雄辩。  相似文献   

12.
用事实说话是新闻界常讲的一句话,也是媒体记者一直在坚守的行为准则.特别是随着微博的兴起,"人人皆媒体".每个人都有话语权,每个人都有机会发声,给传统媒体提供了很多不确定的新闻源,记者们在获得新闻源后,便会直奔现场,因为"新闻的力量在于用事实说话,媒体必须谨慎线上线下求证."  相似文献   

13.
增强章可读性是个老话题,各家媒体都在不断做着努力。但是,随手拿起报刊一翻,还是觉得很多章枯燥无味。究其原因,编辑当然难脱其责,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更重要的原因还在字记。如果说是因为记对新闻事业“心不在焉”,自然帽子太大;如果说写作功底差让读味同嚼蜡,这也牵强附会,其主要原因是记缺乏深入采访、缺乏新闻敏感、缺乏写作技巧,没有调动起周身的“新闻细胞”,让自己成为撬动章可读性的“杠杆”。对此,笔谈点浅陋认识。  相似文献   

14.
本次汶川地震,国内媒体的表现可圈可点。在地震骤然到来之后,不管是中央媒体还是地方媒体,都以最快的速度把灾区的情况传递了出去,从而避免了谣传,稳定了人心。这也为政府实施救援提供了及时而详细的判断依据,更让来自全国各地的直接或间接的救援力量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5.
《新闻与写作》2001,(1):12-15
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首都媒体的新路数、新招数等纷纷展现。尽管这里刊登的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也不难看出首都媒体总结过去、探索未来,为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使命所做的努力。在此,我们衷心祝愿首都新闻界起好步、开好头,新世纪再创新业绩。  相似文献   

16.
时下我们媒体一些记者,惯于向大众传达着让人烦闷的所谓的“新闻”,且大有发展之势,其表现形态种种,不妨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秋瑰 《新闻记者》2005,(11):39-39
持续攀升的房价让太多人“望房兴叹”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各种各样的牢骚也已经发得很多了。让我再次发出感慨,感慨“住房梦”难圆、“住房梦”遥远的却是源自大众媒体,源于不久前在媒体上看到的两则简讯。  相似文献   

18.
目前,很多网站都开辟了自己的多媒体频道,其中也包括很多新闻网站,当然也有很多宽带内容运营商在经营网上多媒体内容。新闻网站中有的是依托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信息资源来办多媒体频道,例如,央视国际的视听在线,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的网上广播等等;还有的是部分利用传统广播电视媒体资源,部分依靠自己力量原创视音频节目,例如,东方网的东方多媒体,新华网多媒体频道,新华电信等等。各大新闻网站的多媒体频道可谓异彩纷呈,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19.
高春芳 《声屏世界》2001,(11):43-44
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广播电台如何树立自己的品牌,扩大自己的影响面,强化广播现场感染力,让听众入耳、入脑、入心,众多电台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广播既要让人听得见,还要让人看得见”,让听众看见主持人、记在行动,看到广播就在你身边,已成了增强电台知名度、扩大影响面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媒体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纸质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向数字化出版转型”成为了各个出版社都不能回避的话题.尤其是微博和微信的出现,无疑给了我们图书营销与网络、移动终端互动行销高度整合的机会.作为少儿图书的出版人,笔者也从中看到了媒体力量带来的大好机会,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充分利用好微信、微博的媒体力量,将少儿图书广泛地宣传、发行出去.笔者就这一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